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1478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2)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1)。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滑动活塞(5)布置于固定到框架上的壳体(3)内,以便以滑动的方式位移,并且滑动活塞(5)可通过致动缆线(2)而位移。至少一个致动元件(6)侧向布置于滑动活塞(5)上,所述致动元件的运动方向与致动缆线(2)的运动方向相反,且所述致动元件机械地联接到所述机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远程布置于车辆内的机构的致动缆线以如此的方式布置或安置:使得运动和/或致动方向的反向不是必需的。在某些情况下,这需要将致动缆线以较大的弧形安置,其结果是对于致动缆线的结构空间和长度的要求增加。FR 2 765 926 A1描述了一种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GB 166 655 A描述了一种具有多根致动缆线的装置,所述致动缆线可一起致动或彼此独立地致动。US 4 526 057 A描述了通过致动缆线来致动两个联接机构的一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该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被改进。就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而言,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特征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改进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的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滑动活塞布置成以滑动方式在固定配置于框架上的壳体内可位移,并且可通过致动缆线而位移,其中至少一个致动元件侧向布置于滑动活塞上,该致动元件的运动方向与致动缆线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该致动元件机械地联接到所述机构上。其结果是,可以节省结构空间的简单方式使得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的反向成为可能。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多个致动元件布置于滑动活塞上,其结果是,多个致动元件可通过单根致动缆线以简单的方式可致动。在此每个致动元件的运动方向可在形成在与致动缆线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或与其相反的方向上。壳体可有利地形成为圆柱形或以杯形的方式形成,并具有敞开的第一端部和封闭的第二端部。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在壳体的外侧上在封闭端部处,至少一个紧固部分布置于端部侧上和/或外周上。通过该紧固部分,壳体可固定地配置于例如在车辆上或其内的框架上。在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在壳体的壳体壁内引入槽状的凹槽,该凹槽的纵向范围在壳体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该凹槽完全贯穿壳体壁,其中所述滑动活塞的接收部分至少部分地布置于所述槽状的凹槽内。在此滑动活塞的接收部分突出越过壳体的壳体壁,因此致动元件可布置于其上。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在封闭端部的内侧上,接收部分形成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接收部分以对应于接收乳头部的方式形成,所述接收乳头部一体式地形成于所述致动缆线的端部侧上,并且所述接收部分以互锁和/或摩擦的方式接收所述接收乳头部,使得它被固定到框架上。在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用于致动缆线的缆线心线的导通部居中地布置于滑动活塞内,在装置的操作过程中,缆线心线被引导通过该导通部,同时致动缆线的护套支撑在滑动活塞上。该装置有利地包括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设计成压缩弹簧并以如此的方式布置于壳体内:使得弹簧元件的第一端部被支撑于壳体上在封闭端部的内侧上,而弹簧元件的第二端部作用于所述滑动活塞上。因此可通过弹簧作用来协助滑动活塞的运动。以特别有利的方式,该装置以如此的方式设计成一种补偿器:在所述致动缆线存在缺陷或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使得通过所述致动元件而联接的机构可被关闭,其中所述弹簧元件以如此的方式形成:使得被压缩的弹簧元件的释放致动机构的关闭。因此联接的机构可被带入到非操作位置或安全位置下,因此可避免进一步的损坏。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解释说明。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的透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的剖面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的分解视图;以及图4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在所有的附图中相互对应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使得机构(未示出)的致动缆线2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1的透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2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1的剖面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使得机构致动缆线2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1的分解视图。这种装置1至少包括壳体3,弹簧元件4,滑动活塞5,致动缆线2和至少一个致动元件6。壳体3优选以杯形的方式形成,并具有敞开的第一端部7和封闭的第二端部8。在封闭端部8的外侧上,紧固部分10可布置于壳体3的端部侧9上。所述壳体3可通过所述紧固部分10固定地配置于在车辆上或其内的框架上。例如,所述紧固部分10可设计成例如常规的构造,其可以互锁和/或摩擦的方式被接收于车辆内相应成形的紧固装置(未示出)内。在替代性的实施例(未示出)中,可在紧固部分10内引入常规的凹槽,其可以可变的方式形成并且常规的紧固装置可布置于其内。壳体3的壳体壁11以圆形或几乎圆形的方式形成于其外周12上和其内周13上,并且可由金属材料、塑料或塑料混合物而制成。在所述壳体壁11内引入槽状的凹槽14,该凹槽的纵向范围在壳体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该凹槽完全贯穿壳体壁11。在此凹槽14的长度相比于壳体3的长度减小,因此在凹槽14的端部侧上,在每一种情况下连结板区域15都在端部7和8的方向上形成于壳体壁11内。在封闭端部8的内侧上,接收部分16形成于壳体3内,所述接收部分以对应于接收乳头部17的方式形成,所述接收乳头部17一体式地形成于所述致动缆线2的端部侧上,并且所述接收部分以互锁和/或摩擦的方式接收所述接收乳头部,从而它被固定到框架上。致动缆线2是传统的致动缆线或拉动缆线,其是用于通过缆线心线18和护套19的挠性成层的组合来传递机械运动和/或拉伸力的一种可移动的机械元件,所述护套19在运行方向上是稳定的并在周向方向上包绕缆线心线。在端部侧上,接收乳头部17布置于缆线心线18上。滑动活塞5被布置可以滑动的方式在壳体3内位移,其中滑动活塞5的外周20以对应于所述壳体壁11的内周13的方式形成。滑动活塞5优选由例如塑料的材料制成,该材料与壳体3的材料形成具有低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使得机构的致动缆线(2)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的装置(1),其中,滑动活塞(5)布置成可以滑动方式在固定地配置于框架上的壳体(3)内位移,并且可通过所述致动缆线(2)被移动,其中至少一个致动元件(6)侧向布置于所述滑动活塞(5)上,该致动元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致动缆线(2)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该致动元件机械地联接到所述机构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3)的壳体壁(11)内引入槽状的凹槽(14),该凹槽的纵向范围在所述壳体(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该凹槽完全贯穿所述壳体壁(11),其中所述滑动活塞(5)的接收部分(21)至少部分地布置于所述槽状的凹槽(14)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06 DE 102012201709.71.一种用于使得机构的致动缆线(2)的运动和/或致动方向反向
的装置(1),其中,滑动活塞(5)布置成可以滑动方式在固定地配置
于框架上的壳体(3)内位移,并且可通过所述致动缆线(2)被移动,
其中至少一个致动元件(6)侧向布置于所述滑动活塞(5)上,该致
动元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致动缆线(2)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该致动元
件机械地联接到所述机构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3)的壳体壁
(11)内引入槽状的凹槽(14),该凹槽的纵向范围在所述壳体(3)
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该凹槽完全贯穿所述壳体壁(11),其中所述滑
动活塞(5)的接收部分(21)至少部分地布置于所述槽状的凹槽(14)
内。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多个致动元
件(6)布置于滑动活塞(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元
件(6)的运动方向在与所述致动缆线(2)的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
或与其相反的方向上形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体(3)形成为圆柱形并具有敞开的第一端部(7)和封闭的第二端部
(8)。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壳体(3)的外侧上在封闭端部(8)处,至少一个紧固部分(10)布
置于端部侧(9)上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库尔卡尼T·贝岭
申请(专利权)人:约翰逊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