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287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笔,包括一由一上笔身和一下笔身构成的笔壳,一书写单元,以及一由一发光体、一电源单元和一开关单元构成的发光机构,所述上、下笔身的端面分别具有一穿孔,下笔身具有一活动结合上、下笔身的接合段,书写单元设置于上述笔壳的下笔身中并可由下笔身的穿孔伸出,所述发光机构活动设置在上述笔壳的上笔身中,发光体对应设置于上笔身穿孔中并连接电源单元,电源单元再连接开关单元,开关单元为一按压开关并顶掣接合段的端面。该笔的开关单元内置于笔壳中并借助按压上笔身一端的发光体触动开关单元控制发光体发光,不仅实现了该笔发光的功能,并避免现有发光笔误触开关带来的使用不便以及电源的浪费的不足。(*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书写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笔。
技术介绍
一般使用的笔通常由一笔杆及一设置于笔杆中的书写单元所构成,仅能达到书写的功能;功能单一,较难符合使用的不同需求。因此,便有相关业者研发出一种可发光的笔,该笔的笔杆的上半段设置一发光单元,而该发光单元由一设置于笔杆一端的发光体、至少一与发光体连接设于笔杆内的电池、以及一连接发光体与电池的开关,而该开关也设置于笔杆的上半段,并使其按键外露于笔杆的一侧。可让使用者按压笔杆上的按键,而让发光体、电池与开关形成闭路(或开路),而让发光体发出光源(或关闭光源)。虽然上述可发光的笔可利用其一端的发光体发光,但是由于其开关的按键外露设置于笔杆上半段的一侧,因此,极易造成使用者收放笔具时误触按键,而使发光体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持续发光,导致使用上的不便以及电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笔,该笔不仅具有发光功能,而且能够避免误触开关带来的使用不便以及电源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发光笔,包括一由一上笔身和一下笔身构成的笔壳,一书写单元,以及一由一发光体、一电源单元和一开关单元构成的发光机构,所述上、下笔身的端面分别具有一穿孔,下笔身具有一活动结合上、下笔身的接合段,书写单元设置于上述笔壳的下笔身中并可由下笔身的穿孔伸出,所述发光机构活动设置在上述笔壳的上笔身中,发光体对应设置于上笔身穿孔中并连接电源单元,电源单元再连接开关单元,开关单元为一按压开关并顶掣接合段的端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单元内置于笔壳中并借助按压上笔身一端的发光体触动开关单元控制发光体发光,不仅实现了该笔发光的功能,并避免误触开关带来的使用不便以及电源的浪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图中1、笔壳 11,上笔身 111,穿孔 12,下笔身 121,穿孔 13,结合段 14,笔夹 2,发光机构 21,发光体 22,电源单元 23,开关单元 24,弹性组件 25,套筒 3,书写单元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技术一种发光笔,由一笔壳1、一发光机构2及一书写单元3所构成,可使笔的一端达到发光的功效。上述笔壳1由一上笔身11、一下笔身12、及一活动结合上、下笔身11、12的接合段13所构成,且上、下笔身11、12的一端面分别具有一穿孔111、121,并于上笔身11的一侧设置有一笔夹14。该发光机构2设置于笔壳1的上笔身11中,且该发光机构2具有一对应设置于上笔身11穿孔111中的发光体21,该发光体21连接有一电源单元22,该电源单元22由若干电池串联而成,而该电源单元22连接有一顶掣于接合段13一端面的开关单元23,该开关单元23为一顶掣于接合段13一端面的按压开关,且开关单元23与接合段13的之间设有一弹性组件24,而该发光机构2的发光体21、电源单元22及开关单元23设置于一套筒25中,且使发光体21和开关单元23分别位于套筒25的二端。该书写单元3为一旋转式双芯笔,设置于笔壳1的下笔身12中,使书写单元3由下笔身12的穿孔121伸出。这样,上述结构构成一个全新的发光笔。请再参考图4当使用时,使用者按压上笔身11一端穿孔111中的发光体21,使发光体21推动套筒25,而让套筒25压迫于开关单元23的一面上,此时开关单元23则顶掣于接合段13按压触动,使发光体21、电源单元22与开关单元23形成闭合电路,从而电源单元22供给发光体21所需的电力,使发光体21发光。要关闭发光体21,使用者再次按压发光体21,使发光体21推动套筒25,让套筒25压迫于开关单元23的一面上,此时,开关单元23则顶掣于接合段13按压触动,使发光体21、电源单元22与开关单元23产生开路,不再向发光体21供给电力,发光体21熄灭。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发光笔,可借助按压上笔身一端的发光体使其触动开关单元,利用电源单元使笔具的一端达到发光的功能,避免开关单元露置在笔壳外而容易造成误操作的缺点。上述仅为本技术的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凡根据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或说明书内容所作的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笔,包括一由一上笔身和一下笔身构成的笔壳,一书写单元,以及一由一发光体、一电源单元和一开关单元构成的发光机构,所述上、下笔身的端面分别具有一穿孔,下笔身具有一活动结合上、下笔身的接合段,书写单元设置于上述笔壳的下笔身中并可由下笔身的穿孔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活动设置在上述笔壳的上笔身中,发光体对应设置于上笔身穿孔中并连接电源单元,电源单元再连接开关单元,开关单元为一按压开关并顶掣接合段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笔身的一侧设置有一笔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的发光体、电源单元及开关单元设置于一套筒中,且发光体和开关单元分别设置于套筒的二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由若干电池串联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与接合段之间具有一弹性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单元为一旋转式双芯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笔,包括一由一上笔身和一下笔身构成的笔壳,一书写单元,以及一由一发光体、一电源单元和一开关单元构成的发光机构,所述上、下笔身的端面分别具有一穿孔,下笔身具有一活动结合上、下笔身的接合段,书写单元设置于上述笔壳的下笔身中并可由下笔身的穿孔伸出,所述发光机构活动设置在上述笔壳的上笔身中,发光体对应设置于上笔身穿孔中并连接电源单元,电源单元再连接开关单元,开关单元为一按压开关并顶掣接合段的端面。该笔的开关单元内置于笔壳中并借助按压上笔身一端的发光体触动开关单元控制发光体发光,不仅实现了该笔发光的功能,并避免现有发光笔误触开关带来的使用不便以及电源的浪费的不足。文档编号B43K29/10GK2860865SQ20062003914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林泽宗 申请人:上海聿威文具礼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笔,包括一由一上笔身和一下笔身构成的笔壳,一书写单元,以及一由一发光体、一电源单元和一开关单元构成的发光机构,所述上、下笔身的端面分别具有一穿孔,下笔身具有一活动结合上、下笔身的接合段,书写单元设置于上述笔壳的下笔身中并可由下笔身的穿孔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活动设置在上述笔壳的上笔身中,发光体对应设置于上笔身穿孔中并连接电源单元,电源单元再连接开关单元,开关单元为一按压开关并顶掣接合段的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泽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聿威文具礼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