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云辉专利>正文

削芯活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61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削芯活动铅笔,解决了粗芯活动铅笔手动进刀力过大时削断芯,进刀量变使削芯尖度变的问题。它在笔套内增设了一组由压簧(2)、刮削刀(4)及支架(3)构成的削芯器,靠压簧(2)自动进刀,限定最大进刀力,保不断芯。还在笔杆前端开有两凹环(16和15),笔套口设一凸环(9),用环配合定位加上自动限定进刀量,可保定长出芯和定尖削芯。所余只需一按再几转,便能次次削得同长同尖的铅芯。显见适合小学生。若削芯尖度成系列,必受技术人员欢迎。(*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文具铅笔类,尤其是粗芯活动铅笔。现有的木质铅笔削芯刨杆是同时进行的,用力不慎必断芯,造成小学生们常常是一天用一支,加之刨削既费时又不卫生,人们正在逐步选用活动铅笔了。现有的活动铅笔多为细芯的,书写力度较差,小学生一写就断。此类笔芯若小于0.5毫米则更易断,特别是芯无硬软之分,无法适合工程技术人员绘图。因此人们又回过头来研究粗芯活动铅笔了,尤其是带削芯器的。中国技术专利公报公开的“带削尖功能的粗芯活动铅笔”(公告号CN2088481U,公告日1991年11月13日),正是这类专利技术。该专利只是在笔套上固装有一块削刀,转动并推进笔杆可削尖铅芯,确有其方便之处。但是,铅芯出芯长度不能每次一样,笔杆推进多少和力度大小不易把握,必然造成削芯长短粗尖随机变化,把握不准还会造成铅芯断裂,看来也难适用于小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限定铅芯出芯长度,能自动进刀刮削铅芯,能保证削芯长短粗尖,能限定最大进刀力度,能保证不易削断铅芯的,且出芯削芯简便易把握的粗芯削芯活动铅笔。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下述方案达到在主要由公知的笔杆和笔套组成的粗芯活动铅笔中,其笔套内上部,加装一组由压簧,刮削刀及其支架构成的削芯器。该削芯器的支架外缘与笔套内壁间,设有支架轴向滑动付构件,支架的尾端与笔挂螺母之间装有压簧。其笔杆外杆前端外表面上,依次开有出芯定长凹环和扣套削芯凹环,对应在笔套口内壁上还设有一道相配的定位凸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一、本技术的笔采用压簧回位自动进刀简单、实用、经济、方便。二、采用自动进刀能限定最大进刀力度,从而保证了不会削断铅芯。三、采用笔套口的凸环分别与笔杆前端两凹环配合定位,一可限定出芯长度即削芯长度,二可确保削芯粗尖。四、凸环与两凹环分别配合定位,加上自动进刀,一可使出芯削芯简化好用,二可加速削芯完成,必适合小学生用。五、调整刮削刀刃口线的锥列角度,可削得系列尖度铅芯,如0.3、0.6、0.9、1.2毫米,以方便工程技术人员绘图。六、与市售细芯,如0.5毫米活动铅笔相比,一可提高书写抗断芯能力15倍以上,二可选用各种软硬的粗铅芯,以利绘图绘画。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E-E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笔套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笔杆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图;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放大并去除铅芯);图8为本技术的又一种结构图;图9是图8的C-C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叙述实施例1 参照图1~5,本技术是主要由公知的笔杆和笔套组成的,并带有削芯器的粗铅芯活动铅笔。它的笔套(5)内的上部装设有一组由压簧(2)、刮削刀(4)及其支架(3)构成的削芯器,其刮削刀(4)是至少两块金属刀片组合(图1和图2中只画了三块刀片),这几缺刀片刃口线按10~25°的角锥形排列,并沿轴向均布固紧在支架(3)的中央。换言之,如图1和图2中的这三块刀片刃口线,恰好落在位于塑料支架(3)下端中央轴向的,锥顶角为10~25°圆锥侧面中三条均布的母线上。另外,还在这几块刀片刃口附近设有锥形落屑孔(21)(见A-A剖视)。支架(3)的外缘上沿轴向开有两条长方凹槽(19),对应在笔套(5)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两块长方凸起(18)(见图2),支架(3)的上部(尾端)盲孔内,与笔挂螺母(1)的小圆柱体间装有金属压簧(2)。可见这样的削芯器在力的作用下,能上下滑动而不会打转,即能自动进刀削尖铅芯,并能限制最大进刀力度,从而保证了不会削断铅芯。它的笔杆是公知的,乃为笔外杆(10)里套插芯杆(12),芯杆(12)中装铅芯(8),外杆(10)的最上部(最前端)设有喇叭口状的卡箍(7),芯杆(12)的最上部(最前端)开有均等的三爪头(6)(见E-E剖视),芯杆(12)的最下部(尾端)通过卡销(13)与揿帽(14)固紧在一起,在它们(10、12、14)的空腔内装有大压簧(11)。可见,人不按揿帽(14)时,大压簧(11)的回弹力将推动外杆(10)向上移,使卡箍(7)箍紧爪头(6),将铅芯(8)抓牢。而按动揿帽(14)时,爪头(6)上移离开卡箍(7)而松开铅芯(8)。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等公知的笔杆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外杆(10)的上部(前端)外表面还开制有出芯定长凹环(16)和扣套削芯凹环(15)(见图5)。这样使得出芯和削芯变得十分简便、快捷。即第一步先将笔杆(10和12)插入笔套(5)至出芯定长凹环(16)卡住定位凸环(9)(参见图8),再将笔倒置并按动揿帽(14),爪头(6)松开,铅芯(8)坠落入刮削刀(4)内而限定出芯长度,再放揿帽(14),爪头(6)便卡死铅芯(8)。第二步将笔杆(10和12)再插入少许,使定位凸环(9)卡入扣套削芯凹环(15)(参见图1),然后转动笔杆(10和12)数圈,一支定长定尖的铅芯(8)便削好(参见图6)。显然极易掌握,很适合小学生。这里削芯是自动进刀完成的,因为笔杆(10和12)再插入少许,铅芯(8)便顶住刮削刀(4),压簧(2)再压缩,刮削刃(4)及支架(3)向笔套(5)的顶部移动少许(见图1),随着铅芯(8)在刮削刀(4)里转动,铅芯(8)逐渐被削刮尖,压簧(2)逐渐回弹进刀,直至支架(3)的槽肩(20)顶住笔套(5)的凸筋(18)为止(同图6所示)。可见,出芯削芯是定长定尖的。显然,只要恰当地调整刀片的锥列角度,便可削得系列尖度的铅芯,如0.3、0.6、0.9、1.2毫米,以方便工程技术人员绘图。另外,笔挂螺母(1)上还开有首次出芯定长孔(23)。实施例2对照图1和图2看图6和图7,再参照图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例削芯器的刮削刀(4′)不是金属刀片组合,而是由金刚砂压铸成的。即在金刚砂圆柱体(25)的下端中央轴向,开出四块金刚砂刀,这四块砂刀的刃口线是按10~25°的角锥形排列,并沿轴向均布的。刀间设有四只通底的燕尾形落屑孔(21′)(见B-B剖视)。需要指明的是砂刀刮削速度慢,可用至少三刀的多刃结构来弥补。本例支架(3′)的外缘上沿轴向设有两条半圆孔槽(19′),对应在笔套(5′)内壁设有两条半圆轴凸起(18′)。支架(3′)下端中央加开有一圆孔,金刚砂圆柱体(25)便粘固于此孔中。本例笔套(5′)下部加开了四条对称的窄槽(22)(见图4),用以增大笔套(5′)口的张开程度,使笔杆(10′和12′)更易插拔到位。还将笔套(5′)口的定位凸环(9)凸起改为半圆凸环(9′),对应笔外杆(10′)的出芯定长凹环(16)和扣套削芯凹环(15)凹陷改为半圆槽凹环(16′和15′),也是为了更易插拔到位。另外,笔外杆(10′)的前端外表面上,还加开了限位握笔大凹环(17)(见图5),用以限定小学生握笔姿式,规正书写,预防近视。本例的笔杆采用了公知的旋松出芯旋紧卡芯的结构。即笔外杆(10′)最下部(尾端)与旋帽(14′)间改用螺纹连接,并省去大压簧(11),其它同例1。这样只要将旋帽(14′)旋入外杆(10′),便能带动芯杆(12′)的爪头(6)离开卡箍(7),使铅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削芯活动铅笔,主要包括笔套和笔杆及其揿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套(5或5′或5″)内上部,加装有一组由压簧(2或2″)、刮削刀(4或4′或4″)及其支架(3或3′或3″)构成的削芯器,该削芯器的支架(3或3′或3″)外缘与笔套(5或5′或5″)内壁间,设有支架轴向滑动付构件(19和18或19′和18′或19″和18″),支架(3或3′或3″)的尾端与笔挂螺母(1或1′或1″)之间装有压簧(2或2″),所述的笔杆外杆(10或10′或10″)前端外表面上,依次开有出芯定长凹环(16或16′)和扣套削芯凹环(15或15′),对应在笔套(5或5′或5″)口内壁上设有一道相配的定位凸环(9或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红斌黄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黄云辉魏红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