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复式定子和转子落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465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复式定子和转子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若干个定子槽型凸模、转子轴孔凸模、转子外径凸模和冲定子外圆凹模,下模包括定子内径凸模、定子外圆凸模,定子内径凸模设置有能与转子轴孔凸模相配合的贯通的轴孔,定子外圆凸模内侧圆周设置有若干个能与每个定子槽型凸模相配合的贯通的槽型孔。采用上述结构后,上模与下模合模时,冲定子外圆凹模与定子外圆凸模拟合、定子槽型凸模与槽型孔拟合、转子轴孔凸模与轴孔拟合、转子外径凸模与定子外圆凸模的内侧面拟合,即可实现定子外圆冲裁、定子槽型冲裁、转子轴孔冲裁以及定子冲片与转子冲片的分离冲裁。上述整个冲裁过程,仅需一道工序即可完成,生产效率将大幅提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复式定子和转子落料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冲片和转子的冲片落料模具,特别是一种全复式定 子和转子落料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低压大功率电机、高压电机铸铝转子离心铸铝制造行业中,由于现有模具 的限制,因为现有冲定子或转子圆片,以及冲槽型的模具是分开的两付模具,故加工时,需 要至少两道工序才能实现所需要的定子或转子冲片。即至少需要经过落圆料工序(定子圆 片不带槽型)、单冲定子槽型或分别复式定转子槽型的工序等。两道以上工序生产,将使生 产效率低下,所需人工增多,人力成本增加,最终定子或转子冲片的精度降低,不良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 高、生产成本低、仅需一道工序即可加工出定子冲片和转子圆片的全复式定子和转子落料 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全复式定子和转子落料模具,包括通过导柱相连接的上模底板和下模底板、 与上模底板固定连接的上模、与下模底板固定连接的下模和与上模底板顶部浮动连接的打 料板,所述上模包括定子槽型凸模固定板、设置于定子槽型凸模固定板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复式定子和转子落料模具,包括通过导柱(3)相连接的上模底板(9)和下模底板(24)、与上模底板(9)固定连接的上模(1)、与下模底板(24)固定连接的下模(2)和与上模底板(9)顶部浮动连接的打料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定子槽型凸模固定板(11)、设置于定子槽型凸模固定板(11)底部且呈环形排列的若干个定子槽型凸模(18)、设置于定子槽型凸模(18)内侧中心的转子轴孔凸模(20)、设置于定子槽型凸模(18)与转子轴孔凸模(20)两者之间的高度可升降的转子外径凸模(19)、设置于定子槽型凸模(18)外侧的高度可升降的定子冲片打料板(17)和设置于定子冲片打料板(17)外侧的...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全复式定子和转子落料模具,包括通过导柱(3)相连接的上模底板(9)和下模 底板(24)、与上模底板(9)固定连接的上模(1)、与下模底板(24)固定连接的下模(2)和 与上模底板(9)顶部浮动连接的打料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定子槽型凸模 固定板(11)、设置于定子槽型凸模固定板(11)底部且呈环形排列的若干个定子槽型凸模 (18)、设置于定子槽型凸模(18)内侧中心的转子轴孔凸模(20)、设置于定子槽型凸模(18) 与转子轴孔凸模(20)两者之间的高度可升降的转子外径凸模(19)、设置于定子槽型凸模 (18)外侧的高度可升降的定子冲片打料板(17)和设置于定子冲片打料板(17)外侧的冲定 子外圆凹模(16),所述下模(2)包括高度可升降的定子内径凸模(26)、设置于定子内径凸 模(26)外侧的定子外圆凸模(25)和设置于定子外圆凸模(25)外侧的下模压料板(21),所 述定子内径凸模(26)中心和下模底板(24)中心均设置有能与转子轴孔凸模(20)相配合的 贯通的轴孔(4),所述定子外圆凸模(25)内侧圆周和下模底板(24)对应处均设置有若干个 能与每个定子槽型凸模(18)相配合的贯通的槽型孔(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复式定子和转子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槽型凸 模(18)和冲定子外圆凹模(16)的底部高度均大于转子轴孔凸模(20)和转子外径凸模(19) 的底部高度。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复式定子和转子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通 过上模垫板(10 )与上模底板(9 )可拆卸连接,下模(2 )通过下模垫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智峰陈吴荣王岳王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