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寿专利>正文

双夹头式自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43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减少残段笔芯的损失,同时在缓冲套筒与按压构件上皆设有止转装置的双夹头式自动铅笔,由笔管,笔芯管,后方夹头,夹头束紧环,连接头,前部夹头,弹性体,尾塞,按压构件所构成,其中按压构件设有对尾塞可轴向移动但不能旋转的止转机构;其特点在于,此按压构件的外周部形成有卡合突起,且上述尾塞的内周面形成有供上述卡合突起卡合的轴向卡合凹槽,以防止笔芯不经意扭断。(*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有前部夹头及后部夹头的双夹头式自动铅笔,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外嵌有夹头束紧环用以将笔芯定量推送出的后部夹头及防止笔芯向后退缩的前部夹头的双夹头式自动铅笔。以往,这种双夹头式自动铅笔主要是为减少残余的短节笔芯的损失的目的而设计,然而具有构造复杂,且组合装配及分解困难的问题。又这种双夹头式自动铅笔,当两个夹头同时夹持着一节笔芯的前后段时,其中的一个夹头万一因某种原因而转动时,夹于两个夹头间的笔芯即有被扭断的情形发生。一发生这种情形,断芯将滞留于前部夹头与后部夹头之间而有碍其后笔芯的送出;或在断芯之后,欲借送芯操作将断芯往前送出时,后段笔芯的前端与前段断芯的后端错开无法相接,以致无法将断芯排除,也无法正常送出笔芯。举例说明,连接头与套筒如用螺纹相互螺接组合为一体的情形下,如发生断芯堵塞,欲将套筒从连接头卸下来清除时,只要将连接头一旋转,后部夹头也跟着旋转,结果由前部夹头所夹持的笔芯前段部与由后部夹头所夹持的笔芯后段间被扭断。此外,当使用者无意中扭转笔管后部的按压帽或橡皮擦保持筒时,借笔芯管相连的后部夹头也跟着一起旋转,由前部夹头与后部夹头分别夹持的笔芯前段与后段会产生相对扭转,而同样造成笔芯被扭断。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夹头式自动铅笔,其中设有止转装置使夹头虽可轴向移动但不旋转,借此使笔芯不致被扭断,而且在笔芯折断而需卸下前锥体时,能使内部零件不致散落,同时整个组件的装配性良好。再者,本技术的进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夹头自动铅笔,系针对申请人先前提出申请的特原平7-289185号(申请第84215034号)中所揭示的专利技术加以改良,系在按压帽上设有具O型圈收容器槽及数个外突可嵌合于尾塞的卡合槽的卡止突起,以防止该前案当摇动铅笔时,因按压帽与尾塞之金属构件间接触所产生“卡哒、卡哒”的金属声音,同时,也可解除当尾塞与按压帽采用多角型接触面以达止转效果时可能带来按压操作时因按压帽按压不正所造成按压过紧的缺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双夹头自动铅笔是这样实现的前部设有前锥体的笔管,可滑动自如地容设于此笔管内的笔芯管,设在笔芯管前端的后方夹头,游嵌在此后方夹头的夹头束紧环,设在笔芯管前部外周而内部装有将笔芯管推向后方的后部弹性体的套筒,套设在此套筒外且周壁分别设有供套筒及夹头束紧环抵接卡止的卡止部的连接头,固定在此连接头前端的前部夹头,设在连接头与前锥体之间用以将连接头推向后方的前部弹性体,固设在笔管后端的尾塞,及可装卸地套设在笔芯管后端的按压构件,而上述按压构件可装卸地套设在笔芯管后端所设橡皮擦保持筒的按压帽,此按压帽的外周部形成有卡合突起,且上述尾塞的内周面形成有可供上述卡合突起卡合的轴向卡合槽沟。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的实现是上述按压帽的外周部制成有上下环状突缘所围成的环状凹槽,凹槽内嵌套一O型圈,且上述卡合突起系一体连设在下方环状突缘的外周面呈等间隔配置。由于采用本技术的双夹头式自动铅笔构造,止转装置防止笔芯扭断,当发生笔芯阻塞而出芯不顺时,可轻易卸下前锥体等以排除断笔芯,而不致发生前部夹头脱落散失,前部夹头即使张开笔芯也不致掉落,同时,其装配性良好。再者,在按压帽的凹槽内嵌套一O型圈,可防止金属噪声。兹依照附图就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详述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表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夹头式自动铅笔的局部纵剖视图;图2表示图1中的弹性套筒的正视图;图3表示图2的弹性套筒的俯视图;图4表示图1中的连接头的正视图;图5表示沿图4的连接头A-A′线的剖视图;图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夹头式自动铅笔的局部剖视图7表示沿图6的B-B′线剖切的横剖图;图8表示图6的按压帽的透视图;图9表示图6的按压帽的俯视图;图10表示图6的按压帽的侧视图。按照图1表示为双夹头式自动铅笔的局部纵剖视图,图中笔管1的前端螺接有前锥体2,后端可装卸地套设有按压帽3的笔芯管4系可轴向滑动地插设在笔管1内。此笔芯管4的前端部压入固定有后部夹头5,此后部夹头5的前端夹头部游嵌有夹头束紧环6。又,前端抵住束紧环6的后端的套筒系采用弹性套筒7,此套筒7与笔芯管4的前端之间设有后部弹簧8。在此,弹性套筒7采用前端具有内突缘7a的弹性(可伸缩性)套筒7,弹簧8则可采用各种弹性体,此弹簧8装设在套筒7的突缘7a内侧并赋予笔芯管4等组件经常保持后退的弹性压力。其次依图2及图3就上述弹性套筒7的构造例加以具体说明。弹性套筒7由前段小径部7b,后段大径部7c及位于大、小径部之间的中间弹性部7d构成为整体具有轴向弹性伸缩性的缓冲套筒。此中间弹性部7d如图2及图3所示开设有沿周向交互错开的多个细槽孔7e而具有可转向伸缩的弹性功能,且在此弹性部7d的外周部形成有一对相对的卡止突起7f,可扣卡于下文将述的连接头9的卡止孔9d内。又,在本例中卡止突起7f如图2所示形成三角形。再者,弹必套筒7的外侧嵌套有如图4、图5所示的筒状连接头9,借相互卡止的卡止构造结合为一体。具体是,连接头9的前端形成有小径端9a,此小径端9a的后方设有斜肩部9b,紧接着为中间筒部9c,而最后部为大径部9d。此大径部9d的周壁上穿设有一对对应于上述卡止突起7f的卡止孔9e,而在此对卡止孔9e的同一直线上的后端部形成有由内向外扩大的引导口9f。此引导口9f的作用为当将上述弹性套筒7装入连接头9内时,使其卡止突起7f容易进入并卡入卡止孔9e内而定位。如果,在引导口9f的内侧形成相连的引导沟9g如虚线所示时,则弹性套筒7更容易插入连接头9内而卡止定位。连接头9的小径端9a的前端与前锥体2的内周所设环状肩部之间,如图1所示设有前部弹簧10,以赋予连接头9向后移的弹性推力。在此实施例中,前部弹簧10的弹性力量比后部弹簧8的弹性力量弱。又,连接头9的小径端9a前端压入固定有笔芯夹持用前部夹头11。此前部夹头11与一般前端经分割形成多片后往外扩开而制成的后部夹头5的构造不同,而只是前端分割成多片而未予扩开。此前部夹头11在装入前锥体2内而当其前进的状态时具有仅仅保持笔芯不致掉落,一旦笔芯受到压力时则可移动。此前部夹头11的突出前锥体2的前端部份形成有挡止突缘11a。当前部夹头11如图1所示夹持有笔芯的状态下是呈向外张开而自前锥体2突出的状态,但未夹持笔芯的状态时,因中心呈空而前部夹头11可向内收紧而往后退入前锥体2内,然而,本案例中所设突缘11a可挡止前部夹头11继续后退,因此,将前锥体2卸下来时,可无虑前部夹头5掉落。又,前部夹头11安装于前锥体2内,由于夹头部前进时可保持住笔芯不致掉落,但是笔芯如果稍受到载荷(压力)时则可向后移动;又在前部夹头11后退收紧的状态下具有可抗书写笔压而保持笔芯不退缩。又,如图1中,符号16为下文将述的设在笔芯管4后端的用来保持橡皮擦的橡皮控保持筒。当书写时,先按压后端的按压帽3,则前部弹簧10因弹性力量较后部弹簧8弱,前部弹簧10即先受到压缩,于是前夹头11前进张开而呈可供笔芯自后方通过的状态。继之,连接头9的斜肩部9b抵住前锥体2的内壁所形成的内肩部2a而不再前移,接着后部弹簧8被压缩而使后部夹头5与笔芯管2一起前进。当后部夹头5前进中,夹头束紧环6抵住连接头9内壁所形成的肩部不再前进,但后部夹头5则可继续前进而张开,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夹头式自动铅笔,前部设有前锥体的笔管,可滑动自如地容设于此笔管内的笔芯管,设在笔芯管前端的后方夹头,游嵌在此后方夹头的夹头束紧环,设在笔芯管前部外周而内部装有将笔芯管推向后方的后部弹性体的套筒,套设在此套筒外且周壁分别设有供套筒及夹头束紧环抵接卡止的卡止部的连接头,固定在此连接头前端的前部夹头,设在连接头与前锥体之间用以将连接头推向后方的前部弹性体,固设在笔管后端的尾塞,及可装卸地套设在笔芯管后端的按压构件所构成;其中按压构件设有对尾塞可轴向移动但不能旋转的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此按压构件系可装卸地套设在笔芯管后端的橡皮擦保持筒的按压帽,此按压帽的外周部形成有卡合突起,且上述尾塞的内周面形成有供上述卡合突起卡合的轴向卡盒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山秀平光谷良英安西昭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