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694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座椅电源,其解决了现有飞机电源不能满足乘客携带的电子设备的使用的技术问题,其包括OCP保护电路、EMI滤波电路、浪涌抑制电路、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初级DC/DC电路、IPM逆变电路、中央处理器、PWM隔离驱动电路、直流输出电路、交流输出滤波电路、GFI保护电路和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应用在飞机电源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电源。 -种座椅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飞机上使用航空电源为115V/400HZ的中频交流电源,该电源主要是通过发 动机发电机、APU发电机、外接地面电源等方式获得。 而现在飞机上的乘客都携带有个人电子设备,但是115V/400HZ中频交流电源不 能直接用在乘客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上,所以迫切需要设计出适用于电子设备的座椅电 源,满足乘客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稳定可靠的座椅电源。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思路是将115V/400HZ交流电通过IPM逆变电路转换成 110V/60HZ的交流电。 其包括0CP保护电路、EMI滤波电路、浪涌抑制电路、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初级 DC/DC电路、IPM逆变电路、中央处理器、PWM隔离驱动电路、直流输出电路、交流输出滤波电 路、GFI保护电路和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0CP保护电路、EMI滤波电路、浪涌抑制电 路、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初级DC/DC电路顺次连接;IPM逆变电路与初级DC/DC电路连 接,直流输出电路与初级DC/DC电路连接; 中央处理器与PWM隔离驱动电路连接,PWM隔离驱动电路与IPM逆变电路连接,交 流输出滤波电路与IPM逆变电路连接; GFI保护电路设于0CP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和交流输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之间,GFI 保护电路连接有一个继电器开关; 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设于交流输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之间。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转换率高、适应负载能力 强、各种保护功能齐全;输出电压稳定度高,输出文波小。 本技术进一步的特征,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技术的IPM逆变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CP保护电路,2.EMI滤波电路,3.浪涌抑制电路,4.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5.初级DC/DC电路,6. IPM逆变电路,7.中央处理器,8. PWM隔离驱动电路,9.直流输出电 路,10.交流输出滤波电路,11. GFI保护电路,12.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K为继电器 开关,DC (+/-)为直流输入,AC.交流输出,VT1.第一功率开关管,VT2.第二功率开关管, VT3.第三功率开关管,VT4.第四功率开关管,(:1、02工3、04、05分别为第一电容、第二电容、 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〇1、02、03、04分别为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 第四二极管,L1、L2分别为第一电感、第二电感,虹、1?2、1?3、1?4、1?5、1?6、1?7、1?8、1?9分别为第 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 阻,DRV1、DRV2、DRV3、DRV4 为驱动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0CP保护电路1、EMI滤波电路2、浪涌抑制电路3、 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4、初级DC/DC电路5、IPM逆变电路6、中央处理器7、PWM隔离驱动 电路8、直流输出电路9、交流输出滤波电路10、GFI保护电路11和过流/欠压/过压保护 电路12。0CP保护电路1、EMI滤波电路2、浪涌抑制电路3、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4和初 级DC/DC电路5顺次连接。初级DC/DC电路5的输出一路给IPM逆变电路6,另一路给直流 输出电路9。 中央处理器7与PWM隔离驱动电路8连接,PWM隔离驱动电路8与IPM逆变电路6 连接,交流输出滤波电路10与IPM逆变电路6连接。中央处理器7可以是MCU、ARM或DSP 等芯片。 输入的AC115V/400HZ的线路和输出AC110V/60HZ线路通过霍尔电流互感器反馈 电流信号给GFI保护电路11,GFI保护电路11的输出连接一个继电器开关K。 输出AC110V/60HZ线路通过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12采样元件传感电流和 电压信号反馈给中央处理器7,实现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 0CP保护电路1用于对输入的AC115V/400HZ的线路过流保护,其采用6. 3A慢融延 时保险器件,当发生极端过载条件时,切断输入电源的供应,从而起到安全线路保护作用。 EMI滤波电路2和浪涌抑制电路3对输入的AC115V/400HZ电压进行滤波,取出线 路杂讯与干扰。吸收安规范围以外的浪涌,保证后级电路的安全工作。 IPM逆变电路6为IGBT型全桥逆变器,用于将初级DC/DC电路5输出的高压直流 进行DC/AC逆变,输出AC110V/60HZ,再通过交流输出滤波电路10实现对输出杂讯和干扰的 滤除。 直流输出电路9用于将初级DC/DC电路5输出的高压直流转换成直流DC28V。 PWM隔离驱动电路8采用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实现IPM逆变电路6输出纯正弦 波。 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4用于把输入的AC115V/400HZ电压整流成185V高压直流 电。该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4包括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全波整流桥、滤波电路、扼流电感, PFC集成块等元器件构成。 GFI保护电路,通过比对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如果不相同并且超过了 GFI的固定的极限,则在不到20ms的时间内切断电源输入。 如图2所示,该IPM逆变电路6是由四个功率开关管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交流电 经过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压,经过第一电容C1从DC (+/-)输入,经过处理后,转换成交流 电AC输出。 四个功率开关分别为第一功率开关管VT1、第二功率开关管VT2、第三功率开关管 VT3、第四功率开关管VT4。DC+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VT1的集电极和第二功率开关管VT2 的集电极连接,DC-端与第三功率开关管VT3的发射级和第四功率开关管VT4发射级连接。 第一功率开关管VT1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驱动信号DRV1,第二功率开关管VT2的栅 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驱动信号DRV2,第三功率开关管VT3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 驱动信号DRV3,第四功率开关管VT4的栅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驱动信号DRV4。第一电 阻R1两端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两端并联有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两端 并联有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阻R4两端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 功率开关管VT1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五电阻R5,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二功率开关管 VT2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R7,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三功率开关管VT3的发射极 之间连接有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四功率开关管VT4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 八电阻R8。第六电阻R6的一端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到DC-端。 第一功率开关管VT1和第三功率开关管VT3之间的连接点与第二功率开关管VT2 和第四功率开关管VT4之间的连接点组成了交流输出AC。第一功率开关管VT1和第三功率 开关管VT3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OCP保护电路、EMI滤波电路、浪涌抑制电路、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初级DC/DC电路、IPM逆变电路、中央处理器、PWM隔离驱动电路、直流输出电路、交流输出滤波电路、GFI保护电路和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所述OCP保护电路、所述EMI滤波电路、所述浪涌抑制电路、所述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所述初级DC/DC电路顺次连接;所述IPM逆变电路与所述初级DC/DC电路连接,所述直流输出电路与所述初级DC/DC电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PWM隔离驱动电路连接,所述PWM隔离驱动电路与所述IPM逆变电路连接,所述交流输出滤波电路与所述IPM逆变电路连接;所述GFI保护电路设于所述OCP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交流输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之间,所述GFI保护电路连接有一个继电器开关;所述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设于所述交流输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座椅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OCP保护电路、EMI滤波电路、浪涌抑制电路、PFC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初级DC/DC电路、IPM逆变电路、中央处理器、PWM隔离驱动电路、直流输 出电路、交流输出滤波电路、GFI保护电路和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所述0CP保护电 路、所述EMI滤波电路、所述浪涌抑制电路、所述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所述初级DC/DC 电路顺次连接;所述IPM逆变电路与所述初级DC/DC电路连接,所述直流输出电路与所述初 级DC/DC电路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PWM隔离驱动电路连接,所述PWM隔离驱动电路与所述IPM逆 变电路连接,所述交流输出滤波电路与所述IPM逆变电路连接; 所述GFI保护电路设于所述0CP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交流输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之间,所述GFI保护电路连接有一个继电器开关; 所述过流/欠压/过压保护电路设于所述交流输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 器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IPM逆变电路包括四个功率开关 管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所述四个功率开关管分别为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第 三功率开关管、第四功率开关管; 直流输入的DC+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仁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