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世奇专利>正文

防尘黑板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98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尘黑板擦,特征是由壳体、内扣框和外边框围成相互连通的集灰腔,上部集灰腔边沿卡槽内安装有挡灰片;左、右集灰腔边沿的上部均内扣30°~60°,边沿卡槽内装有弹性刮挡片;下部集灰腔向上内扣30°~60°的边沿卡槽内装有挡灰片;两侧刮挡片的背部按2-4cm的间隔均匀分布有3~6个朝向黑板的凸起棒;使定位后的挡灰片和刮挡片的边沿高度与毡毛刷的刷灰面高度相一致,凸起棒垂直指向黑板且其高于毡毛的刷灰面2~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特别的外罩来控制和收集粉笔灰,软性凸起棒利用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实现对刮挡片位置的调节,在不改变人们使用习惯和不增加太多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具有极佳的防尘去灰效果,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黑板擦
,特别涉及一种防尘黑板擦。技术背景现有普遍使用着的简单地以壳体固定毡毛的黑板擦,擦黑板时擦下的粉笔灰被赶动 着,由于没有釆取任何限制和保护措施,粉笔灰在掉落和扰动过程中起灰,随空气飞扬 而通过呼吸被吸入人体,影响师生的健康。虽然现在己报道有通过电动吸尘等方式进行 吸尘的黑板擦,但是由于使用时必须提供足够的吸尘动力,需要电源,并需设置过滤设 施,而过滤效果好时却往往更容易发生堵塞,其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且使用 过程也需较高的电源消耗成本等,导致难以在学校实际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防尘黑板擦,利用特别的外罩来控制和收集粉笔灰,以克服现 有黑板擦的上述缺点。本技术防尘黑板擦,包括壳体1和固定在壳体之内扣框2内的毡毛刷3;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内扣框2和外边框4围成相互连通的左侧集灰腔9、右侧集灰腔10 和上部集灰腔11、下部集灰腔12;设在上部集灰腔11边沿的卡槽5内垂直安装有挡灰 片6;左、右集灰腔边沿的上部均内扣30。 ~60°角度,设在其边沿的卡槽5内分别安装 具有一定弹性的刮挡片8,该左、右两侧刮挡片8的背部按2-4cm的间隔均匀分布有3 6 个朝向黑板的凸起棒13;下部集灰腔12的向上内扣30。 ~60°角度的边沿,其卡槽5内 安装有挡灰片7;使定位后的上、下挡灰片6、 7和左、右刮挡片8的边沿高度与毡毛刷 3的刷灰面高度相一致,凸起棒13垂直指向黑板且使其高于毡毛的刷灰面2~5mm。上部集灰腔11可留较小的空间以便给下部集灰腔12留较大的空间;下部集灰腔12 的底部开有除灰口,用便于拆卸的后盖14封上。还可在左、右刮挡片8内沿凸起棒排列方向上插入薄钢片或薄塑料硬片,以增加刮 挡片8的刮灰挡灰效果。使用本技术防尘黑板擦擦黑板时,运动方向前部的刮挡片的刮边因受到具有一 定弹性的(橡胶或橡塑)凸起棒的支撑而离开黑板平面留出缝隙,粉笔灰由黑板擦毡毛 擦除后,保留在集灰腔内,并通过相互连通的通道最终汇集到下部集灰腔内;而其运动 方向后部的刮挡片的刮边则因凸起棒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凸起棒受到牵拉而竖起,使 其紧贴黑板,这样可限制灰尘外泄并起着刮灰作用,清除附着于黑板之上的灰尘,并使 之留在集灰腔内;设在黑板擦下部的集灰腔挡灰片使粉笔灰进入集灰腔而被收集在内, 以便集中清除。本技术防尘黑板擦所设置的具有一定弹性的凸起棒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利用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实现对刮挡片位置的调节。本技术黑板擦由于采用独特的外罩结构式集灰腔的设计,特别是带凸起棒的刮 挡片的设计,使其防尘效果非常明显。其优点在于不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和不增加太多 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具有极佳的去灰效果,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尘黑板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尘黑板擦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其横向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防尘黑板擦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2为其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其横向剖面示意图。黑板擦的外在尺寸主要以手握时较为舒适为宜,可针对使用者主要是成年 人还是少年儿童或幼儿,根据主要使用对象的手的大小来调整设计不同尺寸大小的系列产品。本实施例中以壳体1外在尺寸采用长170mmX宽90mraX高15 为例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壳体之内扣框2内的毡毛刷3尺寸为长130ranX宽50mmX高7ram,安装在高度 为3 4ram的内扣框2中。壳体1外边框4的边沿厚度为4 5mm,以便在边沿上开出宽 2mm深3 4mm的卡槽5,用于安装用橡胶或橡塑制作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挡灰片6、 7和刮 挡片8;由壳体1、内扣框2和外边框4围成相互连通的左侧集灰腔9、右侧集灰腔10 和上部集灰腔ll、下部集灰腔12;本实施例中两侧集灰腔的宽度为14 16mm,上部集灰 腔11的宽度为4 6咖,下部集灰腔12的宽度为24 26mrn ,上部集灰腔11边沿卡槽5 内垂直安装有挡灰片6;左、右集灰腔边沿的上部均内扣30。 ~60°角度,其边沿开有卡 槽5,卡槽内分别安装具有一定弹性的刮挡片8,该左、右两侧刮挡片8的背部按2-4cm 的间隔均匀分布有3 6个朝向黑板的凸起棒13;下部集灰腔12的向上内扣30° 60°角 度的边沿,其卡槽5内安装有挡灰片7;下部集灰腔12的的底部开有除灰口,用便于拆 卸的后盖14封上。使定位后的上、下挡灰片6、 7和左、右刮挡片8的边沿高度与毡毛 刷3的刷灰面高度相一致,毡毛刷3安装后整个黑板擦的厚度可比普通黑板擦的厚度增 加l 5mm;凸起棒13垂直指向黑板且其高于毡毛的刷灰面2 5mm,以便于其利用与黑 板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实现对刮挡片位置的调节作用。该前挡灰片6、后挡灰片7和两侧刮 挡片8的宽度可在壳体1、毡毛刷3的尺寸确定后结合卡槽5的斜度和深度来确定,它们 的长度也根据整体的需要来确定。还可在左、右刮挡片8内沿凸起棒排列方向上插入薄钢片或薄塑料硬片,以增加刮 挡片8的刮灰挡灰效果。当使用本技术防尘黑板擦擦黑板时,处于运动方向前部的刮挡片的刮边因受到 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或橡塑凸起棒的支撑而离开黑板平面留出缝隙,粉笔灰由黑板擦毡 毛刷擦除后,保留在集灰腔内,并通过相互连通的通道最终汇集到下部集灰腔内;而其 运动方向后部的刮挡片的刮边则被凸起棒与黑板之间的摩擦、牵拉而竖起,使刮挡片的 刮边紧贴黑板表面,这样可限制灰尘外泄并起着刮灰作用,清除附着于黑板表面的灰尘, 并使之留在集灰腔内;设在黑板擦下部(或称后部)的集灰腔及后盖,便于使粉笔灰进 入而被收集在集灰腔内,进行集中清除。本技术黑板擦由于釆用独特的外罩结构式集灰腔的设计,特别是带凸起棒的刮 挡片的设计,使其防尘效果非常明显。其优点在于不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和不增加太多 制造成本的情况下,仍然具有极佳的去灰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权利要求1. 一种防尘黑板擦,包括壳体(1)和固定在壳体之内扣框(2)内的毡毛刷(3);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内扣框(2)和外边框(4)围成相互连通的左侧集灰腔(9)、右侧集灰腔(10)和上部集灰腔(11)、下部集灰腔(12);设在上部集灰腔(11)边沿的卡槽(5)内垂直安装有挡灰片(6);左、右集灰腔边沿的上部均内扣30°~60°角度,设在其边沿的卡槽(5)内分别安装具有一定弹性的刮挡片(8),该左、右两侧刮挡片(8)的背部按2-4cm的间隔均匀分布有3~6个朝向黑板的凸起棒(13);下部集灰腔(12)的向上内扣30°~60°角度的边沿,其卡槽内安装有挡灰片(7);使定位后的上、下挡灰片(6)、(7)和左、右刮挡片(8)的边沿高度与毡毛刷(3)的刷灰面高度相一致,凸起棒(13)垂直指向黑板且使其高于毡毛刷(3)的刷灰面2~5mm。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黑板擦,特征在于其上部集灰腔(ll)留较小的空间,下 部集灰腔(12)留较大的空间;下部集灰腔(12)的底部开有除灰口,用便于拆卸的后盖(14) 封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黑板擦,特征在于在左、右刮挡片(8)内沿凸起棒排列方 向上插入薄钢片或薄塑料硬片。专利摘要本技术防尘黑板擦,特征是由壳体、内扣框和外边框围成相互连通的集灰腔,上部集灰腔边沿卡槽内安装有挡灰片;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黑板擦,包括壳体(1)和固定在壳体之内扣框(2)内的毡毛刷(3);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内扣框(2)和外边框(4)围成相互连通的左侧集灰腔(9)、右侧集灰腔(10)和上部集灰腔(11)、下部集灰腔(12);设在上部集灰腔(11)边沿的卡槽(5)内垂直安装有挡灰片(6);左、右集灰腔边沿的上部均内扣30°~60°角度,设在其边沿的卡槽(5)内分别安装具有一定弹性的刮挡片(8),该左、右两侧刮挡片(8)的背部按2-4cm的间隔均匀分布有3~6个朝向黑板的凸起棒(13);下部集灰腔(12)的向上内扣30°~60°角度的边沿,其卡槽内安装有挡灰片(7);使定位后的上、下挡灰片(6)、(7)和左、右刮挡片(8)的边沿高度与毡毛刷(3)的刷灰面高度相一致,凸起棒(13)垂直指向黑板且使其高于毡毛刷(3)的刷灰面2~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奇
申请(专利权)人:张世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