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兴卫专利>正文

晃动式送铅的机械自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213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自动铅笔,它包括一个单向夹铅组件,允许铅芯以较小的力向前抽出,而不能使铅芯向后退缩,一个通常被安装在一个铅芯保护滑套上的摩擦夹圈,对铅芯产生一定的摩擦力,所述夹铅组件只能顶着一个弹簧向前滑动,所述夹铅组件后面有一个由较大比重的材料做成的惯性滑环。当它从笔杆后部滑落下来时,撞击夹铅组件,使它向前滑动一个量,然后在弹簧力作用下返回原始位置,由此实现在写字时上下晃动铅笔实现送铅操作。(*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铅笔,特别涉及在写字时不改变握笔姿势的情况下,上下晃动铅笔就能自动送铅的自动铅笔。普通的推进式铅笔或机械自动铅笔在铅笔的后部通常设置一个凸出的部分,通过手指压它来出铅。这种铅笔使用时不太方便,因为每当要向前出铅时,必须重握铅笔才能送铅。近来已提出了一种新的铅笔,当铅芯由于写字磨损而与一个穿过铅芯的铅芯保护滑套的前端接近平齐时,铅芯与保护滑套会同时与纸面接触,这时滑套在写字过程中会相对于铅芯作微小的往复移动,从而带出铅芯。欧洲专利申请213275公开了这样一种自动铅笔。然而,由于这种铅笔只有在铅芯和保护滑套接近平齐以致会二者同时与纸面接触时才会产生自动出铅的功能,因此书写者在书写时会感到一个更大的阻力,并且自动出铅操作并不可靠,使写出来的字深淡不均。此外,美国专利4,478,529也提出了一种自动出铅的自动铅笔,但也有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写字过程中不需要改变握笔姿势,上下晃动铅笔就能自动出铅的机械自动铅笔。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和易于加工制造的晃动式送铅的机械自动笔。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机械自动铅笔具有一个单向夹铅组件,它可以是如欧洲专利申请213275中的所给出的形式,或者如美国专利4,180,339中所示的形式;一个让铅芯穿过并对铅芯产生一个摩擦夹紧力的摩擦夹圈;该摩擦夹圈与所述夹铅组件之间作一次彼此靠近的往复运动会导致一次送铅操作,本技术的特征是所述夹铅组件在笔杆中只能顶着一个弹簧力向前滑动,所述夹铅组件的后面有一个由比重较大的材料如金属做成的、可在铅笔杆内自由滑动的惯性滑环,当所述惯性滑环从笔杆后部滑落下来时,撞击所述夹铅组件,所述夹铅组件在该撞击力的作用下向前滑动一个量,然后在所述弹簧力的作用下返回原始位置,使得静止的摩擦夹圈与所述夹铅组件作一次彼此靠近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一次送铅操作。所述单向夹铅组件包括一个具有一段截头圆锥形内表面的铅芯夹夹紧圆环和一个由对称二半部分组成的圆柱形铅芯夹,铅芯夹二半部分的前部有二个放置小钢珠的凹槽,带小钢珠的铅芯夹受到一个弹簧力的作用而使钢珠紧靠在所述的圆锥形内表面上,由此钢珠对铅芯夹的二半部分产生一个径向压紧力,从而使夹铅组件对铅芯产生单向夹持作用。所述摩擦夹圈可以被固定安装在铅笔的头部,也可以被安装在一个铅芯保护滑套上,该铅芯保护滑套可滑动地被安放在铅笔头部的配合槽孔中。本技术的机械自动铅笔还可以在所述铅芯夹的后方设置一个可沿铅笔纵向向前滑动的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向前滑动时推动铅芯夹相对于铅芯夹夹紧圆环向前移动,由此松开了铅芯夹对铅芯的夹持力,从而可以执行退铅操作。也可使该驱动部件向前滑动时先驱动整个夹铅组件向前移动,然后再推动铅芯夹相对于夹紧圆环向前移动,从而既可执行送铅,又可执行退铅操作。所述驱动部件与一个位于笔杆外表面凹槽上的滑块相连,以至向前推动该滑块就带动所述驱动部件向前滑动。所述铅芯夹夹紧圆环后部可以是一个圆柱环,所述铅芯夹的后端部分位于该环中,所述驱动部件可包括一个在该环内滑动的圆柱段或圆柱环。而且所述滑块最好位于铅笔在握笔书写时与食指接触的部位,以便在发现铅芯伸出太长时方便地由食指向前推动该滑块而将铅芯顶回到所希望的长度。所述驱动部件的后端可以有一细长的空芯圆柱体部分伸向铅笔后端,用于从铅笔后端压动所述驱动部件,实现送铅和退铅操作。该细长空芯圆柱体中可以放铅芯。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可由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最佳实施方案的描述成为显然。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铅笔的一个最佳的具体实施方案。图2是本技术自动铅笔的另一个最佳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在握笔写字时与食指接触的部位上有一个退铅操纵滑块。参照图1,它显示了本技术自动铅笔的一个基本的实施方案,该铅鼻具有一个铅笔外壳1,由一个前段1a和后段1b组成,后段与前段可以直接通过螺纹或通过一个连接螺纹段2连接在一起,外壳1的前段1a有一个笔头部分1c。笔头部分的后端安装有一个穿过铅芯A的摩擦夹圈4,对铅芯A施加一个一定的摩擦力。在笔壳1内可滑动地装有一个单向夹铅组件5,它包括一个例如由两个对称半部分6a和6b组成的圆柱形铅芯夹6,铅芯穿过该铅芯夹6,圆柱形铅芯夹二半部分的前部外周上有两个放置小钢珠的凹槽6c,用于接受两个小钢珠8;组件5还包括一个具有向后呈截头圆锥形的内表面7a的铅芯夹夹紧圆环7和一个在该夹紧圆环7和所述铅芯夹6末端一个凸缘6d之间的弹簧9,该弹簧9产生一个小的弹力使钢珠8紧靠所述的圆锥形内表面7a。对这样一个夹铅组件5,当铅芯承受一个退缩力(迫使铅芯向铅笔后方退的力)时,该力通过铅芯夹6作用在铅芯夹夹紧圆环7与钢珠8之间,由此产生一个夹紧铅芯A的力;当铅芯受到一个向前的拉力时,由于该力趋于使钢珠8与夹紧圆环7之间的接触脱开,铅芯夹6对铅芯A的摩擦夹持力失去或变得很小,从而允许一个很小的力就能将铅芯从夹铅组件中向前拉出,由此该夹铅组件5实现了单向夹铅功能。铅芯夹夹紧圆环7的后部有一个圆柱环部分7b,铅芯夹6的后端部分位于该圆柱环部分7b中。夹紧圆环7的后端可以有或可以没有一块端盖7c。端盖7c中间有一个通过铅芯的孔。在笔头部分的末端面与夹铅组件5之间有一个弹簧11,由于弹簧的弹力使铅芯夹夹紧圆环的后端与铅笔外壳1内侧的台阶1d紧靠。在夹铅组件5的后方有一块可在铅笔外壳后段1b内自由滑动的惯性滑环10,该惯性滑环可由比重较大的金属材料制成,铅、铜和铁等金属都可以用于该惯性滑环。为了将外壳的前段1a和后段1b旋下来后防止惯性滑环从后段1b中脱出,可以如图2所示使该惯性滑环有一个直径较大的后端部分10a并设置一个旋在外壳后段1b上的止圈12,这样就能防止旋下外壳前后段后不会使惯性滑环从后段1b中脱落丢失。装铅芯时旋下后段1b从夹紧圆环7的后端盖7c的穿铅孔中插入夹铅组件的铅芯夹6中,由于夹铅组件的单向夹铅特性,所以铅芯可被向前推进,直到从铅笔的前端伸出,然后旋上后段1b。在写字过程中,如果需要向前出铅,只要上下晃动一下铅笔,惯性滑环10将从铅笔的后部滑落下来撞击夹铅组件5,使夹铅组件向前滑动一段距离,之后在弹簧11的弹力下返回与台阶1d接触的原始位置。由此,夹铅组件5与摩擦夹圈之间完成了一次往复运动。当夹铅组件5向前推进时,由于摩擦夹圈对铅芯产生的摩擦夹力,铅芯相当于受到一个向后退缩的力,如前所述,将使铅芯夹6更加夹紧铅芯,所以在惯性滑环10的撞击力下铅芯相对于摩擦夹圈4向前滑动将铅芯送出前端,但在弹簧力作用下夹铅组件5向后滑退时,由于摩擦夹圈对铅芯的摩擦夹力,铅芯相当于受到一个向前的拉力,如前所述,这个力使铅芯夹放松对铅芯的夹持力,因此铅芯被摩擦夹圈夹住,不与夹铅组件5一起后退,从而实现了送铅操作。可以在笔壳前段1a的前部设一个凸台1e,限制夹铅组件5向前滑动的滑动量,从而也限制了每次由惯性滑环10对夹铅组件的撞击产生的最大出铅量。现在来看图2,它与图1的实施例在惯性滑环撞击送铅的原理上是一样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图2的实施方案具有一个退铅操作机构,它包括一个铅笔在握笔书写时与食指接触处的滑块14,一个驱动部件13,它可以是一段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自动铅笔,包括一个单向夹铅组件和一个让铅芯通过并对铅芯产生一定摩擦力的摩擦夹圈,所述摩擦夹圈与所述夹铅组件作一次彼此靠近的往复运动会导致一次送铅操作,其特征是所述夹铅组件在笔杆中只能顶着一个弹簧力向前滑动,所述夹铅组件后面有一个由比重较大的材料做成的、可在铅笔杆内自动滑动的惯性环,所述惯性环从笔杆后部滑落下来时,撞击所述夹铅组件,所述夹铅组件在该撞击力的作用下向前滑动一个量,然后在所述弹簧力的作用下返回原始位置,由此实现一次送铅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夹铅组件包括一个具有一段截头圆锥形内表面的铅芯夹夹紧圆环和一个由对称二半部分组成的圆柱形铅芯夹,该铅芯夹二半部分的前部有二个放置小球珠的凹槽,带小钢珠的铅芯夹受到一个弹簧力而使钢珠紧靠在所述的圆锥形内表面上,由此钢珠对铅芯夹的二半部分产生一个径向压紧力,从而使夹铅组件对铅芯产生单向夹持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兴卫
申请(专利权)人:陆兴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