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6164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填充料是粒径为1-15mm的球状或类球状的炭质材料,经过600-1300℃的煅烧而成。该填充料颗粒流动性好,可以减少由于填充料填充不到位导致炭块鼓包变形现象的发生,在保证装炉质量的同时,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导热性能好,有利于减少料箱与火道以及料箱内温度差,提高制品质量,减少焙烧能耗;灰分低,不会对炭素制品造成污染;不易粉化,由于粉化和烧损造成的损失就少,同时能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不易结块,在焙烧过程中不易与炭块粘联,少量的粘联也很容易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其特征在于该填充料是粒径为1-15mm的球状或类球状的炭质材料,经过600-1300℃的煅烧而成。该填充料颗粒流动性好,可以减少由于填充料填充不到位导致炭块鼓包变形现象的发生,在保证装炉质量的同时,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导热性能好,有利于减少料箱与火道以及料箱内温度差,提高制品质量,减少焙烧能耗;灰分低,不会对炭素制品造成污染;不易粉化,由于粉化和烧损造成的损失就少,同时能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不易结块,在焙烧过程中不易与炭块粘联,少量的粘联也很容易清除。【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是。
技术介绍
炭素制品在焙烧过程中,填充料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炭素制品焙烧过程中的重 要辅助材料,其在炭素制品焙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炭素制品保持原有的形体,避免炭 素制品变形;隔绝空气防止炭素制品氧化;作为传热介质将火道墙传递过来的热量均衡地 传递给炭素制品;炭素制品焙烧过程中,炭素制品挥发份进入火道燃烧的排出通道。焙烧炉 填充料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炭素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目前,炭素焙烧炉多以煅后石油焦或冶金焦作填充料,这些填充料存在以下不足: 流动性差,装炉时难以装填密实,不仅会造成炭块的变形,还会影响传热效果,为保证装填 密实,不得不采用人工捣料操作,劳动强度较高;易产生粉尘,石油焦或冶金焦颗粒表面棱 角分明,相互碰撞产生粉尘,既污染操作环境,也造成填充料的损耗;容易粘接炭块,煅后石 油焦或冶金焦表面多孔,易吸附炭块表面的浙青,粘接在炭块表面上,难以清理;易产生粉 尘,石油焦或冶金焦颗粒表面棱角分明,相互碰撞产生粉尘,既污染操作环境,也造成填充 料的损耗。目前国内炭素生产企业焙烧每吨制品的填充料烧损约20公斤左右,少数生产厂 家甚至超过30公斤。更严重的是由于填充料填充不密实,炭素制品局部缺乏填充料的有效 保护,出现氧化、裂纹以及变形等现象,导致焙烧废品率上升,经济损失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颗粒流动性好,导热 性能强,灰分低,不易粉化,不易粘块的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其特征在于该填充料是粒径为l_15mm的球状或类球 状的炭质材料。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质材料为煤炭、焦炭、石 油焦以及这些材料的加工品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料是在600°C-1300°C 温度下进行煅烧的球状或类球状炭质材料。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的步骤依 次包括: (1) 将炭质材料进行筛选、成型为粒径为l-15mm球状或类球状; (2) 在600°C -1300°C温度下,进行煅烧。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颗粒流动性好,可以减少由于填充料填充不 到位导致炭块鼓包变形现象的发生,在保证装炉质量的同时,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导热 性能好,有利于减少料箱与火道以及料箱内温度差,提高制品质量,减少焙烧能耗;灰分低, 不会对炭素制品造成污染;不易粉化,由于粉化和烧损造成的损失就少,同时能改善作业环 境,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不易结块,在焙烧过程中不易与炭块粘联,少量的粘联也很容易 清除。该填充料的使用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该填充料是粒径为l_15mm的球状或类球状的炭质材 料;所述的炭质材料为煤炭、焦炭、石油焦以及这些材料的加工品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制备 过程的步骤依次包括:(1)将炭质材料进行筛选、成型为粒径为l-15mm球状或类球状;(2) 在600°C -1300°C温度下,进行煅烧。 实施例1 使用冶金焦,制作出球状或类球状颗粒,颗粒粒度为l~7mm,经过600°C的煅烧,获得填 充料制品。该填充料的松装密度为〇. 91g · cnT3,导热系数0. 18 W · (m · ΚΓ1。焙烧每吨制 品的填充料烧损12. 6公斤,焙烧出炉的制品外观合格,无氧化、裂纹和变形等现象,粘连的 填充料颗粒很少,容易清理。 实施例2 使用石油焦,制作出球状或类球状颗粒,颗粒粒度为经过950°C的煅烧,获得 填充料制品。该填充料的松装密度为〇. 99g · cnT3,导热系数0. 22 W · (m · ΚΓ1。焙烧每吨 制品的填充料烧损5. 3公斤,焙烧出炉的制品外观合格,无氧化、裂纹和变形等现象,粘连 的填充料颗粒很少,容易清理。 实施例3 使用石油焦、冶金焦混合物,制作出球状或类球状颗粒,颗粒粒度为3~9mm,经过 1280°C的煅烧,获得填充料制品。该填充料的松装密度为0.85g· cnT3,导热系数0. 17 W· (π^ΚΓ1。焙烧每吨制品的填充料烧损4. 9公斤,焙烧出炉的制品外观合格,无氧化、裂 纹和变形等现象,粘连的填充料颗粒很少,容易清理。 实施例4 使用石油焦、煤炭混合物,制作出球状或类球状颗粒,颗粒粒度为l~9mm,经过1KKTC 的煅烧,获得填充料制品。该填充料的松装密度为1. 〇2g ·αιΓ3,导热系数0. 21 W · (m ·Κ)' 焙烧每吨制品的填充料烧损4. 3公斤,焙烧出炉的制品外观合格,无氧化、裂纹和变形等现 象,粘连的填充料颗粒很少,容易清理。 实施例5 从石油焦中筛选出球状或类球状颗粒,颗粒粒度为3~15_,经过1KKTC的煅烧,获得 填充料制品。该填充料的松装密度为〇. 99g · cnT3,导热系数0. 22 W · (m · ΚΓ1。焙烧每吨 制品的填充料烧损5. 1公斤,焙烧出炉的制品外观合格,无氧化、裂纹和变形等现象,粘连 的填充料颗粒很少,容易清理。 实施例6 使用冶金焦、煤炭混合物,制作出球状或类球状颗粒,颗粒粒度为l~8mm,经过1150°C 的煅烧,获得填充料制品。该填充料的松装密度为〇. 89g ·cnT3,导热系数0. 19 W · (m ·Κ)' 焙烧每吨制品的填充料烧损14. 2公斤,焙烧出炉的制品外观合格,无氧化、裂纹和变形等 现象,粘连的填充料颗粒很少,容易清理。【权利要求】1. 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其特征在于该填充料是粒径为l-15mm的球状或类球状 的炭质材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质材料为煤 炭、焦炭、石油焦以及这些材料的加工品中的一种或几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料是在 600°C -1300°C温度下进行煅烧的球状或类球状炭质材料。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 程的步骤依次包括: (1) 将炭质材料进行筛选、成型为粒径为l_15mm球状或类球状; (2) 在600°C -1300°C温度下,进行煅烧。【文档编号】C01B31/02GK104058386SQ201410294486【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专利技术者】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炭素焙烧炉的填充料,其特征在于该填充料是粒径为1‑15mm的球状或类球状的炭质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自伟罗英涛胡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