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腰按摩椅,包括坐垫部分、靠背部分、扶手和底架,靠背部分位于坐垫部分后侧且底端与坐垫部分铰接连接,两个扶手位于坐垫部分两侧且一端与靠背部分固定连接,坐垫部分下方连接底架,坐垫部分和靠背部分上设有包括多个旋钮和多个连杆机构的腰部调节装置,扶手和靠背部分上设有颈部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坐垫部分和靠背部分上设有腰部调节机构,使用者可以贴合腰部的最佳坐姿,通过调节旋钮调节靠背部分局部前后倾斜,以达到充分的按摩,避免使用者长时间坐着时腰部酸痛,另外,扶手和靠背顶端设有颈部调节机构,调节靠背顶部的角度使颈椎处于舒适的位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腰按摩椅
本技术涉及椅子,具体涉及护腰按摩椅。
技术介绍
按摩椅可用于对人体的相关部位进行按摩,以缓解人体所产生的疲劳。按摩椅的 结构主要包括坐垫部分、靠背部分、扶手和底架,座垫部分是用于支承人体的主要体重,靠 背部分是用于支承人体背部的依靠,扶手部分用于搁置人体的手臂,坐垫部分的下方连接 底架,底架对整个按摩椅的重量进行支撑。 为了保持使用者在使用按摩椅时的舒适性,按摩椅需要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即人 体躺在按摩椅上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驱动机构,实现坐垫部分和靠背部分产生运动,调节 前后或者上下的距离。现有的按摩椅坐垫部分下方设有驱动机构,通过调节驱动机构可以 实现按摩椅的升降以及靠背部分的前后倾斜角度,但是由于按摩椅倾斜的时候是整个靠背 部分倾斜,如果想局部按摩腰部或者颈部,就没有办法实现按摩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按摩椅不能充分实现按摩功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护腰按摩椅,包括 坐垫部分、靠背部分、扶手和底架,所述靠背部分位于所述坐垫部分后侧且底端与坐垫部分 铰接连接,两个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坐垫部分两侧且一端与所述靠背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坐 垫部分下方连接所述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腰部调节装置,所述腰部调节装置包括: 多个旋钮,分别沿所述坐垫部分的宽度方向依次转动设置在所述坐垫部分的外侧 面上; 多个连杆机构,每个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根水平连杆和一根坚直连杆,所述水平 连杆与所述坚直连杆铰接连接,多根所述水平连杆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坐垫部分的内 部,且分别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所述旋钮连接,所述靠背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片连 接板,相邻的两块连接板分别通过水平推杆铰接,多根所述水平推杆上、下平行布置在所述 靠背部分的内部。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颈部调节装置,所述颈部调节机构包括头枕以及驱动所述 头枕前、后运动的驱动电机和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设置在所述扶手前端,并通过线缆与 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靠背部分的上方内部,所述头枕通过驱动机 构设置在所述靠背部分上,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架的下部设有三组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一 个滚动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架上设有一个踏板,所述踏板通过离合机构连接每个所述 齿轮齿条机构,所述离合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齿轮齿条机构中齿轮与齿条啮合或分开。 本技术,坐垫部分和靠背部分上设有腰部调节机构,使用者可以贴合腰部的 最佳坐姿,通过调节旋转按钮调节靠背部分局部前后倾斜,以达到充分的按摩,避免使用者 长时间坐着时腰部酸痛,另外,扶手和靠背顶端设有颈部调节机构,调节靠背顶部的角度使 颈椎处于舒适的位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护腰按摩椅,包括靠背部分1、坐垫部分3、两个扶 手2和底架4,靠背部分1位于坐垫部分2后侧且底端与坐垫部分2铰接连接,两个扶手2 位于坐垫部分3的两侧且一端与靠背部分1固定连接,坐垫部分3的下方连接底架4,靠背 部分1是用于支承人体背部的依靠,坐垫部分3是用于支承人体的主要体重,两个扶手2用 于搁置人体的手臂,底架4对整个按摩椅的重量进行支撑。 坐垫部分3和靠背部分1上设有腰部调节装置,腰部调节装置包括旋钮和连杆机 构:坐垫部分3的外侧面上沿宽度方向依次转动设置有旋钮31、32、33、34、35和36,坐垫3 的内部还设有6个连杆机构,每个连杆机构包括互相铰接连接的一根水平连杆和一根坚直 连杆,水平连杆沿前后水平方向布置在坐垫部分3的内部,且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依次与旋 钮31、31、33、34、35、36连接,靠背部分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五组连接板,相邻两块连接板 分别通过上、下平行布置在靠背部分1内部的6根水平推杆11、12、13、14、15、16铰接。 扶手2和靠背部分1上还设有颈部调节机构,颈部调节机构包括头枕17以及驱动 头枕前、后运动的驱动电机和调节按钮21,调节按钮21设置在扶手前端,并通过线缆与驱 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靠背部分的上方内部,头枕17通过驱动机构设置在靠背部分 1上,且驱动机构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底架4的下部设有三组支撑架42,每个支撑架42的底部设有一个滚动轮43,支撑 架42的上方设有踏板41,踏板41通过离合机构连接每个齿轮齿条机构,离合机构用于控制 齿轮齿条机构中齿轮与齿条啮合或分开。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当踩住踏板41,并顺时针旋转旋转按钮31、32、33、34、35或36时,靠背部分1上 相应的水平推杆11、12、13、14、15、16向前折,同理,当踩住踏板41,并逆时针旋转旋转按钮 31、32、33、34、35或36时,靠背部分1上相应的水平推杆11、12、13、14、15、16向后折,使用 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贴合腰部的最佳坐姿,通过调节旋转按钮调节靠背部分1局部前后 倾斜,以达到充分的按摩,避免使用者长时间坐着时腰部酸痛;若长按住调节按钮21,通过 电机驱动可调节头枕17向前或者向后伸,根据脖子的定位,松开调节按钮21即可定位成 功,使用者可以结合坐姿,调节头枕的位置使颈椎处于舒适的位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 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 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护腰按摩椅,包括坐垫部分、靠背部分、扶手和底架,所述靠背部分位于所述坐垫部分后侧且底端与坐垫部分铰接连接,两个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坐垫部分两侧且一端与所述靠背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坐垫部分下方连接所述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腰部调节装置,所述腰部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旋钮,分别沿所述坐垫部分的宽度方向依次转动设置在所述坐垫部分的外侧面上;多个连杆机构,每个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根水平连杆和一根竖直连杆,所述水平连杆与所述竖直连杆铰接连接,多根所述水平连杆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坐垫部分的内部,且分别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所述旋钮连接,所述靠背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片连接板,相邻的两块连接板分别通过水平推杆铰接,多根所述水平推杆上、下平行布置在所述靠背部分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 护腰按摩椅,包括坐垫部分、靠背部分、扶手和底架,所述靠背部分位于所述坐垫部 分后侧且底端与坐垫部分铰接连接,两个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坐垫部分两侧且一端与所述靠 背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坐垫部分下方连接所述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腰部调节装置,所 述腰部调节装置包括: 多个旋钮,分别沿所述坐垫部分的宽度方向依次转动设置在所述坐垫部分的外侧面 上; 多个连杆机构,每个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根水平连杆和一根坚直连杆,所述水平连杆 与所述坚直连杆铰接连接,多根所述水平连杆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坐垫部分的内部,且 分别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所述旋钮连接,所述靠背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片连接板, 相邻的两块连接板分别通过水平推杆铰接,多根所述水平推杆上、下平行布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淼,
申请(专利权)人:刘泽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