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KTF专利>正文

电动削铅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89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电动削铅笔器中,可以简单地排出折断芯和进入切削器本体内的短的铅笔等残留物。电动削铅笔器10备有由接触片44和接触棒46构成的排出机构,上述接触片44沿铅笔24的大致轴向可前后移动地支持在可以与残留在切削工位42内的折断芯或短的铅笔24的芯尖接触的位置上,与折断芯等残留物接触并把该残留物从切削工位42中排出,与此同时,电动削铅笔器10使接触棒46向本体背面侧突出,在与其对向的位置上备有排出操作按钮22,可以从外部操作接触片44和接触棒46。(*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电动马达等驱动切削刀刃来切削铅笔芯的电动削铅笔器。以前,在削铅笔器中,除了手动驱动切削刀刃的手动式而外,也有由电动马达驱动切削刀刃切削铅笔芯的电动削铅笔器。一般的电动削铅笔器,在把铅笔插入本体内时切削刀刃回转,对位于切削工位(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是指切削刀刃与铅笔的前端部接触的位置及其附近的区域)的铅笔的前端部进行切削,但是,在切削过程中,往往存在铅笔芯折断、折断的铅笔芯残留在切削工位内、短铅笔进入本体内不能出来的情况,因此可能引起铅笔不能切削的情况。以前,为了取出这样折断的笔芯和短铅笔,必需去掉切屑外壳,用棒状的零件插入切削工位内,或必需分解本体的一部分,不仅对使用者来说非常麻烦,而且也会成为发生故障的原因。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地排出折断芯和短铅笔等残留物的电动削铅笔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削铅笔器备有被支承着的可以切削插入切削工位的铅笔的前端部的切削刀刃和使该切削刀刃进行切削动作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电动削铅笔器中备有沿插入的铅笔的大致轴向可前后移动地支持在可与残留在切削工位上的折断芯等残留物接触的位置上的与上述残留物接触并将残留物从切削工位排出的排出机构和从外部操作该排出机构的排出操作机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削铅笔器,包括沿该铅笔的大致轴向可以前后移动地支持在与在上述切削工位被切削的铅笔的前端部可以接触的位置上的接触机构、调节该接触机构与上述铅笔的前端部的接触位置的接触位置调节机构、通过上述接触机构与上述铅笔的前端部接触来检测上述铅笔的切削状态的切削状态检测机构,上述排出机构兼做上述接触机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削铅笔器,包括由于上述接触机构与上述铅笔的前端部接触而使上述切削刀刃的切削动作停止的驱动停止机构和由上述排出操作机构使上述排出机构进行排出动作时使上述切削刀刃进行切削动作的排出时驱动机构。图1是剖切本体壳体的前面侧的一部分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削铅笔器的立体图。图2是剖切本体壳体的背面侧的一部分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削铅笔器的主体图。图3是插入铅笔和切屑外壳状态的电动削铅笔器的取出切削机构进行表示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排除残留在电动削铅笔器内的短铅笔的动作的立体图。下面,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动削铅笔器。图1是剖切本体壳体12的前面侧的一部分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削铅笔器10的立体图。图2是剖切本体壳体12的背面侧的一部分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削铅笔器10的主体图。如图1所示,电动削铅笔器10,含有本体壳体12和可以对该本体内进行插脱的切削壳体14,在本体壳体12的内部配置芯调节刻度盘18和外壳体20,上述芯调节刻度盘18的一部分从在本体壳体12的背面侧的上面上开口的长方孔16露出并设置成可以回转操作,上述外壳体20收容切削铅笔的切削机构,该铅笔从图未示的插入口插入,该插入口在本体壳体12的前面上开口。再有,如图2所示,在本体壳体12的背面侧设置从本体壳体12的背面突出的排除操作按钮22,通过按压操作该排除操作按钮22,可以很容易地排除折断的笔芯和进入里面的短铅笔等残留物。下面再根据图3和图4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用图3说明收容在上述外壳体20内的电动铅笔器10的切削机构。图3是把插入铅笔24和切屑壳体14状态的电动削铅笔器10的切削机构取出来进行表示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切削机构具有切削器支座26和切削器28。切削器支座26把用于插入从图未示的插入口插入的铅笔24的筒状的前轴部30、位于铅笔24的前端部前方(图3的B方向)元轴部32、连结前轴部30和元轴部32的连结部34做成一体,由图未示的支持构件支持,使铅笔24可以绕轴自转。作为切削刀刃的切削器28具有在圆筒状的外周面上形成为螺旋状的刀刃28a,与保持在前轴部30内的铅笔24的轴向成规定的切削角度地由切削器支座26支持,该切削器28可绕自身的轴旋转。在前轴部30的面对切削器28的部分上形成着图未示的开口部,保持在前轴部30内的铅笔24的前端部与切削器28可以接触。在元轴部32的一端上一体地安装着齿轮36,该齿轮36,通过与齿轮36啮合的图2所示的齿轮38和与齿轮38啮合的齿轮40等联接到图未示的电动马达的转轴上。另外,在切削器28的一端部上一体地形成着齿轮部28b,该齿轮部28b与在图3上未示的外壳体20上形成的内齿轮部啮合。由于上述的构成,在电动马达进行回转驱动、其驱动力传递到切削器支座26上时,切削器支座26绕铅笔24的轴线自转,切削器28与切削器支座26的运动连动,一边绕铅笔24的轴公转一边进行自转,切削与该切削器28接触的铅笔24的前端部。在电动削铅笔器10内,在由前轴部30、元轴部32和切削器28围起来的区域形成切削工位42,插入前轴部30内的铅笔24随着由切削器28切削,其前端从前轴部30内向切削工位42内突出。在可以与向切削工位42内突出的铅笔24的前端部接触的位置上设置由接触片44和棒状的接触棒46构成的排除机构,该接触片44由一体地形成在切削器支座26的连接部34上的突片34a沿铅笔24的大致轴向和切削器28的轴向可以前后移动地支持着,该棒状的接触棒46的一端46a通过接触片44与铅笔24的前端部接触。接触棒的他端部46b贯通元轴部32的内部并延伸到与排出操作按钮22相对的位置上,在铅笔24的轴向上可以前后移动。排出操作按钮22具有向上方延伸的接触臂22a和向下方延伸的曲柄状的弹性臂22b,由于该弹性臂22b的端部被图未示的支持构件支持,所以,可以通过弹性臂22b的弹性变形在铅笔24的轴向上前后移动。在排出操作按钮22的附近设置联系构件48,该联系构件48由上下方向延伸的基部48a、从该基部48a向排出操作按钮22与接触棒46的他端部46b之间延伸的接触臂48b和从基部48a向上方L字状延伸的接触臂48c构成,由图未示的支持构件支持并可以绕基部48a的轴线转动。在联系构件48的L字状的接触臂48c附近设置向铅笔24的轴向延伸的棒状构件50,在该棒状构件50的中央部安装着开关推压构件52。开关推压构件52由圆筒部52a和推压片52b构成,可以沿在隔壁54上形成的突片54a在前后方向(图3的AB方向)上移动,上述圆筒部52a在内周面上有与在棒状构件50的中央部外周面上形成的图未示的螺旋状的螺纹啮合的图未示的螺旋状的螺纹,上述推压片52b从上述圆筒部52a成L字状地向前方(图3的A方向)延伸。再有,在棒状构件50的一端部50a上安装着相对棒状构件50可以前后方向移动的齿轮56。该齿轮56与在芯调节刻度盘18上一体形成的齿轮部18a啮合。另外,在棒状构件50的他端部50b上安装着把棒状构件50和开关推压构件52向图中B方向赋势的螺旋弹簧58。由于上述的构成,在芯调节刻度盘18被操作时,棒状构件50与芯调节刻度盘18的运动连动而进行自转,同时改变与开关推压构件52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这时开关推压构件52基本不向前后方向移动)并在前后方向移动,与此相反,在由联系构件48从后方侧推压使之向前方移动,由线卷弹簧58的赋势力使之向后方移动时,此时,棒状构件50与开关推压构件52一体地移动。在开关推压构件52的推压片52b的附近,形成为L字状的金属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削铅笔器,该电动削铅笔器备有可以切削插入切削工位的铅笔的前端部地被支承的切削刀刃和使该切削刀刃进行切削动作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备有沿插入的铅笔的大致轴向可前后移动地支持在可与残留在切削工位上的折断芯等残留物接触的位置上的与上述残留物接触并将残留物从切削工位排出的排出机构和从外部操作该排出机构的排出操作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KTF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