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工刀的新型换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657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美工刀的新型换刀结构,包括可装拆的上刀身和下刀身,所述上刀身与下刀身之间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前端与末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孔和固定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一个头部为圆锥体且凸出于定位孔端面的刀片定位柱,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一个固定件,所述上刀身与下刀身之间的内部还设置有一个弹片,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与第一调节块相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增加美工刀换刀速度,减少换刀步骤,换刀时安全性相对较高,并且拆装折片器、调节器时不会有损坏以及丢失的风险。(*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工刀的新型换刀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美工刀的新型换刀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比较多见的美工刀的换刀模式一般需要五个步骤:1、取下折片器; 2、取出带旧刀片的调节器;3、更换刀片;4、装入带新刀片的调节器;5、装入折片器。这种换刀模式操作一般都比较繁琐,换刀速度慢,并且拆装折片器、调节器时会有损坏以及丢失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取材方便,能增加美工刀换刀速度,减少换刀步骤的美工刀的调节器换刀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美工刀的新型换刀结构,包括可装拆的上刀身和下刀身,所述上刀身的前部内壁上设置有一个由后向前倾斜的刀身斜面,所述上刀身与下刀身之间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前端与末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孔和固定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一个头部为圆锥体且凸出于定位孔端面的刀片定位柱,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一个固定件,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前半部上表面与下刀身的前端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后半部上表面高于前半部上表面,所述上刀身与下刀身之间的内部还设置有一个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通过固定件被固定在第一调节块的底面上,所述弹片的另一端与刀片定位柱的底面相抵触,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与第一调节块相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块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倒钩。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块上开设有一个与第二调节块上倒钩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位于所述刀片定位柱与固定件之间的弹片下方且靠近固定件的一端还设置有一个支块。 优选的,所述刀片定位柱的头部顶端为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块的末端固定孔为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设置在第一调节块的末端螺纹孔内的固定件为自攻螺丝。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技术的美工刀换刀只需三个步骤:1、调节器推动至最前端;2、更换刀片;3、调节器退回原位。本技术结构简单,取材方便,能增加美工刀换刀速度,减少换刀步骤,换刀时安全性相对较高,并且拆装折片器、调节器时不会有损坏以及丢失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所述换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述第一调节块与第二调节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换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刀身,2、下刀身,3、第一调节块,4、刀片定位柱,5、固定件,6、弹片,7、第二调节块,8、支块,9、刀片,31、定位孔,32、固定孔,33、凹槽,71、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美工刀的新型换刀结构,包括可装拆的上刀身I和下刀身2,所述上刀身I的前部内壁上设置有一个由后向前倾斜的刀身斜面,所述上刀身I与下刀身2之间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第一调节块3,所述第一调节块3的前端与末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孔31和固定孔32,所述固定孔32为螺纹孔,所述定位孔31内设置有一个头部为圆锥体且凸出于定位孔端面的刀片定位柱4,所述刀片定位柱4的头部顶端为圆弧面,使得刀片更容易被取出,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一个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为自攻螺丝,所述第一调节块3的前半部上表面与下刀身的前端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调节块3的后半部上表面高于前半部上表面,所述上刀身I与下刀身2之间的内部还设置有一个弹片6,所述弹片6的一端通过固定件5被固定在第一调节块3的底面上,所述弹片6的另一端与刀片定位柱4的底面相抵触,位于所述刀片定位柱4与固定件5之间的弹片下方且靠近固定件5的一端还设置有一个支块8,以便使弹片6得到一个更好的弹性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调节块3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块7,所述第二调节块7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倒钩71,所述第一调节块3上还开设有一个与第二调节块7上倒钩71相配合的凹槽33,所述第二调节块7与第一调节块3相配合连接。 换刀时,如图3所示,推动第二调节块7使第一调节块3前进,至行程最前端,在此前进过程中,刀片定位柱4在刀身斜面的作用下下降,直至刀片9进入到刀片定位柱4的斜面上,由于刀片定位柱4的底面有弹片6支撑,故刀片定位柱4在下降的过程中不会脱离定位孔31,此时刀片9拔出,在刀片定位柱4斜面作用下,刀片9的拔出力量使刀片定位柱4继续下降,从而刀片9得以拔出,放入刀片9也同理,换刀后,反向推动第二调节块7使第一调节块3后退即可。使用本技术的美工刀换刀只需三个步骤:1、调节器推动至最前端; 2、更换刀片;3、调节器退回原位。本技术结构简单,取材方便,能增加美工刀换刀速度,减少换刀步骤,换刀时安全性相对较高,并且拆装折片器、调节器时不会有损坏以及丢失的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美工刀的新型换刀结构,包括可装拆的上刀身和下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身的前部内壁上设置有一个由后向前倾斜的刀身斜面,所述上刀身与下刀身之间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前端与末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孔和固定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一个头部为圆锥体且凸出于定位孔端面刀片定位柱,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一个固定件,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前半部上表面与下刀身的前端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后半部上表面高于前半部上表面,所述上刀身与下刀身之间的内部还设置有一个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通过固定件被固定在第一调节块的底面上,所述弹片的另一端与刀片定位柱的底面相抵触,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与第一调节块相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工刀的新型换刀结构,包括可装拆的上刀身和下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身的前部内壁上设置有一个由后向前倾斜的刀身斜面,所述上刀身与下刀身之间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前端与末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孔和固定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一个头部为圆锥体且凸出于定位孔端面刀片定位柱,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一个固定件,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前半部上表面与下刀身的前端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后半部上表面高于前半部上表面,所述上刀身与下刀身之间的内部还设置有一个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通过固定件被固定在第一调节块的底面上,所述弹片的另一端与刀片定位柱的底面相抵触,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兵峰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