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磁力卸载式轴流泵心脏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79818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用轴流泵,具体的说是一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植入人体的轴向磁力卸载式轴流泵心脏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泵—机组合体”,其由泵系统及电机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定子铁芯后端安装有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当叶轮在泵筒中因受外力而向前或向后位移时,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及定子铁芯对叶轮轮毂中的永磁转子产生磁约束力,力的方向与叶轮轴向位移的方向相反;在轴流泵工作时,磁约束力能对叶轮及轴的轴向力负荷,形成部分甚至全部的“轴向磁力卸载”,实现叶轮的“轴向磁悬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轻机械摩损和摩擦热效应,防止泵内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并提高轴流泵的工作寿命和持续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轴流泵,具体的说是一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植入人体 的轴向磁力卸载式轴流泵心脏辅助装置。 轴向磁力卸载式轴流泵心脏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可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而心脏正常的泵血功 能对维持人体血液循环是必不可少的。心脏泵血功能不足称为心衰,治疗严重心衰是目 前临床医学的一个难题。用人造的机械血泵来帮助或代替心衰心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 法,这种机械血泵通常称为心脏辅助装置或人工心脏。目前一些性能较好的心脏辅助 装置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心脏辅助装置的应用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的是心 脏辅助装置植入人体后可导致一些并发症,以及因轴承高速磨损容易产生机械故障和不良 效应,这些均可导致病人死亡。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植入式轴流泵心脏辅助装置。公知的轴流泵构造均是 由轴流泵、轴流泵电机、供电导线等部分组成。轴流泵和轴流泵电机常共同组成泵一机组 合体,应用时将泵一机组合体植入到人体体内,轴流泵入口与心脏的心尖部切口连通, 可将心室中的血液引流到轴流泵内,轴流泵出口联接人造血管,人造血管的另一端与人体 主动脉通过端一侧吻合相连通。轴流泵工作时,进入泵入口的血液在旋转叶轮的驱动下, 压力升高,从泵出口流出,经出口端的人造血管进入人体主动脉内。如是轴流泵工作时既可 降低心室内压力,减低心脏负荷,又可提高动脉内血压,维持外周循环,能有效地挽救严重 心衰病人的生命。 临床上应用的轴流泵以有机械轴支撑的较多,这种泵的叶轮轴向和径向位置均由 机械轴和轴承保持。轴流泵在工作状态下,叶轮在驱动流体流出时,必然会产生流体对叶轮 的反作用力(向前推力),其大小根据转速和流量的不同而异,在通常的心室辅助条件下,反 作用力约在0. 2-0. 6千克力的范围内变动,如果转轴直径设计为2毫米,那么受压的转轴前 端面承受的压强达到6. 4-19. 1千克力/平方厘米。如单独采用端面滑动式止推轴承,来对 抗反作用力及高速、剧烈的摩擦,这不仅容易导致轴承材料的快速磨损,引起机械故障;更 严重的是因摩擦产生较多的热量,使摩擦部位的温度升高,导致血液中的蛋白变性坏死,附 着沉集在轴套表面,触发血栓的形成和生长。 临床应用的还有无轴承的磁一液悬浮轴流泵,其旋转叶轮的位置是由径向流体 动力悬浮和轴向磁悬浮保持。虽然这种轴流泵可去除机械轴承的摩擦效应,但由于流体动 力悬浮对悬浮间隙和流体粘度等参数的严格要求,需要牺牲泵的一些技术性能,不能采用 技术最优化的结构,所以这种血泵也很难达到临床需要的理想状态。 由此,优化轴流泵的结构,减少摩擦及热效应,降低并发症,提高泵的工作寿命和 稳定性是心脏辅助装置技术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血栓等并发症、提高使用寿命的轴向磁力卸 载式轴流泵心脏辅助装置。 本技术是泵一机组合体,由泵系统及驱动电机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泵系统 由泵筒、叶轮、定位轴、前、后导流锥及定位轴前、后支撑室组成;驱动电机系统由内永磁转 子、电机定子组成;永磁转子镶嵌在泵筒里面的叶轮轮毂中空腔内;其特征是电机定子又 由定子铁芯、定子线圈绕组和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组成,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位于泵筒外、 定子铁芯的后端,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及定子铁芯对叶轮轮毂中的永磁转子产生磁约束 力,磁约束力的方向与叶轮轴向位移的方向相反。 上述的泵筒里面的永磁转子镶嵌在叶轮轮毂的中空腔内,这样的组合体既是驱动 血液流动的叶轮,又构成了轴流泵电机的转子,在电机工作时,产生的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 磁场,驱动叶轮旋转,推动血液流动。 电机定子增加了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其与定子铁芯一起约束永磁转子在泵筒内 自动中心定位,当叶轮因受到外力而向前或向后位移时,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及定子铁芯 对叶轮轮毂中的永磁转子产生向后或向前的磁约束力。在轴流泵工作时,血流对驱动叶轮 产生的一个反作用力(轴向向前的推力)可使叶轮往前位移,此时就有一个磁约束力(轴向 向后的卸载拉力)与之对抗,因此形成对叶轮及轴的力负荷轴向磁力卸载,当对抗的二力 完全平衡时,轴向力负荷被全部卸载,形成叶轮的轴向磁悬浮。通过设计调整叶轮轴向位 移的大小、转子永磁体的强度,以及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和定子铁芯的几何尺寸,可使磁约 束力达到适当大小,完全实现叶轮的轴向磁悬浮。 上述的泵筒内入口端设置的前导流锥由前导叶轮毂及轮毂上的前导叶组成;出口 端设置的后导流锥由尾导叶轮毂及轮毂上的尾导叶组成;中间位置设置的叶轮由叶轮轮毂 及轮毂上的叶轮叶片组成。 上述的定位轴前支撑室及定位轴后支撑室分别处于前导叶轮毂及后导叶轮毂的 中心,其支撑着定位轴及叶轮旋转。 上述的叶轮采用轴向螺旋叶片式结构,叶轮轮毂腔内的永磁转子采用径向充磁。 泵筒出口端设置尾导叶,高速旋转的叶轮驱动血液流动时产生的旋转分量在经过 尾导叶时转变为平行于轴方向的直流,进一步提高流体输出压力,从而提高轴流泵的能量 转化效率。 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技术能减小轴流泵叶轮及轴的轴向力负荷,减轻或消除轴的轴向机械摩 损,降低摩擦热效应,防止泵内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并提高轴流泵的工作寿命和持续工 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轴向磁卸载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泵筒,2.叶轮,3.叶轮轮毂,4.永磁转子,5.叶轮叶片,6.定位轴,7.定 子铁芯,8.定子线圈绕组,9.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10.尾导叶,11.泵出口,12.尾导叶轮 毂,13.定位轴后支撑室,14.定位轴前支撑室,15.人造血管,16.供能导线,17.前导叶轮 毂,18.前导叶,19.泵腔,20.血液反作用力(轴向向前的推力),2L向后磁约束力(轴向向 后的卸载拉力),22.圆柱形的轴流泵外壳,23.定子磁力中心,24.永磁磁力中心,25.叶轮 轴向位移。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是由泵系统及驱动电机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泵系统由泵筒1、叶轮 2、定位轴6、前、后导流锥及定位轴前、后支撑室14、13组成,永磁转子4镶嵌在泵筒1里面 的叶轮轮毂3中空腔内;驱动电机系统由永磁转子4、电机定子、圆柱形的轴流泵外壳22、供 能导线16组成;电机定子又由定子铁芯7、定子线圈绕组8及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9组成, 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9位于泵筒外、定子铁芯7的后端,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9及定子铁芯 7对叶轮轮毂3中的永磁转子4产生磁约束力,磁约束力的方向与叶轮轴向位移的方向相 反。 上述的泵筒内入口端设置的前导流锥由前导叶轮毂17及轮毂上的前导叶18组 成;出口端设置的后导流锥由尾导叶轮毂12及轮毂上的尾导叶10组成;中间位置设置的 叶轮由叶轮轮毂3及轮毂上的叶轮叶片5组成。 上述的定位轴前支撑室14及定位轴后支撑室13分别处于前导叶轮毂17及后导 叶轮毂12的中心,其支撑着定位轴6及叶轮2旋转。 上述的叶轮2采用轴向螺旋叶片式结构,叶轮轮毂3腔内的永磁转子4采用径向 充磁。 由于在泵筒1外、定子铁芯7的后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向磁力卸载式轴流泵心脏辅助装置,其为“泵—机组合体”,由泵系统及驱动电机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泵系统由泵筒、叶轮、定位轴、前、后导流锥及定位轴前、后支撑室组成;驱动电机系统由内永磁转子、电机定子组成;永磁转子镶嵌在泵筒里面的叶轮轮毂中空腔内;其特征是电机定子又由定子铁芯、定子线圈绕组和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组成,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安装在泵筒外、定子铁芯的后端,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及定子铁芯对叶轮轮毂中的永磁转子产生磁约束力,磁约束力的方向与叶轮轴向位移的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轴向磁力卸载式轴流泵心脏辅助装置,其为泵一机组合体,由泵系统及驱动 电机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泵系统由泵筒、叶轮、定位轴、前、后导流锥及定位轴前、后支撑室 组成;驱动电机系统由内永磁转子、电机定子组成;永磁转子镶嵌在泵筒里面的叶轮轮毂 中空腔内;其特征是电机定子又由定子铁芯、定子线圈绕组和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组成,叶 轮位置控制软磁体安装在泵筒外、定子铁芯的后端,叶轮位置控制软磁体及定子铁芯对叶 轮轮毂中的永磁转子产生磁约束力,磁约束力的方向与叶轮轴向位移的方向相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磁力卸载式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丰田步升王改峰彭远仪郝宗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市久安人工心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