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442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包括E型磁芯、两个I型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其中:一个I型磁芯位于E型磁芯的一个边柱和中柱之间,和该边柱、中柱及E型磁芯的一个底柱构成闭合磁路;另一个I型磁芯位于E型磁芯的另一个边柱和中柱之间,和该边柱、中柱及E型磁芯的另一个底柱构成闭合磁路;两个I型磁芯,或E型磁芯的两个边柱,或E型磁芯的两个底柱上分别具有气隙,第一绕组缠绕于两个I型磁芯或E型磁芯上具有气隙的部分;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缠绕于E型磁芯的中柱上;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并联构成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三绕组为变压器副边绕组。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器,能够减少变压器绕组损耗,提高变压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包括E型磁芯、两个I型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其中:一个I型磁芯位于E型磁芯的一个边柱和中柱之间,和该边柱、中柱及E型磁芯的一个底柱构成闭合磁路;另一个I型磁芯位于E型磁芯的另一个边柱和中柱之间,和该边柱、中柱及E型磁芯的另一个底柱构成闭合磁路;两个I型磁芯,或E型磁芯的两个边柱,或E型磁芯的两个底柱上分别具有气隙,第一绕组缠绕于两个I型磁芯或E型磁芯上具有气隙的部分;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缠绕于E型磁芯的中柱上;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并联构成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三绕组为变压器副边绕组。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器,能够减少变压器绕组损耗,提高变压器效率。【专利说明】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已经在电力电子
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变压器结构如图1所示,该变压器由E型磁芯、I型磁芯12和变压器绕组13构成,其中,E型磁芯包括中柱111、两个边柱112和两个底柱113,变压器绕组13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变压器绕组13缠绕于E型磁芯中柱111上,该E型磁芯中柱111上具有气隙,通过调节气隙的宽度可以调节变压器励磁电感的大小。 然而,该结构的变压器励磁电感较小,导致变压器原边绕组中存在较大的励磁电流,该励磁电流产生的磁动势跨越了副边绕组,在副边绕组中感应产生额外的涡流损耗,降低了变压器的转换效率。并且,这一部分额外的涡流损耗值一般情况下与铜箔厚度呈正比关系,因此不能通过增加铜箔厚度来提高变压器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以减少变压器绕组损耗,提高变压器效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E型磁芯、两个I型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其中: 所述两个I型磁芯中的一个I型磁芯位于所述E型磁芯的一个边柱和中柱之间,和该边柱、中柱及所述E型磁芯的一个底柱构成闭合磁路;所述两个I型磁芯中的另一个I型磁芯位于所述E型磁芯的另一个边柱和中柱之间,和该边柱、中柱及所述E型磁芯的另一个底柱构成闭合磁路; 所述两个I型磁芯,或所述E型磁芯的两个边柱,或所述E型磁芯的两个底柱上分别具有气隙,所述第一绕组缠绕于所述两个I型磁芯或所述E型磁芯上具有气隙的部分;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缠绕于所述E型磁芯的中柱上; 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并联,构成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所述第三绕组为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第一 E型磁芯、第二 E型磁芯、I型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其中: 所述第一 E型磁芯和所述第二 E型磁芯开口相对,所述I型磁芯位于所述第一 E型磁芯和所述第二 E型磁芯中间,构成“田”字型磁芯; 所述第一 E型磁芯的中柱上具有气隙,或所述第一 E型磁芯的两个底柱上分别具有气隙,或所述第一 E型磁芯的两个边柱上分别具有气隙; 所述第一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一 E型磁芯上;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二E型磁芯的中柱上; 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并联,构成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所述第三绕组为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U型磁芯、I型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其中: 所述I型磁芯位于所述U型磁芯的两个边柱之间,和所述U型磁芯构成闭合磁路; 所述I型磁芯,或所述U型磁芯的底柱上具有气隙,所述第一绕组缠绕于所述I型磁芯或所述U型磁芯上具有气隙的部分;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缠绕于所述U型磁芯的两个边柱上; 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并联,构成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所述第三绕组为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第一 U型磁芯、第二 U型磁芯、I型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其中: 所述第一 U型磁芯和所述第二 U型磁芯开口相对,所述I型磁芯位于所述第一 U型磁芯和所述第二 U型磁芯中间,构成“日”字型磁芯; 所述第一 U型磁芯的底柱上具有气隙,或所述第一 U型磁芯的两个边柱上分别具有气隙; 所述第一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一 U型磁芯上;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二 U型磁芯的两个边柱上; 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并联,构成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所述第三绕组为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虽然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并联,但因为气隙位置的影响,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漏磁通并不相同,励磁电流的大部分流经第一绕组,而第二绕组中的励磁电流很小,励磁电流在第三绕组中感应产生的额外的涡流损耗很小,减小了变压器绕组损耗;并且第一绕组可以只按照励磁电流、第二绕组及第三绕组可以只按照负载电流来分别选取最优的铜箔厚度或线径来进一步减少变压器绕组损耗,提高变压器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磁芯的结构图之一;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磁芯的结构图之二 ;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磁芯的结构图之三;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一;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二 ;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三;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四;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五; 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一; 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二 ; 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三; 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四; 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磁芯的结构图之四; 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磁芯的结构图之五; 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一; 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二 ; 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一; 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二 ; 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给出能够减少变压器绕组损耗的实现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包括E型磁芯、两个I型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其中: 两个I型磁芯中的一个I型磁芯位于E型磁芯的一个边柱和中柱之间,和该边柱、中柱及E型磁芯的一个底柱构成闭合磁路;两个I型磁芯中的另一个I型磁芯位于E型磁芯的另一个边柱和中柱之间,和该边柱、中柱及E型磁芯的另一个底柱构成闭合磁路;两个I型磁芯,或E型磁芯的两个边柱,或E型磁芯的两个底柱上分别具有气隙,第一绕组缠绕于两个I型磁芯或E型磁芯上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E型磁芯、两个I型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其中:所述两个I型磁芯中的一个I型磁芯位于所述E型磁芯的一个边柱和中柱之间,和该边柱、中柱及所述E型磁芯的一个底柱构成闭合磁路;所述两个I型磁芯中的另一个I型磁芯位于所述E型磁芯的另一个边柱和中柱之间,和该边柱、中柱及所述E型磁芯的另一个底柱构成闭合磁路;所述两个I型磁芯,或所述E型磁芯的两个边柱,或所述E型磁芯的两个底柱上分别具有气隙,所述第一绕组缠绕于所述两个I型磁芯或所述E型磁芯上具有气隙的部分;所述第二绕组和所述第三绕组缠绕于所述E型磁芯的中柱上;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并联,构成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所述第三绕组为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是亚明刘元岗黄立巍李祥生许峰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北美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