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聪明专利>正文

一种镭射发光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17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文具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镭射发光笔。其技术方案为:其包括笔之主体和安装在笔之主体内的发光装置,其中发光装置包括:电池、电路板和镭射发光头,电池、电路板和镭射发光头固定在笔之主体内,其中笔之主体顶端正对镭射发光头位置处开设有一通孔。采用这种结构后,将具有书写之功能的笔与可产生镭射光线的发光装置结合在一起,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仅具有普通笔的书写功能,且还可以产生镭射光线。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同类产品,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文具产品
,特指一种镭射发光笔
技术介绍
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其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的笔已经不单单作为书写的工具了,生产商赋予它许多不同功能,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现在在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具有音频接收功能的笔、可显示时间的笔以及可发光的笔等等,这些笔受到许多使用者的喜爱。另一方面,由于镭射光线具有射程远、扩散小,聚光性强等诸多优点,故人们利用它的这种特性设计出了带有镭射发光头的玩具。现在这种玩具不但受到许多孩子的喜爱,而且许多青年人同样对他相当青睐。我们在许多演唱会或是公开演出的场合都可以看到这种发射镭射光线的玩具所产生的光线。综上所述,人们设计出了一种镭射发光笔,这种笔不仅具有普通笔的可书写功能,并且其还可发射出镭射光线。但是目前的镭射发光笔存在以下不足,其结构设计不合理,机构过于复杂,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产品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镭射发光笔。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笔之主体和安装在笔之主体内的发光装置,其中发光装置包括电池、电路板和镭射发光头,电池、电路板和镭射发光头固定在笔之主体内,其中笔之主体顶端正对镭射发光头的位置处开设有一通孔。笔之主体的上部是用于安装发光装置的上管,其下部为安装有笔芯的下管,上、下管通过连接件连接。笔夹固定在上管上,其上凸设有一凸点,且正对此凸点之上管的表面上开设有一通孔;用于控制电源开关的按键位于上管内,且按键正对上述上管表面上开设有通孔的位置处。采用这种结构后,将具有书写之功能的笔与可产生镭射光线的发光装置结合在一起,这样使得本技术不仅仅具有普通笔的书写功能,且还可以产生镭射光线。另外本技术相对于现有同类产品,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1、2,本技术包括笔之主体1和安装在笔之主体1内的发光装置2。其中笔之主体1的上部是用于安装发光装置2的上管11,其下部为安装有笔芯3的下管12,上、下管11、12通过连接件13连接。而发光装置2包括电池21、电路板22、镭射发光头23和用于控制电源开关的按键24。电池21、电路板22和镭射发光头23固定在笔之主体1内,其中笔之主体1顶端正对镭射发光头23处内嵌有一夹头14,此夹头14上开设有一正对镭射发光头23的通孔141,使得镭射发光头23产生的光线可通过此通孔141发射出去。笔夹4固定在上管11上,其上凸设有一凸点41,且正对此凸点41的上管11的表面上开设有一通孔;用于控制电源开关的按键24位于上管11内,且按键24正对上述上管11表面上开设有通孔的位置处。这样当下压笔夹4时,凸点41将压迫按键24,从而触动按键24。为了减少由于凸点41与按键24的直接接触而造成对按键24的损伤,在此位置处内套有一质地柔软的塑胶套圈于上管11内,这样当下压笔夹4时,凸点41将通过塑胶套圈间接作用于按键14上,以缓解正面接触对按键24造成的损伤。笔夹4是通过如下结构与上管11连接的在上管11的顶端内嵌有一夹头14,笔夹4卡设在上管11内壁与夹头14之间。另外,电池21与电路板22通过导电弹簧25连通。采用这种结构后,将具有书写之功能的笔与可产生镭射光线的发光装置结合在一起,这样使得本技术不仅仅具有普通笔的书写功能,且还可以产生镭射光线。另外本技术相对于现有同类产品,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权利要求1.一种镭射发光笔,包括笔之主体(1)和安装在笔之主体(1)内的发光装置(2),其中发光装置(2)包括电池(21)、电路板(22)和镭射发光头(23),其特征在于电池(21)、电路板(22)和镭射发光头(23)固定在笔之主体(1)内,其中笔之主体(1)顶端正对镭射发光头(23)的位置处开设有一通孔(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镭射发光笔,其特征在于笔之主体(1)的上部是用于安装发光装置(2)的上管(11),其下部为安装有笔芯(3)的下管(12),上、下管(11)、(12)通过连接件(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镭射发光笔,其特征在于笔夹(4)固定在上管(11)上,其上凸设有一凸点(41),且正对此凸点(41)之上管(11)的表面开设有一通孔;用于控制电源开关的按键(24)位于上管(11)内,且按键(24)正对上述上管(11)表面开设有通孔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镭射发光笔,其特征在于上管(11)的顶端内嵌有一夹头(14),笔夹(4)卡设在上管(11)内壁与夹头(1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镭射发光笔,其特征在于电池(21)与电路板(22)通过导电弹簧(25)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文具产品
,特指一种镭射发光笔。其技术方案为其包括笔之主体和安装在笔之主体内的发光装置,其中发光装置包括电池、电路板和镭射发光头,电池、电路板和镭射发光头固定在笔之主体内,其中笔之主体顶端正对镭射发光头位置处开设有一通孔。采用这种结构后,将具有书写之功能的笔与可产生镭射光线的发光装置结合在一起,这样使得本技术不仅仅具有普通笔的书写功能,且还可以产生镭射光线。另外本技术相对于现有同类产品,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文档编号B43K29/00GK2629987SQ0322658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林聪明 申请人:林聪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镭射发光笔,包括:笔之主体(1)和安装在笔之主体(1)内的发光装置(2),其中发光装置(2)包括:电池(21)、电路板(22)和镭射发光头(23),其特征在于:电池(21)、电路板(22)和镭射发光头(23)固定在笔之主体(1)内,其中笔之主体(1)顶端正对镭射发光头(23)的位置处开设有一通孔(1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聪明
申请(专利权)人:林聪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