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812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的篷,所述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所述篷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至少包括位于两侧的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推杆上的推把,所述车架还包括转动地连接在两侧的所述推把之间的横杆,所述篷包括篷杆、设在所述篷杆两端的篷接头,所述篷接头活动连接在所述推把上,当所述车架折叠时,两侧的所述推把相对所述横杆转动、所述篷接头相对所述推把转动。该儿童推车的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车架折叠的过程中无需将篷杆拆取下来,也无需单独对篷杆进行折叠操作,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的篷,所述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所述篷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至少包括位于两侧的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推杆上的推把,所述车架还包括转动地连接在两侧的所述推把之间的横杆,所述篷包括篷杆、设在所述篷杆两端的篷接头,所述篷接头活动连接在所述推把上,当所述车架折叠时,两侧的所述推把相对所述横杆转动、所述篷接头相对所述推把转动。该儿童推车的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车架折叠的过程中无需将篷杆拆取下来,也无需单独对篷杆进行折叠操作,使用非常方便。【专利说明】一种儿童推车的篷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的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上通常设有篷,从而对坐立的儿童推车上的婴幼儿进行遮 挡,而为了方便儿童推车的携带与存放,儿童推车的车架大多是可折叠的。然而,在将现有 的儿童推车进行折叠时,通常需要先将篷上的篷杆拆卸下来才能折叠,或者在等车架完成 折叠后,再将篷进行折叠,折叠操作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的篷,其中篷杆在儿童推车的车架折叠时 能够自动收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的篷,所述儿童推 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所述篷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至少包括位于两侧的推杆、固定 安装在所述推杆上的推把,所述车架还包括转动地连接在两侧的所述推把之间的横杆,所 述篷包括篷杆、设在所述篷杆两端的篷接头,所述篷接头活动连接在所述推把上,当所述车 架折叠时,两侧的所述推把相对所述横杆转动、所述篷接头相对所述推把转动。 优选地,所述篷还包括设于所述推把上的篷座,所述篷接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 篷座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篷座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篷接头沿轴向插入的插接孔,所述篷 接头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插接孔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推把与所述篷座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具有至少 两个限位位置,当所述篷座处于第一限位位置时,所述篷杆位于所述推杆的前方;当所述篷 座处于第二限位位置时,所述篷杆位于所述推杆的后方并与所述推杆相靠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推把具有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杆部,所述篷座转动设 置于所述安装杆部上,所述篷座可绕所述安装杆部的轴心线转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篷接头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推把上。 优选地,所述篷杆与所述篷接头一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篷杆呈U字型。 优选地,所述推把呈L型,当所述车架折叠时,两侧的所述推把相对所述横杆转 动,且所述推把与所述横杆沿周向围设呈矩形。 优选地,当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推把相对于所述横杆转动的转轴的轴心线与所 述篷接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 型的儿童推车的篷,其中篷杆两端的篷接头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侧的推把上,当车架折叠时, 将两侧的推把分别相对横杆翻转,可带动车架沿左右方向收拢,该过程中,推把相对篷接头 旋转而不会对推把的旋转形成阻挡,使得篷杆随车架的折叠而收拢在车架上。该儿童推车 的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车架折叠的过程中无需将篷杆拆取下来,也无需单独对篷杆进行 折叠操作,使用非常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儿童推车上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一实施例的儿童推车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其中篷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附图3为附图2的儿童推车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其中篷处于状态转换过程中; 附图4为附图2的儿童推车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其中篷被收折; 附图5为附图2的儿童推车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其中:1、车架;11、前支架;12、后支架;13、推杆;14、推把;141、安装杆部;15、横 杆;2、篷;21、篷杆;22、篷接头;23、篷座;24、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所示的儿童推车的篷,该篷安装在儿童推车上以用于对坐卧在儿童推车 上的婴幼儿进行遮挡。待安装的儿童推车具有可折叠的车架,该车架应至少具有位于两侧 的推杆13,推杆13上固定地设有推把14,两侧的推把14之间转动地连接有横杆15。 篷2包括用于安装遮挡物的篷杆21,该篷杆21呈U字型,篷杆21的两端分别固定 地连接有篷接头22,该篷接头22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连接在推把14上。篷接头22可与 篷杆21 -体设置,或者可拆卸地连接设置。 推把14上具有长度沿车架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杆部141,所述篷接头22的轴 心线与所述安装杆部14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该安装杆部141设有篷座23,篷座23 可绕安装杆部141的轴心线转动地设置。篷座23上开设有可供篷接头22沿轴向插入的插 接孔24,篷接头22可转动地插设在插接孔24中。设置时,可通过在篷座23上开设一侧部 具有开口的通孔来构成上述插接孔24,将篷接头22过盈配合地插入上述插接孔24中即可 实现篷接头22与篷座23相对位置的固定,以及篷接头22相对篷座23的相对转动。 安装杆部141与篷座23之间设有用于对篷座23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图中未示 出),该限位结构可为设于两者之间的限位槽与限位块的配合,该限位结构使得篷座23在安 装杆部141上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当篷座23处于第一限位位置时,篷杆21位于推杆13 的前方,此时可用于对坐立在儿童推车上的婴幼儿进行遮挡;当篷座23处于第二限位位置 时,篷杆21位于推杆13的后方并与推杆13相互靠拢,此时篷被收折不使用。在使用的过 程中,用户可根据使用需要,直接拉动篷杆21将其前后翻转,使其带动篷座23在两个限位 位置之间转换,进而对篷的使用状态进行调整。 当篷座23位于第二限位位置时,即篷杆21翻转至推杆13后方的状态下,推把14 与横杆15之间的转动轴的轴心线与篷接头22的轴心线相互平行。该状态下,两侧的推把 14相对横杆15转动时,推把14同时绕篷接头22的轴心线旋转。这样,在车架折叠时两侧 的推把14分别相对横杆15旋转收折时可将两侧的推杆13沿左右方向相互靠拢,进而实现 车架的带篷折叠。推把14可设置呈L型,推把14相对横杆15旋转时,两侧的推把14能够 与横杆15之间围设形成矩形,折叠后的结构紧凑且外形美观。 参见图2?5所示为本技术的篷应用于儿童推车上的一具体实施例。该实施 例中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1,其中车架1包括前支架11、后支架12、推杆13、推把14、 横杆15等杆件。篷2即安装在两侧的推把14上。 篷2在正常使用时,如图2所示,推把14上的限位结构对其限位,使得篷杆21位 于推把13的前方用于遮挡。当不需要遮挡时,如图3所示,用户可拉动篷杆21将其向后翻 转,使得篷座23相对推把14旋转,直至篷座23被限位,参图4所示,篷杆21翻转至推杆13 的后方并与推杆13靠拢。此时,篷接头22的轴心线、推把14与横杆15之间的转动轴心线 应大致平行,该状态下,可对儿童推车进行带篷折叠。折叠的过程中,将两侧的推把14分别 相对横杆15旋转,两侧的推杆13即沿车架1的左右方向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推车的篷,所述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所述篷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至少包括位于两侧的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推杆上的推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转动地连接在两侧的所述推把之间的横杆,所述篷包括篷杆、设在所述篷杆两端的篷接头,所述篷接头活动连接在所述推把上,当所述车架折叠时,两侧的所述推把相对所述横杆转动、所述篷接头相对所述推把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福生喻名云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