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三功能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97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笔,集书写、小刀、火柴的功能为一身。它是在现有的自来水,圆珠两用笔的基础上,利用其圆珠笔结构为书写部分,笔帽及固定在笔挂后侧火石构成火柴部分,笔杆为小刀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为结构简单,一物多用,携带方便,安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笔。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多功能笔,一般只有电子计时,书写或电工试电、书写两种功能,为一笔两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三功能笔,使其具有书写、火柴、小刀的三种用途,集书写笔、火柴、小刀三者为一身。本技术的构思为在现有的自来水、元珠两用笔的基础上,利用其元珠笔结构作为书写部分,笔杆为小刀部分,笔帽为火柴部分,实现书写、火柴,小刀三位一身功能。附图为本技术结构图。参照附图,本技术是由元珠笔(1),小刀(3),笔杆(2),笔帽(8),笔挂(4),火石(5),油毡(7),火柴棒(9)等构成,在现有自来水、元珠两用笔的基础上,保留元珠笔结构作为书写部分,将笔分成两部分插套式组合,其中元珠笔(1),小刀(3)为一个部分,笔杆(2),笔帽(8)等为另一部分,小刀(3)的底部与元珠笔(1)为螺纹连接,刀柄(10)为楔形插套在笔杆(2)中,笔杆(2)与笔帽(8)固定为一体,火柴棒(9)为金属杆状,前部固定有浸油网状玻璃棉纱(6),后部为螺纹结构旋入笔帽(8)顶部,在笔帽(8)内壁底部装有储油毡(7),当火柴棒(9)插入时棉纱(6)与储油毡(7)接触吸储燃油,火石(5)为长条形固定在笔挂(4)的内侧。本技术作为火柴使用时,先将火柴棒(9)拧开拔出,用其前端与笔挂(4)内侧的火石(5)相摩擦,火石(5)产生火星引燃棉纱(6)产生火苗。本技术的特点为结构简单,一物多用,携带方便,特别是火柴部分,只有一根金属火柴棒,可划引燃万次以上,能顶替250盒木梗火柴,并且使用安全,卫生。权利要求1.一种由笔帽(8)笔杆(2),笔挂(4)及元珠笔(1)等组成的组合式三功能笔,其特征在于将笔分成两部分,其中元珠笔(1)、小刀(3)为一个部分,笔杆(2),笔帽(8)等为另一部分,小刀(3)的底部与元珠笔(1)为螺纹连接,刀柄(10)为楔形插套在笔杆(2)中,火柴棒(9)为金属杆状,前部固定有浸油网状玻璃棉纱(6),后部为螺纹结构旋入笔帽(8)顶部,笔帽(8)内壁及底部装有储油毡(7),火石(5)为长条形固定在笔挂(4)的内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笔,集书写、小刀、火柴的功能为一身。它是在现有的自来水,圆珠两用笔的基础上,利用其圆珠笔结构为书写部分,笔帽及固定在笔挂后侧火石构成火柴部分,笔杆为小刀部分。本技术的特点为结构简单,一物多用,携带方便,安全。文档编号B43K29/00GK2100985SQ9122371公开日1992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丁树涛, 刘成生 申请人:长春市科新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笔帽(8)笔杆(2),笔挂(4)及元珠笔(1)等组成的组合式三功能笔,其特征在于将笔分成两部分,其中元珠笔(1)、小刀(3)为一个部分,笔杆(2),笔帽(8)等为另一部分,小刀(3)的底部与元珠笔(1)为螺纹连接,刀柄(10)为楔形插套在笔杆(2)中,火柴棒(9)为金属杆状,前部固定有浸油网状玻璃棉纱(6),后部为螺纹结构旋入笔帽(8)顶部,笔帽(8)内壁及底部装有储油毡(7),火石(5)为长条形固定在笔挂(4)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树涛刘成生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科新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