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健鹏专利>正文

带铅笔盒的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300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铅笔盒的铅笔,它是由固铅管(1)、铅笔头(2)、下铅按钮(3)、笔杆(4)、铅盒(5)构成,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固铅管(1)的一端位置粘接连接在铅笔头(2)的内管位置,铅笔头(2)的大端位置螺纹连接在笔杆(4)的下端位置,下铅按钮(3)的底端位置固定连接在笔杆(4)的下端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其特征是铅盒(5)的一端位置螺纹连接在笔杆(4)的上端位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带铅笔盒的铅笔,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印刷分部,书写或绘图器具;办公用品大类,书写或绘图器具小类,非活动铅笔;铁笔、粉笔大组,铅笔;彩色铅笔小组
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技术的带铅笔盒的铅笔主要由固铅管、铅笔头、下铅按钮、笔杆、铅盒构成。它的主要零件铅笔头、下铅按钮、笔杆由市场选用。它的固铅管是圆管形状,以不锈钢为材料,经过铸造成形加工制造。它的铅盒是圆柱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冷成形加工制造。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带铅笔盒的铅笔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固铅管的一端位置粘接连接在铅笔头的内管位置,结合成圆锥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固铅的作用。铅笔头的大端位置螺纹连接在笔杆的下端位置,结合成 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连接笔杆的作用。下铅按钮的底端位置固定连接在笔杆的下端位置,结合成相嵌形状的套合结构,功能是起下铅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带铅笔盒的铅笔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铅盒的一端位置螺纹连接在笔杆的上端位置,结合成直线形状的套合结构,功能是起装铅的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本技术的带铅笔盒的铅笔的解决手工换铅不方便、铅盒携带易丢失的技术问题的目的。技术的带铅笔盒的铅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解决手工换铅不方便、铅盒携带易丢失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非活动铅笔;铁笔、粉笔大组,铅笔;彩色铅笔小组的技术相比有一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技术的带铅笔盒的铅笔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铅盒的一端位置螺纹连接在笔杆的上端位置,结合成直线形状的套合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装铅的技术问题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带铅笔盒的铅笔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固铅管1的一端位置粘接连接在铅笔头2的内管位置,结合成圆锥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固铅的作用。铅笔头2的大端位置螺纹连接在笔杆4的下端位置,结合成 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连接笔杆的作用。下铅按钮3的底端位置固定连接在笔杆4的下端位置,结合成相嵌形状的套合结构,功能是起下铅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带铅笔盒的铅笔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铅盒5的一端位置螺纹连接在笔杆4的上端位置,结合成直线形状的套合结构,功能是起装铅的作用。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带铅笔盒的铅笔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装铅的时候,根据机械的原理,首先旋动铅盒5,然后晃动笔杆4,再然后铅从铅盒5底部小孔落下,从而完成自动装铅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技术的带铅笔盒的铅笔的解决手工换铅不方便、铅盒携带易丢失的技术问题目的。实现本技术的最佳方案是以塑料为材料,利用文化用品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大量成批生产,以供应社会各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带铅笔盒的铅笔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权利要求1.带铅笔盒的铅笔,它是由固铅管(1)、铅笔头(2)、下铅按钮(3)、笔杆(4)、铅盒(5)构成,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固铅管(1)的一端位置粘接连接在铅笔头(2)的内管位置,铅笔头(2)的大端位置螺纹连接在笔杆(4)的下端位置,下铅按钮(3)的底端位置固定连接在笔杆(4)的下端位置,本技术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其特征是铅盒(5)的一端位置螺纹连接在笔杆(4)的上端位置。专利摘要带铅笔盒的铅笔,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印刷分部,书写或绘图器具;办公用品大类,书写或绘图器具小类,非活动铅笔;铁笔、粉笔大组,铅笔;彩色铅笔小组
其目的是解决手工换铅不方便、铅盒携带易丢失的技术问题,它主要由固铅管、铅笔头、下铅按钮、笔杆、铅盒构成。其特征是铅盒的一端位置螺纹连接在笔杆的上端位置,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在非活动铅笔;铁笔、粉笔大组,铅笔;彩色铅笔小组的领域里,具有广泛用途,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易于推广。文档编号B43K29/00GK2554010SQ0224077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健鹏, 王克俭 申请人:张健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鹏王克俭
申请(专利权)人:张健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