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敏敏专利>正文

污染土壤破碎混合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5492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破碎混合修复装置,包括一车体,车体上依次设置有土壤输送装置和物料搅拌输送装置;物料搅拌输送装置的进料斗上设置有一破碎装置,土壤输送装置包括:切土铲、第一输送机和物料提升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一外壳和第一电机,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一铣刀辊,车体上架设有一吸附剂投放料斗,且该吸附剂投放料斗位于进料斗的上方;物料搅拌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下架设有一第二输送机,第二输送机上设置有一磁分离装置;磁分离装置与物料搅拌输送装置的滚筒壳体之间架设有一吸附剂回收料斗。该修复设备在进行操作时,只要加入吸附剂即可实现吸附修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避免了吸附剂对土壤造成的二次污染。(*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染土壤破碎混合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破碎混合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土壤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污染所导致的严重环境危害事件时有发生,并呈逐步上升趋势。有资料表明,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达20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的土地超过70万公顷,因镉含量超标而弃耕的土地达13万公顷。土壤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会降低农产品品质,影响土壤的质量和使用价值,而且还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而,土壤污染修复已成环保领域的重要任务。 吸附法是指利用那些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来吸附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法可以通过将吸附剂投放到环境介质中,从而对环境介质中的重金属进行选择性的吸附,并能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吸附剂从土壤中分离出来,而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土壤破碎混合修复装置,在修复设备进行工作时,只要加入现有的吸附剂,即可吸附修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避免了吸附剂对土壤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就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修复设备本身。本技术的破碎装置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染土壤破碎混合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所述车体上依次设置有土壤输送装置和物料搅拌输送装置;所述物料搅拌输送装置的进料斗上设置有一破碎装置,所述土壤输送装置包括:切土铲、第一输送机和物料提升装置,所述切土铲尾端下部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所述物料提升装置与切土铲连接,且物料提升装置位于第一输送机上;所述破碎装置包括:一外壳和第一电机,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一铣刀辊,该外壳上设有进料斗,外壳下方设置有格栅孔筛网出口;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一破拱叶桨,该外壳侧壁设有一大石块出料口,所述大石块出料口和铣刀辊之间设置有一压土器,且压土器布置在进料斗前壁的下边位置,压土器的旋向和铣刀辊的旋向相反;所述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破碎混合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所述车体上依次设置有土壤输送装置和物料搅拌输送装置;所述物料搅拌输送装置的进料斗上设置有一破碎装置,所述土壤输送装置包括:切土铲、第一输送机和物料提升装置,所述切土铲尾端下部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所述物料提升装置与切土铲连接,且物料提升装置位于第一输送机上;所述破碎装置包括:一外壳和第一电机,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一统刀棍,该外壳上设有进料斗,外壳下方设置有格栅孔筛网出口 ;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一破拱叶桨,该外壳侧壁设有一大石块出料口,所述大石块出料口和铣刀辊之间设置有一压土器,且压土器布置在进料斗前壁的下边位置,压土器的旋向和铣刀辊的旋向相反;所述铣刀辊上均匀分布有复数个铣刀;所述第一电机驱动铣刀辊、破拱叶桨、压土器工作;所述第一输送机的末端位于进料斗上,所述物料搅拌输送装置的进料斗位于所述格栅孔筛网出口下方,所述车体上架设有一吸附剂投放料斗,且该吸附剂投放料斗位于入料口的上方;所述物料搅拌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下架设有一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上设置有一磁分离装置;所述磁分离装置与物料搅拌输送装置的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敏敏
申请(专利权)人:章敏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