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090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盘式拖拉机,其包括前轮、后轮、发动机、离合器轴、第一变速箱、第二变速箱、第三变速箱、操纵杆;所述离合器轴一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所述第一变速箱一端与所述离合器轴的另一端相连,其另一端分两路连接输出,一路用于与前轮相连并产生第一变速比,另一路在所述操纵杆的控制下用于与第二变速箱相连并产生第二变速比;所述第二变速箱与第三变速箱相连并产生第三变速比;所述第三变速箱与后轮相连并产生第四变速比;所述前轮周长与所述后轮周长长度不等;所述前轮周长与第一变速比的乘积为前轮速度,所述后轮周长与第二变速比、第三变速比、第四变速比的乘积为后轮速度,所述前轮速度与后轮速度之比的范围为0.95-1.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式拖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盘式拖拉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在广大农村,拖拉机等 农业机械已广泛运用于生产建设中。 盘式拖拉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之一的拖拉机。但目前盘式拖拉机均只能实现前轮 单独驱动或后轮单独驱动,这样导致在一些路况较为恶劣的情况下,盘式拖拉机的机动能 力受到较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能力强的盘式 拖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盘式拖拉机,其包括前轮、后轮、发动机、离 合器轴、第一变速箱、第二变速箱、第三变速箱、操纵杆;所述离合器轴一端用于与所述发动 机相连;所述第一变速箱一端与所述离合器轴的另一端相连,其另一端分两路连接输出,一 路用于与前轮相连并产生第一变速比,另一路在所述操纵杆的控制下用于与第二变速箱相 连并产生第二变速比;所述第二变速箱与第三变速箱相连并产生第三变速比;所述第三变 速箱与后轮相连并产生第四变速比;所述前轮周长与所述后轮周长长度不等;所述前轮周 长与第一变速比的乘积为前轮速度,所述后轮周长与第二变速比、第三变速比、第四变速比 的乘积为后轮速度,所述前轮速度与后轮速度之比的范围为〇. 95-1. 0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能够实现前后轮一起驱动,且前、后轮 驱动的速度能够基本达到一致,从而增强了拖拉机的驱动能力。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操纵杆包括第一操纵杆、第二 操纵杆、第三操纵杆;所述第一变速箱包括:与离合器轴相连的连接轴、与该连接轴相连的 第一主动齿、用于与第一主动齿啮合的前轮第一被动齿、与该前轮第一被动齿相连的前轮 传动总、与第一主动齿哨合的低速输出齿、用于与该低速输出齿相连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前 轮传动总成包括与该第一被动齿相连的主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哨合的被动伞齿轮、设 置于所述被动伞齿轮两侧的末端主动齿、分别与末端主动齿哨合的末端被动齿、一端与该 末端被动齿相连另一端与前轮相连的前轮半轴;所述第二变速箱包括:与该动力输出轴相 连的后轮主动齿、与该后轮主动齿啮合的后轮第四被动齿、与该后轮第四被动齿相连的后 轮第二被动齿、用于与后轮第二被动齿啮合的后轮第二滑动齿、与该后轮第二滑动齿相连 的后驱传动轴,所述后驱传动轴与第三变速箱相连;当同时驱动前后轮前进时,所述第一操 纵杆控制前轮第一被动齿第一被动齿与第一主动齿哨合;所述第二操纵杆控制动力输出轴 与低速输出齿相连;所述第三操纵杆控制后轮第二滑动齿与后轮第二被动齿啮合。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操纵杆包括第一操纵杆、第二 操纵杆、第三操纵杆;所述第一变速箱包括:与离合器轴相连的连接轴、与该连接轴相连的 第二主动齿、与第二主动齿啮合的前轮第一倒档齿、与前轮第一倒档齿相连的前轮第二倒 档齿、用于与该前轮第二倒档齿啮合的前轮第一被动齿、与该前轮第一被动齿相连的前轮 传动总成、用于与第二主动齿哨合的高速输出齿、与该高速输出齿相连的动力输出轴;所述 前轮传动总成包括与该第一被动齿相连的主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啮合的被动伞齿轮、 设置于所述被动伞齿轮两侧的末端主动齿、分别与末端主动齿哨合的末端被动齿、一端与 该末端被动齿相连另一端与前轮相连的前轮半轴;所述第二变速箱包括:与该动力输出轴 相连的后轮主动齿、与该后轮主动齿啮合的后轮第四被动齿、与该后轮第四被动齿相连的 后轮第一被动齿、与该第一被动齿哨合的后轮第一倒档齿、与该后轮第一倒档齿相连的后 轮第二倒档齿,用于与该后轮第二倒档齿啮合的后轮第一滑动齿,与该后轮第一滑动齿相 连的后驱传动轴,所述后驱传动轴与第三变速箱相连;当同时驱动前后轮后退时,所述第一 操纵杆控制前轮第一被动齿与前轮第二倒档齿啮合;所述第二操纵杆控制动力输出轴与高 速输出齿相连;所述第三操纵杆控制后轮第一滑动齿与后轮第二倒档齿啮合。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三变速箱包括:与后驱传动 轴相连的后驱角齿、与该后驱筒齿啮合的后驱盆齿、与该后驱盆齿相连的后桥差壳。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主动齿为15齿,前轮第一 被动齿为43齿,主动伞齿轮为8齿,被动伞齿轮为43齿,末端主动齿为19齿,末端被动齿 为49齿,前轮周长为2. 335米;所述低速输出齿为38齿,后轮主动齿为17齿,后轮第四被 动齿为43齿,后轮第二被动齿为27齿,后轮第二滑动齿为33齿;后驱角齿为8齿,后驱盆 齿为41齿,所述后轮周长为2. 385米。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二主动齿为21齿,前轮第一 倒档齿为26齿,前轮第二倒档齿为15齿,前轮第一被动齿为43齿,主动伞齿轮为8齿,被 动伞齿轮为43齿,末端主动齿为19齿,末端被动齿为49齿,前轮周长为2. 335米;所述高 速输出齿为31齿,后轮主动齿为17齿、后轮第四被动齿为43齿,后轮第一被动齿为19齿, 后轮第一倒档齿为22齿,后轮第二倒档齿为18齿,后轮第一滑动齿为42齿;后驱角齿为8 齿,后驱盆齿为41齿,所述后轮周长为2. 385米。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变速箱还包括用于在所述 第一操纵杆的控制下与所述第二主动齿啮合的前轮第二被动齿,该前轮第二被动齿与所述 前轮传动总成相连。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变速箱还包括与所述连接 轴相连的第三主动齿、用于在所述第一操纵杆的控制下与所述第三主动齿啮合的前轮第三 被动齿,该前轮第三被动齿与所述前轮传动总成相连。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二变速箱还包括与该后轮第 四被动齿相连的后轮第三被动齿、用于在所述第三操纵杆的控制下与所述后轮第三被动齿 啮合或与所述后轮主动齿相连的后轮第三滑动齿。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在一方面的改进,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离合器轴与连 接轴之间的第四变速箱;所述操纵杆还包括第四操纵杆;所述第四变速器包括与离合器轴 相连的副变速第一齿轮,与副变速第一齿轮啮合的副变速第二齿轮,与该副变速第二齿轮 相连的副变速第三齿轮,与所述连接轴相连且用于在所述第四操纵杆操纵控制下与副变速 第三齿轮相啮合的副变速第四齿轮;当副变速第四齿轮与副变速第三齿轮啮合时,副变速 第四齿轮与副变速第一齿轮脱离;当副变速第四齿轮与副变速第三齿轮脱离时,副变速第 四齿轮与副变速第一齿轮相连;所述副变速第一齿轮直径小于副变速第二齿轮直径,副变 速第三齿轮直径小于副变速第四齿轮直径。 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式拖拉机在一方面的改进,其前轮周长为2. 335米,后轮周长 为2. 385米时,所述第一主动齿为13齿,前轮第一被动齿为33齿,主动伞齿轮为8齿,被动 伞齿轮为39齿,末端主动齿为19齿,末端被动齿为49齿。所述高速输出齿为32齿,第二 变速箱后轮主动齿为17齿、后轮第四被动齿为43齿,后轮第二被动齿为27齿、后轮第二滑 动齿为33齿;后驱角齿为6齿,后驱盆齿为41齿。前进时,前轮速度为161. 55r/min,后轮 速度为 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盘式拖拉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式拖拉机,其包括前轮(34)、后轮(35)、发动机(59)、离合器轴(36)、第一变速箱(61)、第二变速箱(62)、第三变速箱(63)、操纵杆;所述离合器轴(36)一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所述第一变速箱(61)一端与所述离合器轴(36)的另一端相连,其另一端分两路连接输出,一路用于与前轮(34)相连并产生第一变速比,另一路在所述操纵杆的控制下用于与第二变速箱(62)相连并产生第二变速比;所述第二变速箱(62)与第三变速箱(63)相连并产生第三变速比;所述第三变速箱(63)与后轮(35)相连并产生第四变速比;所述前轮(34)周长与所述后轮(35)周长长度不等;所述前轮周长与第一变速比的乘积为前轮速度,所述后轮周长与第二变速比、第三变速比、第四变速比的乘积为后轮速度,所述前轮速度与后轮速度之比的范围为0.95‑1.05。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盘式拖拉机,其包括前轮(34)、后轮(35)、发动机(59)、离合器轴(36)、第一变 速箱(61)、第二变速箱(62)、第三变速箱(63)、操纵杆;所述离合器轴(36) -端用于与所述 发动机相连;所述第一变速箱(61)-端与所述离合器轴(36)的另一端相连,其另一端分两 路连接输出,一路用于与前轮(34)相连并产生第一变速比,另一路在所述操纵杆的控制下 用于与第二变速箱(62)相连并产生第二变速比;所述第二变速箱(62)与第三变速箱(63) 相连并产生第三变速比;所述第三变速箱(63)与后轮(35)相连并产生第四变速比;所述前 轮(34)周长与所述后轮(35)周长长度不等;所述前轮周长与第一变速比的乘积为前轮速 度,所述后轮周长与第二变速比、第三变速比、第四变速比的乘积为后轮速度,所述前轮速 度与后轮速度之比的范围为〇. 95-1. 0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纵杆包括第一操纵杆、第二操纵杆、第三操纵杆; 所述第一变速箱(61)包括:与离合器轴(36)相连的连接轴(37)、与该连接轴(37)相 连的第一主动齿1、用于与第一主动齿1啮合的前轮第一被动齿(4)、与该前轮第一被动齿 (4)相连的前轮传动总、与第一主动齿1哨合的低速输出齿(20)、用于与该低速输出齿(20) 相连的动力输出轴(39); 所述前轮传动总成包括与该第一被动齿(4)相连的主动伞齿轮(9)、与主动伞齿轮(9) 啮合的被动伞齿轮(10)、设置于所述被动伞齿轮(10)两侧的末端主动齿(11、12)、分别与 末端主动齿(11、12)哨合的末端被动齿(13、14)、一端与该末端被动齿相连另一端与前轮 (34)相连的前轮半轴(43、44); 所述第二变速箱(62)包括:与该动力输出轴(39)相连的后轮主动齿(21)、与该后轮主 动齿(21)啮合的后轮第四被动齿(25)、与该后轮第四被动齿(25)相连的后轮第二被动齿 (27)、用于与后轮第二被动齿(27)啮合的后轮第二滑动齿(23)、与该后轮第二滑动齿(23) 相连的后驱传动轴(40),所述后驱传动轴(40)与第三变速箱相连; 当同时驱动前后轮前进时,所述第一操纵杆控制前轮第一被动齿第一被动齿(4)与第 一主动齿1啮合;所述第二操纵杆控制动力输出轴(39)与低速输出齿(20)相连;所述第三 操纵杆控制后轮第二滑动齿(23)与后轮第二被动齿(27)啮合。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纵杆包括第一操纵杆、第二操纵杆、第三操纵杆; 所述第一变速箱(61)包括:与离合器轴(36)相连的连接轴(37)、与该连接轴(37)相连 的第二主动齿(2)、与第二主动齿(2)啮合的前轮第一倒档齿(8)、与前轮第一倒档齿(8)相 连的前轮第二倒档齿(7 )、用于与该前轮第二倒档齿(7 )啮合的前轮第一被动齿(4)、与该 前轮第一被动齿(4)相连的前轮传动总成、用于与第二主动齿(2)哨合的高速输出齿(19)、 与该高速输出齿(19)相连的动力输出轴(39); 所述前轮传动总成包括与该第一被动齿(4)相连的主动伞齿轮(9)、与主动伞齿轮(9) 啮合的被动伞齿轮(10)、设置于所述被动伞齿轮(10)两侧的末端主动齿(11、12)、分别与 末端主动齿(11、12)哨合的末端被动齿(13、14)、一端与该末端被动齿相连另一端与前轮 (34)相连的前轮半轴(43、44); 所述第二变速箱(62)包括:与该动力输出轴(39)相连的后轮主动齿(21)、与该后轮主 动齿(21)啮合的后轮第四被动齿(25)、与该后轮第四被动齿(25)相连的后轮第一被动齿 (30)、与该第一被动齿(30)哨合的后轮第一倒档齿(28)、与该后轮第一倒档齿(28)相连的 后轮第二倒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国黄鸽翔周志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