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专捕野杂鱼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159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0:13
一种新型专捕野杂鱼网箱,网绳的四面由网片包裹而成,在网绳与网片的上下位置分别包裹有上纲与下纲,上纲与下纲上分别设置有浮子与沉网石,在网绳四面包裹而成的网片上,四面均设置有八个进鱼口,进鱼口向里延伸连接有内倒须;在网绳、浮子、沉网石之间的连接,均有定网柱、拉绳与拉网柱连接固定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专捕野杂鱼网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鱼网箱,特别是一种新型专捕野杂鱼网箱,属于捕鱼网具技术 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型的养殖水面中,都有数量不等与品种不一,不属于养殖的鱼类,统称 为野杂鱼,由于野杂鱼繁殖快、数量多、抢食养殖鱼类饲料严重,使很多养殖大户深受其害, 如果用网具清除必伤及养殖鱼类,如不清除,饲料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除野杂鱼效果好的一种新型 专捕野杂鱼网箱,克服养殖户对清除野杂鱼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专捕野杂鱼网箱,它是由 网绳、网片、进鱼口、内倒须、定网柱、浮子、拉绳、上纲、下纲、沉网石、拉网柱组成,所述的网 绳的四面由网片包裹而成,在网绳与网片的上下位置分别包裹有上纲与下纲,上纲与下纲 上分别设置有浮子与沉网石,在网绳四面包裹而成的网片上,四面均设置有八个进鱼口,进 鱼口向里延伸连接有内倒须;在网绳、浮子、沉网石之间的连接,均有定网柱、拉绳与拉网柱 连接固定而成。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方案,捕野杂鱼网箱入水后,在网箱内 放置野杂鱼喜吃的诱饵,在网箱上面及四周放入一些水草将网箱隐藏在水草中,根据各种 野杂鱼喜钻草丛寻食的习性,野杂鱼闻到网箱中所散发出的香味后,都会寻味而来,因有草 丛的作用,野杂鱼判断进鱼口是水草,在不知不觉中钻入网箱抢食诱饵,因为野杂鱼在抢食 诱饵时,会发出一种声波音频,就会引来更多的野杂鱼前来进食,由于进鱼口前大后小,所 进野杂鱼即被全部捕获,达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除野杂 鱼效果好的优点,有效的克服了野杂鱼抢食养殖鱼类饲料及养殖户对野杂鱼无法清除的缺 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所不:1、网绳;2、网片;3、进鱼口;4、内倒须;5、定网柱;6、浮子;7、拉绳;8、 上纲;9、下纲;10、沉网石;11、拉网柱。 【具体实施方式】 野杂鱼捕鱼网箱有一网绳(1),网绳(1)的四面由网片(2)包裹而成,在网绳(1) 与网片(2)的上下位置分别包裹有上纲(8)与下纲(9),上纲(8)与下纲(9)上分别设置有 浮子(6)与沉网石(10),在网绳(1)四面包裹而成的网片(2)上,四面均设置有八个进鱼口 (3),进鱼口(3)向里延伸连接有内倒须(4);在网绳(1)、浮子(6)、沉网石(10)之间的连接, 均有定网柱(5)、拉绳(7)与拉网柱(11)连接固定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专捕野杂鱼网箱,其特征是:在网绳(1)与网片(2)的上下位置分别包裹有上纲(8)与下纲(9)。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专捕野杂鱼网箱,其特征是:在网绳(1)与网片(2)的上下位置分别包裹有 上纲(8)与下纲(9)。2.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新型专捕野杂鱼网箱,其特征是:在网绳(1)四面 包裹而成的网片(2)上,四面均设置有八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克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