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空调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2306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空调器系统,包括:四通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多个室内换热器、多个节流装置和多个阀体,其中,多个节流装置分别位于室外换热器与多个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多个阀体分别位于四通阀与多个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在室内换热器与四通阀之间设置阀体,当某个室内机不工作,即室内机中的室内换热器不工作,与该室内换热器相对应的阀体或节流装置关闭,从而避免了冷媒流入不工作的室内换热器内,使部分冷媒不能进行有效地换热,导致能量的损失,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机空调器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联机空调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多联机系统包括四通阀1、压缩机2、室外换热器3、多个室内换热器4、多个 电子膨胀阀5、气液分离器7和油分离器8,其中,多联机系统一般是一台外机或多台外机组 合带动多台内机运行,每台内机都对应一个电子膨胀阀5,从而对每台内机的冷媒流量进行 控制,如附图1中所示,在制冷运行时,冷媒由电子膨胀阀5-侧流进室内换热器4,当某台 内机不开时,该台内机对应的电子膨胀阀5就会关闭,从而切断冷媒进入该台室内机,在制 热运行,冷媒由没有电子膨胀阀5的一侧进入室内换热器4,当某台室内机不开时,此时电 子膨胀阀5不能完全关闭,而是需要保留一定的开度,以防止冷媒在该室内机内积聚;如果 该台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5关闭,此时该台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4就像一个大的冷媒储存 罐,造成大量冷媒积聚,造成系统中冷媒循环量的减少,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子膨 胀阀5保留一定的开度就是为了使进入该室内机的冷媒不会积聚在室内换热器4内,通过 一定的开度重新回到系统内循环;这种方法必然会造成空调器制热量的浪费,由于不开的 室内机换热器内仍有冷媒流过,这部分冷媒的制热量就浪费了,特别是有很多室内机不开 时,造成的浪费就更严重,这种情况下,室外机或室外机组就会加大容量输出,以弥补造成 的浪费,从而造成多联机部分负荷时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能够有效地利用冷媒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空调器系统,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 具有端口 D、端口 E、端口 S和端口 C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端口 S 相连通,冷媒出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端口 D相连通;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冷 媒出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入口,所述第一冷媒出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C 口相连通;多个室内 换热器,每一所述室内换热器均具有第三冷媒出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入口,所述第三冷媒出 入口与四通阀的端口 E相连通,所述第四冷媒出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所述第二冷媒出 入口相连通;多个节流装置,多个所述节流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多个所述室内 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和多个阀体,多个所述阀体分别位于所述四通阀与多个所述室内换 热器之间的管道上。 本技术提供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在室内换热器与四通阀之间设置阀体,当 某个室内机不工作,即室内机中的室内换热器不工作,与该室内换热器相对应的阀体或节 流装置关闭,从而避免了冷媒流入不工作的室内换热器内,使部分冷媒不能进行有效地换 热,导致能量的损失,即减少了不开机的室内机的能量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具体而言,在 制热模式下,可根据需要开启任意个室内机,当某个室内机不工作,即室内机中的室内换热 器不工作,与该室内换热器相对应的阀体关闭,从而避免了冷媒流入不工作的室内换热器 内,使部分冷媒不能进行有效地换热,导致能量的损失,进而提高部分室内机制热的制热效 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同理,在制冷模式下,可根据需要开启任意个室内机,当某个室内机不 工作,即室内机中的室内换热器不工作,与该室内换热器相对应的节流装置关闭,从而避免 了冷媒流入不工作的室内换热器内,使部分冷媒不能进行有效地换热,导致能量的损失,进 而提高部分室内机制冷的制冷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 技术特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体为电磁阀。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体为电动蝶阀。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 控制装置与所述阀体和所述电子膨胀阀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室内的环境温度,并 根据室内的环境温度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启或关闭,或者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 用于检测室内的环境温度;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阀体和所述电子 膨胀阀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启或关闭,或者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联机空调器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 分离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冷媒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端口 S之间的管道上。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联机空调器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 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端口 D之间的管道上。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内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和/或,所述室 外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 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四通阀,2压缩机,3室外换热器,4室内换热器,5电子膨胀阀,6阀体,7气液分离 器,8油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 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实用 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 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多联机空调器系统。 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包括:四通阀1、压缩机2、室外 换热器3、多个室内换热器4、多个节流装置、多个阀体6、气液分离器7和油分离器8。 四通阀1具有端口 D、端口 E、端口 S和端口 C。 压缩机2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冷媒入口与四通阀1的端口 S相连通,冷媒出 口与四通阀1的端口 D相连通。 室外换热器3具有第一冷媒出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入口,第一冷媒出入口与四通阀 1的C 口相连通; 室内换热器4具有第三冷媒出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入口,第三冷媒出入口与四通阀 1的端口 E相连通,第四冷媒出入口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冷媒出入口相连通; 节流装置位于室外换热器3与室内换热器4之间管道上,用于控制所在管道的冷 媒流量,优选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5。 阀体6位于四通阀1与多个室内换热器4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控制所在管道的导 通或断开,优选地,阀体6为电磁阀。 当然,阀体6也可以为电动蝶阀等,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但都应该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内。 气液分离器7安装在压缩机2的冷媒入口与四通阀1的端口 S之间的管道上。 气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联机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端口D、端口E、端口S和端口C;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端口S相连通,冷媒出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端口D相连通;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冷媒出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入口,所述第一冷媒出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C口相连通;多个室内换热器,每一所述室内换热器均具有第三冷媒出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入口,所述第三冷媒出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端口E相连通,所述第四冷媒出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所述第二冷媒出入口相连通;多个节流装置,多个所述节流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和多个阀体,多个所述阀体分别位于所述四通阀与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联机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端口 D、端口 E、端口 S和端口 C ;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端口 S相连通,冷媒出口与所述四通 阀的端口D相连通;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冷媒出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入口,所述第一冷媒 出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C 口相连通; 多个室内换热器,每一所述室内换热器均具有第三冷媒出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入口,所 述第三冷媒出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端口 E相连通,所述第四冷媒出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 的所述第二冷媒出入口相连通; 多个节流装置,多个所述节流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之 间的管道上;和 多个阀体,多个所述阀体分别位于所述四通阀与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为电磁阀。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为电动蝶阀。5. 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