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祖培专利>正文

可控制读写距离的文具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88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控制读、写距离的文具盒,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写字时,可将盒盖打开,按要求放置,能控制前胸到课桌边缘一拳距离,眼睛到笔尖一尺左右,且视线角度适宜,从而培养良好的读写姿势,防止近视、斜视和脊柱弯曲的发生。(*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用的文具盒,特别是一种具有控制小学低年级学生读书和写字距离的文具盒。青少年患近视、斜视和脊柱弯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在小学低年级时,眼睛离书、本过近,握笔角度过大或过偏,二者互为因果,形成了不正确的读写姿势。目前市面上所见的控制读写距离的装置,须将螺丝拧紧,再调距离,这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使用携带皆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提供一种新型的文具盒,它除了能象一般文具盒一样携带文具外,还能很方便地控制学生读写,特别是写字时,前胸距桌沿一拳,眼睛离笔尖一尺,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形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盒体仍可放文具,盒盖与盒体既相连,相互位置又可以改变。打开盒盖时,盒盖便会借拉力自动固定在一确定位置。按要求放置文具盒,即能保证读写时的距离标准。详述如下盒体与盒盖一方面通过折叠支杆相连接。连接架一固定在盒体内后端中间,折叠支杆的长端与连接架一靠一横轴、轴孔相连;连接架二固定在盒盖内面靠近前端中间,折叠支杆的短端与连接架二靠一横轴、轴孔相连;折叠支杆的折叠部分也靠轴相连。盒盖与盒体另一方面又通过连片(左右各一)相连接。连片的一端靠小轴一与盒体的两侧相连,此端在小轴一外部分较长(下称连片长端)。连片的另一端靠小轴二与盒盖的两侧相连。盒体前部宽后部窄,连片正好被夹在盒体后部与盒盖之间。在盒体后部两侧内各有一以小轴一为旋转轴的弹簧片,其片面与小轴一的轴向垂直,两端各有一向外突出的栓,后端栓通过盒体两侧的后栓孔突出盒体外(突出部分不影响盒盖合上),且可在孔内上下移动。连片在旋转时,其长端应不被后端栓卡住。前端栓突出部分呈台阶形,其下部能被盒体侧面的前栓孔下沿卡住,此时上部伸进孔内与盒体外侧平。上移时,前端栓摆脱孔下沿的控制,借弹性伸出孔外。连片长端有一与前端栓相应的台阶形缺角,中部有一与后端栓相补偿的缺口。盒盖内有一卡簧;有一横棱。当盒盖扣在盒体上时,弹簧片的前端栓头与盒体后部外侧平。当拉开盒盖前端时,盒盖由于受折叠支杆和连片的双重控制,便会借拉力旋转。此时连片转动,折叠支杆的三个连接部分也转动。连片旋转将近180°时,连片上的缺口底碰到弹簧片的后端栓,并迫使后端栓下移至盒底,此时连片刚好旋转180°,同时由于捍杆作用,弹簧片的前端栓抬高,摆脱孔下沿的控制而伸出孔外,正好在连片缺角处,使其不能回转。再向前轻推盒盖上端,折叠支杆的折叠部分即顶住盒盖,同时被卡簧卡住。然后放置于课桌上,盒盖下半部顶住课桌边缘。学生写字时,可使左胸对着文具盒,作业本放在盒体右侧,左手扶在盒体上,指尖自然扶本,并可随时调整作业本的位置,右手执笔,笔尖位于盒体前部右侧,即保证前胸到桌沿一拳,眼睛离笔尖一尺,视线角度适宜。若学生前探,由于折叠支杆长部的支撑作用,和前端栓对连片长端的阻挡作用,盒盖既不能前倾,也不能抬高回返。被左手轻压的盒体也不能翘起。不用时,推进前端栓(需克服弹簧片弹性),致使栓下部卡住孔内下沿,同时轻推盒盖前部,文具盒即自行合上。当盒盖合上时,连片转回并夹在盒体后部与盒盖间,由于折叠支杆的三个轴与轴孔间留有间隙,加之盒盖内面横棱的作用,折叠支杆不能完全拉直,而略向下凸为折线形。以保证在开盖时,不会因上折而卡住。以下将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将盒盖打开固定后,在课桌右侧观察所得的两用文具盒立体图。本文具盒包括一个盒体〔1〕、一个盒盖〔2〕,盒体与盒盖通过折叠支杆〔3〕和连片〔4〕相连接,可以纵向开、合。盒体与盒盖的内面通过折叠支杆相连,折叠支杆的长短两部分均可由两根平行杆和端部一横轴构成。连接架一〔5〕为固定在盒体内靠近盒体后端〔14〕的一轴套,与折叠支杆长端的横轴配合;连接架二〔6〕为固定在盒盖内距盒盖前端〔15〕较近的一轴套,与折叠支杆短端的横轴配合。以上两处轴与轴套的配合,均较为松动,以便于盒盖开、合自如。盒体与盒盖的两侧通过连片相连。连片的一端靠小轴一〔7〕连在盒体后部外侧面,此端在小轴一外的部分较长(即连片长端)。连片的另一端通过小轴二〔8〕连在盒盖内侧面,此端呈以小轴二为园心的半园形。连片宽度可与盒底外侧面宽度、盒盖内侧面宽度相同,小轴一、小轴二均在连片中轴线位置。盒体前部宽后部窄,当盒盖合上时,连片被夹在盒体后部与盒盖之间,且与盒体外侧面上下平齐,盒体、盒盖及连片间均留有适当间隙,以便于盒盖开、合自如。在盒体后部两侧内各有一以小轴一为旋转轴的弹簧片〔13〕,片面与小轴一轴向垂直。弹簧片前部短、后部长(以旋转轴为界的长度,从轴中心算起,下同),两端分别有向外侧突出的前端栓〔11〕和后端栓〔10〕,前端栓的突出部分为倒台阶形,盒体两侧有与两端栓相应的栓孔,后栓孔下沿可与盒体内底面齐,前栓孔下沿略高出盒体内底面。后端栓通过后栓孔伸出盒体外,且可在孔内上下移动,伸出部分的长度可等于或略大于连片厚度,但不影响盒盖盖上。弹簧片前部较低时,前端栓下部被前栓孔下沿卡住,上部在前栓孔内,与盒体外侧平,保持向外的弹性势能;当弹簧片前部上移时,前端栓下部可摆脱前栓孔下沿控制,靠弹性伸出盒体外,伸出的长度可等于或大于连片厚度。连片长端的长度,可与弹簧片前部分相当,而略小于小轴一到后端栓的距离,且端部一侧边缘呈园角,以便连片旋转时,此端碰不到后端栓。端部另一侧有一与前端栓相应的台阶形缺角。连片中部有一与后端栓相补偿的矩形缺口。缺口深度不宜超过连片宽度的三分之一,以免连片中部易折,且需和后端栓的宽度相匹配,以便当连片缺口底部压下后端栓、同时前端栓伸出盒体外并卡住连片长端时,连片正好旋转180°。由于在使用文具盒的过程中,弹簧片的前端栓和连片长端突出部分,有时要分担一小部分学生无意间上身前倾的力量,所以前端栓可比后端栓稍大些,连片的台阶形缺角宽度,也以相当于连片宽度的一半为宜。在盒盖内面靠近前端处,有一当折叠支杆的折叠部分顶住盒盖时,能轻轻卡住折叠支杆、也能使折叠支杆容易摆脱的卡簧〔9〕。在盒盖内面,有一当盒盖合上时能迫使折叠支杆略向下折的横棱〔12〕。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可按以下标准确定各部分尺寸盒盖打开且被弹簧片和卡簧相对固定后,盒盖上部与连片、盒体夹角为105°~120°,盒盖上端(合上时为前端)高出盒体底125~150mm。依前述方法放置于桌面〔16〕上使用,既能满足读写时“一拳”、“一尺”的距离要求,又能微向前倾,不觉疲劳(桌椅高度差须合适)。权利要求1.一个由盒体、盒盖组成的文具盒,其特征在于a、盒体与盒盖通过折叠支杆活动连接,可以纵向开、合,连接架一固定在盒体内,连接架二固定在盒盖内,折叠支杆的长、短两部分靠轴相连,折叠支杆的长端靠轴与连接架一相连,折叠支杆的短端靠轴与连接架二相连,b、盒体与盒盖又通过连片(左右各一)活动连接,可以纵向开、合,连片的一端靠小轴一连在盒体后部外侧面,连片的另一端靠小轴二连在盒盖内侧面,当文具盒合上时,连片被夹在盒体后部与盒盖之间,c、在盒体后部两侧内,各有一可旋转的弹簧片,其旋转轴在弹簧片中部,与片面垂直,且垂直固定于盒体内侧面,弹簧片前端有一向外侧突出的前端栓,后端有一向外侧突出的后端栓,d、在盒体后部侧面的较低部位,有与弹簧片两端栓相应的前栓孔和后栓孔,弹簧片的后端栓通过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盒体[1]、盒盖[2]组成的文具盒,其特征在于:a、盒体与盒盖通过折叠支杆[3]活动连接,可以纵向开、合,连接架一[5]固定在盒体内,连接架二[6]固定在盒盖内,折叠支杆的长、短两部分靠轴相连,折叠支杆的长端靠轴与连接架一相连,折 叠支杆的短端靠轴与连接架二相连,b、盒体与盒盖又通过连片[4](左右各一)活动连接,可以纵向开、合、连片的一端靠小轴一[7]连在盒体后部外侧面,连片的另一端靠小轴二[8]连在盒盖内侧面,当文具盒合上时,连片被夹在盒体后部与盒盖之间,c、 在盒体后部两侧内,各有一可旋转的弹簧片[13],其旋转轴在弹簧片中部,与片面垂直,且垂直固定于盒体内侧面,弹簧片前端有一向外侧突出的前端栓[11],后端有一向外侧突出的后端栓[10],d、在盒体后部侧面的较低部位,有与弹簧片两端栓相应的 前栓孔和后栓孔,弹簧片的后端栓通过后栓孔伸出盒体外,且可在后栓孔内上下移动。弹簧片的前端栓在位置较低时,受高出盒底内面的前栓孔下沿阻挡,不能伸出盒体外(此时方能使盒盖合上),而具有向外的弹性势能,弹簧片的前端栓抬高时,可摆脱前栓孔下沿控制,靠弹性伸出盒体外,e、连片在靠近小轴一的一端较长(从小轴一轴中心算起,下同)。其长度大于小轴一到前端栓的距离,且其端部有一与前端栓相应的倒台阶形缺角,小轴一到此端各点距离均小于小轴一到后端栓的距离,连片中部有一与后端栓相补偿的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培
申请(专利权)人:李祖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