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远森专利>正文

方便毛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67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方便毛笔,主要由笔套装置和笔杆笔头装置构成。笔套装置内设一个套圈;笔杆笔头装置包括动物毛束根部内设细管的笔头装置和贮墨装置,笔头装置和贮墨装置的接触端面上各有一对应的偏心小孔组成连通两者的输墨通道。可通过旋转两者相对角度,改变通道截面积而调节输墨速度。书写时,将笔杆笔头装置从笔套装置中抽出即可书写,墨汁用完后将贮墨装置从笔头装置中拔出即可进行充墨,笔头发叉发偏时可在笔套装置的套圈上整理,不需另备砚墨,使用方便;书写完毕后,将笔杆笔头装置插入笔套装置,总长为140-150mm,可随身携带。(*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毛笔。毛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有毛笔是由笔杆(大多为竹质材料)、笔头(动物毛束)和笔套三部分构成,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但书写时必须有一个盛墨汁的器具(砚台)配套,用于补充书写时所需的墨汁和整理笔头(动物毛束)形状,这使得现有毛笔携带和使用都不方便。虽然有各种各样携带和使用方便的笔,但都不能具备毛笔在书写上的特色。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方便毛笔,它能随身携带,使用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笔头(动物毛束)的根部内设置细管,该细管可以经通道与一贮墨装置连通,连续补充书写时所需要的墨汁,将根部内设置有细管的笔头根部镶入笔头套管的一端,构成笔头装置;笔头套管的另一端圆筒内插入贮墨装置,贮墨装置由一个贮墨管和一个一端封闭的橡皮管构成,贮墨管一端插入笔头套管,另一端的开口管外套一个一端封闭的橡皮管,贮墨管的中部有外螺纹,连接后笔杆套筒;笔头套管中有一个开有一个偏心小孔的平面壁将镶笔头的部分和插入贮墨管的部分隔开,贮墨管与该平面壁接触的端面上也有一个对应的偏心小孔,两个偏心小孔构成贮墨装置与笔头装置的输墨通道,可以根据书写纸质、书写速度和书写者用墨浓淡习惯,通过旋转笔头装置与贮墨装置的相对角度而改变输墨通道面积从而调节输墨速度,当停止书写时,可完全关闭输墨;笔头装置、贮墨装置和后笔杆套筒构成本技术的笔杆笔头装置;在笔套装置里设置一个套圈,供整理笔头(动物毛束)形状用,笔套装置里还设置一个弹簧,使得套圈可以随着笔杆笔头装置插入笔套装置而收缩到笔套装置里端,或者随着笔杆笔头装置从笔套装置里抽出而将套圈推到笔套装置的口端,笔套装置外部设有一个挂钩,供携带用。本技术以现有毛笔的笔头材料即动物毛束为笔头材料,所以完全保持了毛笔的书写特色。本技术外形尺寸为笔杆笔头装置直径(外径)为8-10mm,笔套装置直径(外径)为10-12mm,笔杆笔头装置总长(包括笔头即动物毛束长度在内)为130-140mm,笔杆笔头装置插入笔套装置后总长为140-150mm,所以携带方便。本技术书写时,只需将笔杆笔头装置从笔套装置中抽出即可书写;贮墨装置中的墨汁用完后,只需将贮墨装置从笔头装置中拔出,卸掉后笔杆套筒,用手挤压贮墨装置的橡皮管即可吸入墨汁,重新装上即可继续书写;书写过程中出现笔头发叉发偏时,可在笔套装置内的套圈上整理好。所以使用方便。本技术特别适合中小学生做毛笔字练习用,不需另备砚台和墨汁,可避免墨汁泼出弄脏书本和桌面的现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装置由笔套筒体(1)、弹簧(2)、套圈筒体(3)、套圈衬里(材料为海绵、毛毡、棉毡等)(4)和笔套挂钩(13)构成的笔套装置,笔头(动物毛束)(5)、细管(6)和笔头套管(7)构成的笔头装置,贮墨管(8)和橡皮管(9)构成的贮墨装置,以及后笔杆套筒(10)共四部分构成,其中后三部分构成笔杆笔头装置。套圈筒体(3)及套圈衬里(4)构成的套圈,当笔杆笔头装置从笔套装置里抽出时,由弹簧(2)推到笔套筒体(1)的口端,供整理笔头(5)的形状用,笔套挂钩(13)供携带用。笔头(5)的根部内设置细管(6),用于在书写时不断将贮墨装置中的墨汁输入笔头(5)。贮墨管(8)和橡皮管(9)的作用是吸入和贮存墨汁,需要吸入墨汁时,将贮墨管(8)和橡皮管(9)构成的整体即贮墨装置从笔头套管(7)中拔出,用手挤压橡皮管(9)即可吸入墨汁。贮墨管(8)中部有外螺纹,用于连接后笔杆套筒(10)。笔头套管(7)和贮墨管(8)可以相对旋转,笔头套管(7)上的偏心小孔(11)和贮墨管(8)上的偏心小孔(12)构成贮墨装置与笔头装置的输墨通道,当笔头套管(7)和贮墨管(8)相对旋转到不同角度时,通道截面积改变,从而达到调节书写时的输墨速度和不书写时关闭输墨通道的目的。书写过程中出现笔头(5)发叉发偏时,可在由套圈筒体(3)和套圈衬里(4)构成套圈上整理好。书写完毕后,将笔杆笔头装置插入笔套装置,笔套装置内的套圈被笔头套筒(6)推到笔套筒体(1)的里端,从而携带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毛笔,包括笔套装置和笔杆笔头装置,其特征是(1)笔杆笔头装置由笔头装置、贮墨装置和后笔杆套筒三部分构成;(2)笔头装置的笔头材料为现有毛笔的笔头材料,即动物毛束;(3)笔头根部内设置细管,细管经通道与贮墨装置连通;(4)笔头装置中有一开有一个偏心小孔的平面壁将镶笔头的部分和插入贮墨装置的部分隔开,贮墨装置与该平面壁接触的端面上也有一对应偏心小孔,两偏心小孔构成贮墨装置与笔头装置的输墨通道,可以旋转贮墨装置与笔头装置的相对角度而改变通道截面积;(5)笔套装置内设置一个供整理笔头形状用的套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毛笔,贮墨装置的一端插入笔头装置,并可方便拨出,另一端为一开口管外套一个一端封闭的橡皮管,中部有外螺纹,与后笔杆套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便毛笔,笔头装置、贮墨装置和后笔杆套筒三部分组装构成的笔杆笔头装置总长为130-140mm(包括笔头即动物毛束长度),直径(外径)8-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毛笔,笔套装置内设置一个弹簧顶住套圈,笔套装置外部设有一个笔套挂钩。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方便毛笔,笔杆笔头装置插入笔套装置后的总长度为140-150mm,笔套装置直径(外径)为10-12mm。专利摘要一种方便毛笔,主要由笔套装置和笔杆笔头装置构成。笔套装置内设一个套圈;笔杆笔头装置包括动物毛束根部内设细管的笔头装置和贮墨装置,笔头装置和贮墨装置的接触端面上各有一对应的偏心小孔组成连通两者的输墨通道。可通过旋转两者相对角度,改变通道截面积而调节输墨速度。书写时,将笔杆笔头装置从笔套装置中抽出即可书写,墨汁用完后将贮墨装置从笔头装置中拔出即可进行充墨,笔头发叉发偏时可在笔套装置的套圈上整理,不需另备砚墨,使用方便;书写完毕后,将笔杆笔头装置插入笔套装置,总长为140—150mm,可随身携带。文档编号B43K8/02GK2184562SQ93208408公开日1994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肖远森, 徐霞 申请人:肖远森, 徐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毛笔,包括笔套装置和笔杆笔头装置,其特征是:(1)笔杆笔头装置由笔头装置、贮墨装置和后笔杆套筒三部分构成;(2)笔头装置的笔头材料为现有毛笔的笔头材料,即动物毛束;(3)笔头根部内设置细管,细管经通道与贮墨装置连通; (4)笔头装置中有一开有一个偏心小孔的平面壁将镶笔头的部分和插入贮墨装置的部分隔开,贮墨装置与该平面壁接触的端面上也有一对应偏心小孔,两偏心小孔构成贮墨装置与笔头装置的输墨通道,可以旋转贮墨装置与笔头装置的相对角度而改变通道截面积;(5 )笔套装置内设置一个供整理笔头形状用的套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远森徐霞
申请(专利权)人:肖远森徐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