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毅然专利>正文

至少两项牵引功能的腰突症家庭电动牵引装置和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56658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同时执行至少两项牵引功能的腰突症家庭电动牵引装置和使用方法,属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仰角牵引器、胸枕在家用硬板睡床构成的凹形结构功能主体,其特征在于在凹形结构自具的“飞燕式”牵引功能基础上,通过至少一个电能控制装置,联接至少一种电能转换装置,至少轴连支撑装置和工作执行装置,并与导轨和组合型门形支撑结构配套,执行至少一项牵引功能,构成至少二项牵引功能。改变了传统装置牵引功能单一状况,提高了腰突症治疗效果,兼顾了腰曲变直防治,并可作为背部肌肉日常锻炼和高危人群预防器械使用。使用方法包括凹形结构功能体的设置调配方法、快速装拆方法。具有功效突出,使用成本低,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一器多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 申请人:2013年12月31日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 请号为:201310743549. 5,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至少两项牵引功能的腰突症家庭牵引凹形装 置和使用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至少两项牵引功能的家庭电动牵引凹形 装置和使用方法,属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汽车和工厂流水线普及率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的发 病率成上升趋势,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倾向。 人体腰段脊柱生理构造决定,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向后突出。 腰突症和腰曲变直两种腰病,互相关联、相互伴有,处理不当会形成互相加重的恶 性循环态势。有的腰突症牵引装置,两者兼顾性不足,甚至有对立因素。 腰突症的牵引治疗在保守治疗中占比较大,普遍采用的拉伸、吊伸、撑伸等 传统轴向牵引装置,原理是用外力让腰椎间盘伸张减压,从短期看,在腰椎间盘减压上有明 显效果,但不利腰段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复,从长远看,存在加剧腰曲变直的因素,为两种腰 病形成互相加重的恶性循环态势埋下隐患。 近年来,有人根据飞燕式(即俯卧,头胸部和腿脚部上翘,腰部下曲的姿势)锻炼 姿势和康复理论,总结提出了 飞燕式牵引概念(即俯卧,下曲腰,头胸部和腿脚部上翘姿 势的牵引)。飞燕式牵引减压是以腰椎间盘内的髓核组织的位移为目标,来达到减压康复 的目的,兼顾了腰曲直变的防治,从这一角度讲比轴向牵引减压进了一步。其局限表现在, 一是对位于腰段脊柱生理曲度末端的S1/L5和L5/L4椎间盘来说,存在弯曲曲度不够,减压 不足的问题,关键节点减压效果不佳,制约了其推广和发展。二是为克服关键节点减压不足 的局限,普遍采用超常程度曲腰的手段,增加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度,存在腰部损伤和对腰椎 间盘纤维环破裂脱突病例加重脱突物外突的潜在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在膨出和中轻度突出阶段通过牵引,复位康复率是很高的,难点是 二次复发和职业高危人群的预防,现在预防工作停留在纠正不良习惯和平时锻炼层面,是 十分必要的,期待一种适宜日常预防性康复器械,至少可以丰富预防内容,增强预防效果。 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牵引装置,未发现具有同时执行两项以上牵引功能的装置,许 多标注多功能的装置,其多功能表现在与牵引相关的其它功能方面,其作用于腰椎间盘的 牵引功能仍然是单一功能,或不能对腰椎间盘同时执行至少两项牵引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腰突症具有同时执行至少两项牵引功能的家庭电 动牵引凹形装置和使用方法。针对传统器械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取长补短设计的以椎间盘 内髓核组织从后向前位移的飞燕式牵引减压为基础,以仰角式综合牵引减压作突破的至 少两项牵引减压功能体,与现有器械相比,一是在保持了传统牵引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牵 引减压功能,切实提高了减压效果,同时兼顾了腰曲变直的防治。二是专用器件少,使用成 本低,本专利技术在器械的筛选上,尽可能选用普通家庭拥有的家具和用具,减少专用器件的份 额,方案中选用的专用器械,在整个装置中的份额不足十分之一。三是装置简易,装拆方便, 安全性高,局限性小,使用者和被使用者是同一主体,被使用者可以在家里自我操作。四是 一器多用,适应性强,既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曲变直的治疗装置,又可作为腰背部肌肉 锻炼和职业高危、二次复发人群日常预防器械使用。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仰角牵引器,胸枕(也可用家用头枕替代),家 用硬板睡床(铺硬床板和全棕床垫)和固定在家用睡床足端的仰角牵引器、对应置放的胸 枕在硬床睡面构成的凹形结构功能主体。所述凹形结构胸端凸峰的构成体胸枕至少兼有 支撑作用和保障安全的双向调节作用,相对自由的位置迁移特点,构成足端凸峰的仰角牵 引器,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装置,既是凹形结构的支撑体,又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体,通过一个电 能控制装置,联接至少一种电能转换装置,至少轴连支撑装置和/或工作执行装置,并与导 轨、组合型门形支撑结构配套,构成一个工作执行体系,此工作执行体系是至少一项牵引功 能的执行载体,至少具有中高位区的仰角牵引功能和低位区的小角度牵引功能,结合凹形 结构自身就能执行的飞燕式牵引功能,构成具有同时执行至少两项牵引减压功能的执行 载体。 前述至少两项牵引减压功能是这样实现统一的。它包括第一步的飞燕式基础 牵引减压功能和第二步仰角牵引器发挥的综合牵引减压功能。所述飞燕式牵引减压功 能,是牵引用凹形结构功能体自身独具的功能,无须外力作用就能实现,其特征是被使用主 体按飞燕式锻炼姿势,俯卧凹形结构功能体,腰段脊柱向生理曲度方向自然曲变,腰椎前 部连同腰椎间盘前部纤维环相应伸张,腰椎后部连同腰椎间盘后部纤维环相应收缩,腰椎 间盘内的髓核组织,前部应力减小,后部应力增大。根据物体应力大的点处向应力小的点处 应变的力学原理,在人为外力和地心引力作用下,腰椎间盘内的髓核组织从后部向前部应 变复位,实现了第一步的飞燕式减压目标。但是,因 si/ L5和L5/L 4椎间盘处于腰段脊 柱下端,腰部生理曲度的末端,所处的生理位置决定其在飞燕式曲腰牵引减压过程中,存 在弯曲不够,减压不足的局限,而SI /L5和L5/ L4椎间盘是腰部载荷更大,发病率更高,病 变更严重的节点。这是所有治疗腰突症装置必须首要解决的重点。为解决这一难题。本发 明创新设计的仰角牵引器,针对性地解决S1/L5和L5/L4椎间盘的牵引减压。第二步的牵引 减压是通过安装在组合型门形支撑结构的横向联接装置上的工作执行装置实现的。其特征 是启动仰角牵引器的外伸功能,使此节点椎间盘在实现第一步曲腰牵引减压目标基础上, 叠加第二步仰角牵引器电能转换装置伸缩轴带动工作执行装置外伸形成的牵引减压作用。 在两种牵引减压功能双重作用下,显著提高了此节点椎间盘的减压效果。所述第二步的牵 弓丨,是在飞燕式状态下的仰角式牵引,所作用的椎间盘,不是简单的轴向伸张,表现在既 有伸张空间,减轻内压的作用,又有所作用的椎间盘前部伸张空间大于后部的特点,有利髓 核组织从椎间盘后部向前部应变复位,是一种综合性复位减压功能,有效解决了传统牵引 减压不利腰段脊柱生理曲度恢复的矛盾,兼顾了腰曲变直的防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述凹形结构的两个凸峰,至少通过仰角牵引器联接在支撑装置下套管上部的电 能转换装置伸缩轴的伸缩,构成胸枕的头枕式气囊的充气放气和/或头枕数量的增减,凹 形结构的两个凸峰,至少可在l〇〇mm~300mm的高度范围和800mnTl500mm的间隔范围内调整 高度和调整间距,相应设置低位区、中位区、高位区三个功能区。 所述凹形结构胸端凸峰和凹底包括但不限于由头枕和睡床构成,作为备选方案, 沙发特别是扶手适合做胸枕和/或膝垫的沙发同仰角牵引器构成的凹形结构或类似装置, 且同时执行至少两项牵引功能,其中两端凸峰处至少发挥一项牵引功能的凹形结构或类似 装置,都是本专利技术的备选方案。 所述仰角牵引器至少包括电能控制装置、电能转换装置、工作执行装置和组合型 门形支撑结构,所述组合型门形支撑结构的横向联接装置末端至少包括『形结构,为表述 方便,本申请把『形结构的水平方向的结构片表述为A片,垂直方向的结构片表述为B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时执行至少两项牵引功能的腰椎间盘突出家庭电动牵引凹形装置和使用方法,包括固定在睡床足端的仰角牵引器(1)、对应设置的胸枕(2)(可用家用头枕替代)在家用硬板睡床(3)睡面(4)构成的凹形结构功能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结构(5)是同时执行至少两项牵引功能,其中两端凸峰处至少执行一项牵引功能的执行载体,凹形结构胸端凸峰和凹底的构成包括但不限于头枕和睡床,与足端凸峰构成的牵引用凹形结构自身就能执行一项牵引功能,凹形结构足端凸峰仰角牵引器,既是支撑体,又是独立工作体,至少一个电能控制装置(6),通过电缆线(7)联接至少一种电能转换装置(15)(16),至少轴连支撑装置(11)和/或工作执行装置(19),并与导轨(18)和组合型门形支撑结构(10)配套,组成至少执行一项牵引功能的执行载体,执行至少一项牵引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同时执行至少两项牵引功能的腰椎间盘突出家庭电动牵引凹形装置和使用方 法,包括固定在睡床足端的仰角牵引器(1 )、对应设置的胸枕(2)(可用家用头枕替代)在家 用硬板睡床(3)睡面(4)构成的凹形结构功能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结构(5)是同 时执行至少两项牵引功能,其中两端凸峰处至少执行一项牵引功能的执行载体,凹形结构 胸端凸峰和凹底的构成包括但不限于头枕和睡床,与足端凸峰构成的牵引用凹形结构自身 就能执行一项牵引功能,凹形结构足端凸峰仰角牵引器,既是支撑体,又是独立工作体,至 少一个电能控制装置(6),通过电缆线(7)联接至少一种电能转换装置(15) (16),至少轴连 支撑装置(11)和/或工作执行装置(19),并与导轨(18)和组合型门形支撑结构(10)配套, 组成至少执行一项牵引功能的执行载体,执行至少一项牵引功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形结构功能主体(5),其特征在于构成胸端凸峰的胸枕(2) 兼有支撑和保障安全的双向调节作用及相对自由的位置迁移特点,至少通过构成胸枕的气 囊的充气放气和/或头枕数量的增减,仰角牵引器(1)联接在支撑装置下套管上部的电能 转换装置(15)伸缩轴的伸缩,凹形结构的两个凸峰,至少可在100mnT300mm的高度范围和 800mnT 1500mm的间隔范围内调整高度和调整间距,相应设置至少三个功能区。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角牵引器(1),其特征在于其构成至少包括电能控制装置 (6)、电能转换装置(15) (16)、工作执行装置(19) (8)和组合型门形支撑结构(10),所述组 合型门形支撑结构的横向连接装置(12)上至少安装固定有电能转换装置(15) (16),所述 电能转换装置(16)的工作轴至少连接固定有工作执行装置(19),至少联动工作执行装置 在导轨(18)限定的范围内作往复运动,执行至少一项牵引功能,所述电能转换装置(16)通 过电缆线(7)联接电能控制装置,通过电能控制装置(6)的设置和/或调控,至少控制工作 执行装置的运行和/或行程。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能控制装置(6)和电能转换装置(15) (16),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能转换装置(15) (16)至少包括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旋转运动转换为伸缩运动的电动 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至少包括电机与推杆同轴和/或异轴结构,单轴和/或双轴结构,至少 包括具有无级行程控制、精准定位和慢速伸缩功能,至少包括12V和/或24V和/或36V的 工作电压,所述电能控制装置(6),至少包括具有调压功能、行程设置和控制、以及单一和/ 或组合运行控制功能的开关板。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执行装置至少包括装置基架 (19)、托足板(8),并且装置基架联接有膝垫(9),装置基架乙片(21)至少固定在电能转换 装置(16)伸缩轴的端头,装置基架甲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程毅然程文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