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489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它包括外壳、罩体(1)、过滤系统和锁紧装置,外壳包括容器筒(2)、转筒(3)和顶盖(4),容器筒(2)为上开口筒体,过滤系统包括上部滤网层(14)、生氧层(13)和下部滤网层(29),锁紧装置设置于内层筒壁(5)与外层筒壁(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转筒(3)通过转动副(10)相对容器筒(2)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轻巧易携,使用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降低空气流阻力,集真空压缩面罩、过滤防毒、自生氧于一体,具有旋转弹出功能,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过滤火灾产物并在短时间内维持人体正常呼吸,从而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或采取更有效的急救措施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毒面具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 具。
技术介绍
据统计,在住宅火灾的非致命受伤者中,42 %归因于单纯吸入烟雾,29 %归因于单 纯烧伤,17%归因于烧伤和吸人烟雾的联合作用,其余12%归因于其他效应。因此,如何过 滤有害气体,减少毒气吸入成为火灾逃生的关键。本专利技术微型防毒面具,就是针对此种情况 而研发的。 目前,无论是在现行市场上还是在已经申请专利的专利技术中,用于火灾逃生的防毒 面具虽然种类繁多,名目不同,但都存在诸多缺陷。例如专利号为CN202844406U的防毒面 具,此面具包含有一个外凸式口鼻罩,在口鼻罩的前部固定有呼气阀,下部固定有吸气阀, 整体呈 丫字型结构,因此使得此面具体积较大,携带不便,并且由于拐角的存在,使得气 体通过过滤物时不充分,存在过滤死角。又例如专利号为CN101791458A的防毒面具,此面 具在使用时把面罩套入使用人的面部时,绳索拉动密封圈可打开或提示打开,但是在慌忙 中遗忘操作程序时会使佩戴者终止佩戴过程,这在火灾现场中是十分有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罩体(1)、过滤系统和锁紧装置,所述的外壳包括容器筒(2)、转筒(3)和顶盖(4),所述的容器筒(2)为上开口、具有双层筒壁的筒体,容器筒(2)的内层筒壁(5)和外层筒壁(6)为同心圆柱型,内层筒壁(5)围成过滤腔(7),所述的转筒(3)为上开口的筒体,转筒(3)的内径与容器筒(2)的外径相配合,转筒(3)从容器筒(2)的底部套装于容器筒(2)的外部,且容器筒(2)的筒底A(8)与转筒(3)的筒底B(9)通过设置于中心处、密封良好的转动副(10)连接,顶盖(4)盖合于容器筒(2)的上部且密封过滤腔(7);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上部滤网层...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罩体(1)、过 滤系统和锁紧装置,所述的外壳包括容器筒(2)、转筒(3)和顶盖(4),所述的容器筒(2)为 上开口、具有双层筒壁的筒体,容器筒(2)的内层筒壁(5)和外层筒壁(6)为同心圆柱型,内 层筒壁(5)围成过滤腔(7),所述的转筒(3)为上开口的筒体,转筒(3)的内径与容器筒(2) 的外径相配合,转筒(3)从容器筒(2)的底部套装于容器筒(2)的外部,且容器筒(2)的筒 底A (8)与转筒(3)的筒底B (9)通过设置于中心处、密封良好的转动副(10)连接,顶盖 (4)盖合于容器筒(2)的上部且密封过滤腔(7); 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上部滤网层(14)、生氧层(13)和下部滤网层(29),生氧层(13)设 置于过滤腔(7)内,位于生氧层(13)的上部的过滤腔(7)内依次设置有通气软管(15)和罩 体(1),通气软管(15)的一端通过T形截面固定环(16)固定于容器筒(2)的内层筒壁(5) 上,通气软管(15)的另一端与罩体(1)连接,通气软管(15)的外部还套装有大弹簧(17),大 弹簧(17)的下端扣于T形截面固定环(16)上,大弹簧(17)的另一端抵压于罩体(1)上,罩 体(1)由顶盖(4)压紧于过滤腔(7)内,上部滤网层(14)设置于罩体(1)与通气软管(15) 之间,上部滤网层(14)作为罩体(1)的一部分镶嵌于罩体(1)的中心部位,下部滤网层(29) 安装在生氧层(13)下部的过滤腔(7)内; 所述的锁紧装置设置于内层筒壁(5)与外层筒壁(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锁紧装置包 括垂直杆(18)和小弹簧(19),垂直杆(18)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水平杆,垂直杆(18)的中部 偏下处与设置于外层筒壁(6)内表面上的支架(20)铰接,小弹簧(19)设置于垂直杆(18) 的下端部,小弹簧(19) 一端抵压于内层筒壁(5)的外表面,小弹簧(19)的另一端抵压于垂 直杆(18)的下端部,内层筒壁(5)与外层筒壁(6)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锁紧装置,即 两个锁紧装置周向彼此间隔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火海刘建仪代建伟李博李雅颖刘畅范鹏飞常元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