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模块及无线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1166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3:16
不进行与对置机之间的高精度的位置对齐,通过简易的结构,与对置机之间进行非接触充电,并与对置机之间高速地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装置包括非接触充电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非接触充电单元通过线圈,在非接触中向对置机输送电力。无线通信单元包括多个天线。多个天线距线圈的中心轴的中心大致等间隔地配置。无线通信单元在非接触充电单元向对置机输送电力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从各个天线发送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线模块及无线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无线通信发送接收数据的无线模块及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例如与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连接而可下载大容量的数据(例如音乐、图像、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例如,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智能手机、平板终端得到普及。为了实现时尚的设计,这些移动终端使用了必要最小限度的连接器的结构。这里,连接用于PC和移动终端之间的充电及大容量的数据通信(例如OS的更新)的电缆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连接器的形状,相对于移动终端的形状比较大,如果能够省略连接器,则能够期待具有更时尚的设计的移动终端。此外,关于充电,通过不使用电缆,而采用非接触充电,能够省略通过连接器来连接移动终端和PC之间。例如,使用了由WPC(WirelessPowerConsortium;无线电力联盟)筹划制定的无线馈电的Qi标准的许多设备已商品化。另一方面,关于大容量的数据通信,通过采用使用了60GHz频带的无线通信,可进行超过1吉比特(Gbps(Gigabitpersecond;每秒千兆)的数据通信。通过IEEE(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nc.)802.11ad,筹划制定60GHz频带的通信标准,由WiGig(WirelessGigabit;无线千兆)联盟在推进商品化。IEEE802.11ad假想数m(米)以内的近距离中的对等(peer-to-peer)通信。因此,在IEEE802.11ad中,作为在无线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中发生的可靠性的下降,例如,因多个移动终端的连接产生的传输率的下降、或通过使用了其他的通信标准的移动终端产生的通信干扰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大容量的数据通信中的可靠性较高。图16是表示一例使用了移动终端101和例如触摸板形状的终端(以下,称为‘平板终端(padterminal)’)的以往的非接触充电的结构的图。平板终端102通过电缆连接到PC103或回程。在图16中,在平板终端102的表面上放置了移动终端101后,从平板终端102内的充电回路1125(参照图16所示的阴影部分)对移动终端101内的充电回路1115(参照图16所示的阴影部分)输送电力,移动终端101非接触地被充电。图17是表示一例使用了移动终端50A、50B、50C和充电台20的以往的非接触充电的结构的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面板21中放置了多个移动终端50A、50B、50C后,充电台20检测各移动终端50A、50B、50C的位置,使用未图示的移动机构,使在充电台20内设置的各输电线圈11沿上面板21移动。充电台20使各输电线圈11靠近各移动终端50的受电线圈51,在结束了各输电线圈11和各受电线圈51的位置对齐后进行非接触充电。图18是表示一例使用了无针电源插座1100和无针电源插头1200的以往的非接触充电的结构的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无针电源插座1100包括通过驱动组件1040接线到电源1020的一次感应线圈1120和光接收器3200。无针电源插头1200包括接线到电力负载1400a的二次感应线圈1220和光发送器3100。光发送器3100和光接收器3200在一次感应线圈1120的中心轴上被位置对齐,通过插入了遮断层1320的光发送器3100和光接收器3200之间的光通信来发送接收数据。此外,电力通过一次感应线圈1120和二次感应线圈1220之间的电磁感应而输电及受电。图19是使用了光传输的以往的空间光传输装置的正面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空间光传输装置包括在投光用透镜的背后布设了投光元件的多个投光单元2、以及在受光用透镜的背后布设了受光元件的多个受光单元3。在空间光传输装置中,投光单元2和受光单元3在平面上纵横并且交替地相等分配来配置,所以可以将所投光的多个光线作为1条粗光线来捕获。因此,通过空间光传输装置在对置配置的另一方的空间光传输装置的正面照射光线,能够简单地调整两方的空间光传输装置间的光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84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51750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22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了通过无线通信发送接收数据的无线模块及无线通信装置。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无线通信功能与输电线圈的移动机构是另一结构,所以在使用了60GHz频带的无线通信装置中,需要另外进行位置对齐。此外,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在数据的通信上使用光通信,所以发送侧和接收侧的各光轴产生偏移时,有时难以将大容量的数据高速地通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提供不进行与对置机之间的高精度的位置对齐,而通过简易的结构,与对置机之间进行非接触充电,并与对置机之间高速地无线通信的无线模块及无线通信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无线模块包括:非接触充电单元,通过线圈,在非接触中向对置机输送电力;以及无线通信单元,包含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距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的中心大致等间隔地配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非接触充电单元向所述对置机输送电力的情况下,从各个所述天线通过无线通信发送数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包括:非接触充电单元,通过线圈,在非接触中将电力输电给对置机;以及无线通信单元,包含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距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的中心大致等间隔地配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非接触充电单元向所述对置机输送电力的情况下,从各个所述天线通过无线通信发送数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非接触充电的功能和高速无线通信的功能一体化,能够同时地处理非接触充电的位置对齐和高速无线通信的位置对齐,不另外进行与对置机的高精度的位置对齐,而与对置机之间能够高速地无线通信。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例对置配置的两个无线模块彼此进行非接触充电,而且进行无线通信的图。图2是表示使移动终端转动的情况下的、线圈和多天线通信模块的各天线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A)表示天线元件间的位置对齐产生偏移的情况,(B)表示天线元件间的位置对齐无偏移的情况。图3(A)是表示各线圈的中心轴个各天线元件之间的位置的图,(B)是表示距各线圈的中心轴的距离和磁场的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4是表示多天线通信模块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图5是表示对置配置的两个无线模块间的非接触充电的结构的图。图6(A)是表示移动终端侧的无线模块和平板终端侧的无线模块的各线圈的各中心位置无偏移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移动终端侧的无线模块和平板终端侧的无线模块的各线圈的各中心位置有偏移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在多天线通信模块中,多个天线元件在多个同心圆上等间隔地配置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一例移动终端及平板终端的各无线模块的位置对齐的方法的图,(A)表示使用磁铁吸引型的平板终端的情况,(B)表示使用可动线圈型的平板终端的情况。图9是表示移动终端及平板终端的各多天线通信模块使用电波的反射进行无线通信的状态的图。图10是表示使用电波的反射进行无线通信的各多天线通信模块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移动终端中设置的一个无线模块和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线模块及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保护点】
无线模块,包括:非接触充电单元,通过线圈,在非接触中向对置机输送电力;以及无线通信单元,包含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距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的中心大致等间隔地配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非接触充电单元向所述对置机输送电力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从各个所述天线发送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2.13 JP 2012-2726471.无线模块,包括:非接触充电单元,通过线圈,在非接触中向对置机输送电力;以及无线通信单元,包含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距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的中心等间隔地配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非接触充电单元向所述对置机输送电力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从各个所述天线发送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模块,所述非接触充电单元通过所述线圈,受电从所述对置机输电的电力,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非接触充电单元受电所述对置机的输出的电力的情况下,各个所述天线中接收从所述对置机发送的数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模块,所述非接触充电单元还具有: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线圈和所述对置机的线圈之间的中心轴的偏移,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还具有: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偏移,对各个所述天线的输出即发送信号赋予不同的相位差,对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即发送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谷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