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讯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使用单线实现双向通讯的电 路。 -种使用单线实现双向通讯的电路
技术介绍
多个单片机之间相互通信时,需要通过通讯接口电路来实现,传统的两单片机之 间是通过TXD、RXD交叉相连接的,是四线通讯法,两单片机之间是利用电源线、地线、时钟 线和数据线四条线进行通讯,其缺点是所用通讯线路较多、电路较复杂,成本较高,电路上 的元器件会相互干扰,由于接同一地线,干扰较大,影响通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送端与接收端能够被 隔离开且互不干扰的只需单线即可实现双向通讯的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使用单线实现双向通讯的 电路,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接口插座C0N上,包括数据发送隔离电路和与其连接的数据接收 隔离电路,所述数据发送隔离电路包括具有发送端TX的光耦隔离电路TX1,连接所述光耦 隔离电路TX1输出处的滤波反相电路TX2,连接滤波反相电路TX2输出处的电平转换电路 TX3,所述电平转换电路TX3的输出处连接到所述接口插座C0N上;所述数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单线实现双向通讯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接口插座CON上,包括数据发送隔离电路和与其连接的数据接收隔离电路,所述数据发送隔离电路包括具有发送端TX的光耦隔离电路TX1,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TX1输出处的滤波反相电路TX2,连接滤波反相电路TX2输出处的电平转换电路TX3,所述电平转换电路TX3的输出处连接到所述接口插座CON上;所述数据接收隔离电路具有接收端RX,包括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TX3输出处连接的电阻R5,三极管Q1,电容C2,电阻R5与电容C2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光耦U1与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阻R5与电容C2,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使用单线实现双向通讯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接口插座CON上,包括数据 发送隔离电路和与其连接的数据接收隔离电路,所述数据发送隔离电路包括具有发送端TX 的光耦隔离电路TX1,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TX1输出处的滤波反相电路TX2,连接滤波反 相电路TX2输出处的电平转换电路TX3,所述电平转换电路TX3的输出处连接到所述接口 插座CON上;所述数据接收隔离电路具有接收端RX,包括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TX3输出处 连接的电阻R5,三极管Q1,电容C2,电阻R5与电容C2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 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光耦U1与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阻R5与电容C2,所述光耦 U1的输入端连接有接电源的电阻R3,所述光耦U1的输出端连接有接电源的上拉电阻R2, 接收端RX通过连接电容C1、电阻R1在上拉电阻R2作用下输出电平,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 接到接收端RX与电阻R1上,电阻R1另一端连接到光耦U1的输出端上,电容C1的另一端、 光耦U1其中一个输出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单线实现双向通讯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 电路TX1包括与所述发送端TX连接的电阻R6,三极管Q2,电阻R6 -端连接到所述三极管 Q2的基极上,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7,所述电阻R7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2 的基极上,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有光耦U2,所述光耦U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滨华,沈苏毅,谢坚峰,谌清平,张杰良,杜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