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350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机箱结构,包括一侧带有开放面的盒体以及与其开放面相向组装使用的底板,盒体上设有用于封闭其开放面的盖板,盖板上开有供盒体内引出线缆的第一通孔,底板对应盖板也开有相应的第二通孔,线缆穿过上述两通孔后能够到达底板的背面,底板的背面固定设有与引出线缆连接的导电元件。该结构简化并隐藏了现有机箱内部凌乱布线的缺陷,最大限度释放机箱内部空间,同时减少机箱安装工序,简化机箱内零部件的生产工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箱结构
】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箱结构,特别是一种防雷箱的机箱结构。 【
技术介绍
】 现有的机箱结构包括方形金属盒体和底板两个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现有的方形金属盒体通常安装有8-9个铜螺杆接线柱,而且内外都须预留一定空 间来供安装使用,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空间,而且铜螺杆接线柱的横向排列也导致安装时 不能直接使用套管等工具而只能选择扳手。铜螺杆接线柱的横向排列方式同时也限制了扳 手的活动范围,使得安装连接柱时需要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方可扭紧,给固定螺丝的安装操 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现有对应铜螺杆连接柱的接线口都设在底板上方,线缆须先从其他零件引出折 弯,然后穿过底板再折弯,从底板背面穿过底板到达底板上方,才能与接线柱连接。两次折 弯无形中增加了线缆的长度,给安装人员在安装时对线缆长度的把控增添了难度,且设置 过多的连接处也使得机箱内部变得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机箱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简化并隐藏机箱 内部凌乱的布线,最大限度释放机箱内部空间,又能减少安装工序,简化生产工艺的机箱结 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机箱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箱结构,包括一侧带有开放面的盒体(1)以及与其开放面相向组装使用的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设有用于封闭其开放面的盖板(3);所述盖板(3)上开有供盒体(1)内引出线缆的第一通孔(4),所述底板(2)对应盖板(3)也开有相应的第二通孔(5),线缆穿过上述两种通孔后能够到达底板(2)的背面;所述底板(2)的背面固定设有与引出线缆连接的导电元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机箱结构,包括一侧带有开放面的盒体(1)以及与其开放面相向组装使用的底 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设有用于封闭其开放面的盖板(3);所述盖板(3)上开 有供盒体(1)内引出线缆的第一通孔(4),所述底板(2)对应盖板(3)也开有相应的第二通 孔(5),线缆穿过上述两种通孔后能够到达底板(2)的背面;所述底板(2)的背面固定设有 与引出线缆连接的导电元件(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和底板(2)上设 置的通孔数量相等,为1-10个。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 (5)在完成安装后于同一方向上相互对齐。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雷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