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革专利>正文

可更换贮墨胶囊的钢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118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钢笔的笔尖头与贮墨胶囊分体设置,即把现有技术中等尖体与贮墨胶囊间的联接方式改为螺纹联接的方式,胶囊是可换的,在胶囊的前螺纹杆的杆壁中部开有一圈防渗墨沟槽。使用中,当一个胶囊内墨水用完后,可将该胶囊取下再换上一个新的贮墨胶囊,如此既方便了用户使用,也不会使笔尖周围污染。(*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实现思路
属于书写与绘图器具领域,涉及一种可更换贮墨胶囊的钢笔。在现有的各式钢笔制作结构中,笔尖体与贮墨胶囊均是一体设置的,即贮墨胶囊是直接被粘接在笔尖体的后部,用于书写或绘图时通过贮墨胶囊向笔尖体供给墨水,笔内墨水用完后再将笔尖体插入备用墨水瓶中吸取新的墨液。现有技术使用户感到不足的地方是钢笔在吸墨结束后必须要用纸张或布子拭擦去笔尖体前部遗留的墨水渍迹,否则就可能将墨渍涂抹在手上或笔帽内甚至书写绘图纸张上,既不卫生,也不方便;此外,每次吸墨时都要打开墨水瓶盖,再将笔插入瓶内反复挤压胶囊,这样外部的空气以及胶囊内的空气直接进入墨水中,易使墨水被氧化导致色泽发生褪变,结果使墨水越用颜色就越不好。现有技术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一般说来,使用某一种色型牌号墨水(如纯蓝)的钢笔应该吸用同一色型牌号的墨水,否则既容易使墨水变色以及变质沉淀,同时还造成笔尖滞涩,而公知的瓶装墨水携带又很不方便,这样也给使用者带来相当的麻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卫生的可更换贮墨胶囊的钢笔。用于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钢笔的笔尖头与贮墨胶囊分体设置,即把现有技术中笔尖体与贮墨胶囊间的联接方式改为螺纹联接的方式。贮墨胶囊平时被严密封装,体积又比一般墨水瓶小得多,这样使就墨水的携带及保存变得容易,而使用某种色型牌号墨水的钢笔也可配备相应的墨水胶囊。使用中,当一个胶囊内的墨水用完后,可将该胶囊取下再换上一个新的贮墨胶囊,如此既方便了用户使用,也不会使笔尖周围污染。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钢笔的笔杆部分由尾端带有一根导气管4的笔尖体1、笔杆管2及贮墨胶囊3构成,笔尖体1的后部具有一段内螺纹管,贮墨胶囊3的前部具有一段外螺纹管,二者的联接方式为内外螺纹紧密联接。为了防止墨水沿螺纹向外渗出,在贮墨胶囊3的前螺纹杆的杆壁中部开有一圈防渗墨沟槽31。贮墨胶囊3为笔外独立配制,单独出售,出品时胶囊的上部加封有粘结式或螺纹式密封盖,封装好的胶囊可分多只装入外观精美的盒内,使用中只需将用完的或不同牌号的贮墨胶囊拧下,再取出一只新的胶囊,将其上的盖物卸掉,最后将胶囊拧到笔尖体1上即可。这种新型钢笔同时也具有普通钢笔的功能,因为贮墨胶囊3的后部为软质弹性结构体,这样即使在没有外配胶囊时,亦可以像以前的普通钢笔一样,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另外,本技术所述的技术结构对现有的各式普通钢笔的改装也非常容易。权利要求1.一种可更换贮墨胶囊的钢笔,由笔尖体(1)、笔杆管(2)及贮墨胶囊(3)构成,笔尖体(1)的尾端带有一根导气管(4),其特征在于笔尖体(1)与贮墨胶囊(3)间为螺纹联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贮墨胶囊的钢笔,其特征是在贮墨胶囊(3)的前螺纹杆的杆壁中部开有一圈防渗墨沟槽(31)。专利摘要将钢笔的笔尖头与贮墨胶囊分体设置,即把现有技术中等尖体与贮墨胶囊间的联接方式改为螺纹联接的方式,胶囊是可换的,在胶囊的前螺纹杆的杆壁中部开有一圈防渗墨沟槽。使用中,当一个胶囊内墨水用完后,可将该胶囊取下再换上一个新的贮墨胶囊,如此既方便了用户使用,也不会使笔尖周围污染。文档编号B43K5/00GK2198117SQ9422204公开日1995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文革 申请人:李文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更换贮墨胶囊的钢笔,由笔尖体(1)、笔杆管(2)及贮墨胶囊(3)构成,笔尖体(1)的尾端带有一根导气管(4),其特征在于笔尖体(1)与贮墨胶囊(3)间为螺纹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革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