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0256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本体,所述送风本体包括有至少三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在各导风体中位于前端的前端导风体内形成有摆风体,所述摆风体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前端导风体内摆动,用于改变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送风装置,可以解决现有送风装置无法调节风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地说,是涉及空调及其送风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风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技术介绍
为改善空调送风性能,现有技术出现一种可以应用在空调上的空调送风装置。该空调送风装置具有送风主体,送风主体前后贯通,形成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的贯通风道,后开口为非热交换风进口,前开口为混合风出口 ;在送风主体上还形成有与其贯通风道相连通的热交换风风道。在空调的热交换器与出风口之间设置该空调送风装置之后,在将空调内部风道中的热交换风经贯通风道前端吹出的同时,能通过非热交换风进口吸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非热交换风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而且,这样的混合风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 但是,这种送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节风向,使得空调无法将冷风或热风均匀吹向室内各个角度,导致空调出风口正对的中央区域与周边其他区域的温度存在偏差,整个房间冷热不均。同时,空调送出的风存在向中央区域聚集的趋势,因此,如果用户处在该中央区域的时候,会因被风直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而在中央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又会感觉到制冷、制热效果有延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以解决现有送风装置无法调节风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风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风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本体,所述送风本体包括有至少三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在各导风体中位于前端的前端导风体内形成有摆风体,所述摆风体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前端导风体内摆动,用于改变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风体以垂直于所述前端导风体的轴线的直线为摆动轴线进行摆动。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摆风体在所述前端导风体内摆动的角度为土(5。 -15° )。 优选的,所述导风体为环形导风体,所述摆风体为环形摆风体。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摆风体连接;在所述摆风体上还形成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沿所述摆风体的摆动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摆风体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前端导风体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还形成有固定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座,在所述轴座上形成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转轴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入所述限位槽内。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本体,在所述室内机本体上形成有出风口,在所述室内机本体内设置有上述的空调送风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具有多个导风体的空调送风装置中的前端导风体内设置摆风体,可以对从前端导风体送出的风的方向进行调节。在空调中应用这种空调送风装置之后,能够增大出风方向,使得室内整个区域均匀、快速地达到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还能将出风调节到用户所需要的方向,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时的舒适性体验。 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空调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3是图2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2的另一部分分解图; 图5是图2中摆风体的装配图之一; 图6是图2中摆风体的装配图之二 ; 图7是图2中空调送风装置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侧剖图; 图8是图2中空调送风装置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侧剖图; 图9是图2中空调送风装置第三种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0是图2中空调送风装置第四种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或后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 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技术空调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室内机本体100,室内机本体100具有前面板102,在前面板102上形成有出风口 1021,在室内机本体100内部、与出风口 10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空调送风装置101。空调送风装置101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后面各附图所示。 图2至图6所示为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101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2是空调送风装置101的立体组装图,图3和图4分别为图2的部分分解图,图4和图5分别是空调送风装置101中摆风体的装配图。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空调送风装置101包括有送风本体I。具体而言,送风本体I包括有五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环形导风体,从前往后(图中为从右至左)分别为前固定导风体11、第一中间导风体13、第二中间导风体14、第三中间导风体15和后固定导风体12。每一导风体的后开口(图中未标注,指每一导风体左端的开口)为进风口、前开口(图中未标注,指每一导风体右端的开口)为出风口,且后固定导风体12的后开口为整个空调送风装置101的非热交换风进口。五个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图中未标注),相邻两个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 其中,第一中间导风体13、第二中间导风体14、第三中间导风体15及后固定导风体12通过联动机构联接在一起,三个中间导风体可通过联动机构实现联动。具体来说,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机构51和第二联动机构52,两者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各导风体上。第一联动机构51及第二联动机构52优选采用可折叠式连杆结构。 此外,空调送风装置101还包括有第一驱动机构2,用来驱动第一中间导风体13。具体来说,驱动机构2包括有电机21、第一曲柄22、连杆23及第二曲柄24。其中,第一曲柄22具有两个连接部(图中未标注),第一连接部与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连杆23铰接。第二曲柄24也具有两个连接部(图中未标注),第一连接部与连杆23铰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中间导风体13连接。第一曲柄22、连杆23及第二曲柄24构成电机21与第一中间导风体13之间的连接件,在电机21转动时,带动第一中间导风体13摆动。 空调送风装置101还包括有支撑机构,用来支撑各中间导风体。具体来说,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第一中间导风体13的第一支撑机构和支撑第二中间导风体14、第三中间导风体15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轴33,第一支撑轴33 —端与第一中间导风体1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底座31转动连接。具体来说,第一支撑轴33与第一中间导风体13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与驱动机构2上、下对称地设置在第一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本体,所述送风本体包括有至少三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其特征在于,在各导风体中位于前端的前端导风体内形成有摆风体,所述摆风体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前端导风体内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本体,所述送风本体包括有至少三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其特征在于,在各导风体中位于前端的前端导风体内形成有摆风体,所述摆风体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前端导风体内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风体以垂直于所述前端导风体的轴线的直线为摆动轴线进行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风体在所述前端导风体内摆动的角度为土(5° -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体为环形导风体,所述摆风体为环形摆风体。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立涛雷永锋刘伟杰赵若尘常利华许晓滨金锦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