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铁柱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57337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光化培养池通过污泥回流管线分别与生物反应池、二沉池连接,形成污泥光化循环处理系统;光化培养池内设置有光化培养装置;光化培养装置采用长方体框架结构,长方体内设置有若干块网孔板将长方体内腔分隔为多层独立空间;除了形成底层空间的网孔板外,其余网孔板在中心位置均设置有加料孔,加料管通过加料孔与位于顶层的网孔板连接;除了底层空间外,其余各层空间内均填充有填料;底层空间内设置有曝气盘、气管、电管,曝气盘与气管连接;内壳与外壳间在长方体两侧设置有发热板,发热板与电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及稳定性,实现了污泥的往复循环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生化法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泥,其体量是和污水处理规模成正比的,处理的污水量越大,污泥产生量就越多,并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而现有污水处理装置无法实现剩余污泥的消减及臭味的消除,这些污泥大多经过脱水机处理后,从污水处理厂转移到自然环境中进行填埋,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粗格栅、细格栅、初沉池、流量调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过滤用水池、砂滤池、回用水池、光化培养池;初沉池入口处分别设置有粗格栅、细格栅,初沉池、流量调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过滤用水池、砂滤池、回用水池依次相连,形成污水处理通道;光化培养池通过污泥回流管线分别与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粗格栅、细格栅、初沉池、流量调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过滤用水池、砂滤池、回用水池、光化培养池;初沉池入口处分别设置有所述粗格栅和细格栅,所述初沉池、流量调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过滤用水池、砂滤池、回用水池依次相连,形成污水处理通道;所述光化培养池通过污泥回流管线分别与生物反应池和二沉池连接,所述二沉池、光化培养池以及生物反应池形成污泥光化循环处理系统;光化培养池内设置有光化培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粗格栅、细格栅、初沉池、流量调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过滤用水池、砂滤池、回用水池、光化培养池;初沉池入口处分别设置有粗格栅、细格栅,初沉池、流量调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过滤用水池、砂滤池、回用水池依次相连,形成污水处理通道;光化培养池通过污泥回流管线分别与生物反应池、二沉池连接,二沉池、光化培养池、生物反应池形成污泥光化循环处理系统;光化培养池内设置有光化培养装置;所述光化培养装置包括框架、内壳、外壳、网孔板、加料孔、加料管、填料、曝气盘、气管、发热板、电管;光化培养装置采用长方体框架结构,框架上覆盖有内壳形成长方体内壁,内壳上覆盖有外壳形成长方体外壁;长方体内设置有若干块网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铁柱
申请(专利权)人:郭铁柱无锡市禾木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