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401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4:23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多个导电端子,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二表面;一外屏蔽壳体,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具有至少一接地焊脚,并包围该舌板部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以及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板体和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延伸部,该板体埋设在该舌板部内并间隔开这两组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该延伸部穿出于该绝缘本体的侧边并与该外屏蔽壳体电性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 回路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01320378153. 0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 本体的第一端子组、屏蔽件及设置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向 前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端子组暴露于所述第 一表面,屏蔽件设置于舌板且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接地端 子,所述接地端子设有朝向所述屏蔽件凸设并接触该屏蔽件的接触部。这种结构的屏蔽件 是通过与接地端子的朝向屏蔽件折弯形成的尖拱形接触部发生接触来增加接地回路,这 种尖拱形的接触部因缺乏弹性,不但不易提供稳固的接触而接地效果效差,并且接地端子 也容易在组装时因为些微的偏移或变形就导致尖拱形接触部无法与屏蔽件保持接触,这种 提供接地回路的方式不够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 种电连接器,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包括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该舌板部具有上下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多个导电端子,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向前延伸到该舌板部的一对接部和伸出该本体部的一焊接部,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外屏蔽壳体,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该外屏蔽壳体具有至少一接地焊脚,并包围该舌板部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以及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板体和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延伸部,该板体埋设在该舌板部内并间隔开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该舌板部具有 上下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 多个导电端子,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向前 延伸到该舌板部的一对接部和伸出该本体部的一焊接部,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 于该舌板部的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二表面; 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外屏蔽壳体,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该外屏蔽壳体具有至少一接地焊脚,并包围该 舌板部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以及 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板体和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延伸部,该板体埋设在该舌 板部内并间隔开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该延伸部穿出该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并与 该外屏蔽壳体电性接触。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的末端为一接触部;该外屏 蔽壳体上设有与该延伸部相对应的至少一卡槽,以供该接触部插入到该卡槽中。3. 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槽具有水平延伸的一底边和倾 斜延伸的一斜边,该接触部卡止在该斜边与该底边的相交处。4. 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槽呈弧形,该接触部卡止在该弧 形的卡槽中。5. 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槽具有多个弧形边缘,从而使该 卡槽形成一较宽段和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