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953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气浮隔油器、连接气浮隔油器的出水口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箱由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分别连通沉淀池的清水池、污泥池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油污水先用气浮隔油器进行除油污后,再通过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低进高出的流动方式,以及将厌氧池、缺氧池设置为环形池,使池内污水能够均匀混合,充分进行生物降解实现高效除油;同时各个池体集成在一体化设备中,省去各池之间的连接管道,具有占地少、节约空间、易搬运、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水,而石油开采、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油品贮运、车辆清洗、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具有产量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油污染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染,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针对油水分离的技术较为成熟,常用的方法有重力分离法、空气浮选法、粗粒化法、过滤法、吸附法、超声波法等,并且新的除油技术还在不断研发中。然而,现有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中,油水分离池、生化池、沉淀池等大多都为分离设置,存在占地多,结构较为复杂、操作繁琐、运营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布了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具体的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气浮隔油器、连接气浮隔油器的出水口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箱,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箱由依次相连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分别连接沉淀池的清水池、污泥池构成。所述的缺氧池位于好氧池内部,厌氧池位于缺氧池的内部;厌氧池顶部设有第一溢流堰,第一溢流堰上设有连通厌氧池的第一溢流口 ;缺氧池的底部设有连通好氧池的第一连通口。所述的厌氧池为圆形池;所述的缺氧池是与厌氧池具有相同圆心的环形池。所述的厌氧池与气浮隔油器相连,厌氧池的入水口位于厌氧池的底部。所述的好氧池的底部和中部分别设有连续式曝气的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所述的缺氧池的底部设有间歇式曝气的第三曝气管。所述的好氧池内部设有第二溢流堰,第二溢流堰上设有连通沉淀池的第二溢流□。所述的沉淀池顶部设有与清水池连通的第三溢流口,底部设有与污泥池连通的第二连通口。所述的清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污泥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的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油污水先用气浮隔油器进行初步除油污后,再通过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低进高出的流动方式以及将厌氧池、缺氧池设置为环形池,使池内污水能够均匀混合,充分进行生物降解,实现高效率除油;同时各个池体集成在一体化设备中,省去各池之间的连接管道,具有占地少,节约空间、易搬运、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体化污水处理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体化污水处理箱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实施例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气浮隔油器、连接气浮隔油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箱,一体化污水处理箱中的厌氧池与气浮隔油器相连,厌氧池的入水口位于厌氧池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油污水通常需经过粗栅格、细栅格进行一级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及部分有机物后再进入气浮隔油器,而气浮隔油器在传统隔油池的基础上增加了渣、水分离及排渣功能、气浮功能和自动刮油功能。气浮除油过程包括气泡产生、气泡与油污和固体颗粒附着上升、刮油装置分离等步骤组成。本实施例中的气浮隔油器采用广州恒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HDG-ZQ-A-0.83型号的气浮隔油器。如图1-2所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箱,包括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斜板沉淀池4、清水池5、污泥池6。厌氧池I为圆形池,缺氧池2是与厌氧池I具有相同圆心的环形池,厌氧池I位于缺氧池2内部,缺氧池2位于好氧池3内部;第一溢流堰7位于厌氧池I顶部,厌氧池I的池口在第一溢流堰7内,污水可从厌氧池I的池口溢流到第一溢流堰7 ;第一溢流口 8位于第一溢流堰7的底部,连通第一溢流堰7与缺氧池2 ;第一连通口 9连通缺氧池2与好氧池3的底部;第二溢流堰12位于好氧池3内,污水可从好氧池3溢流到第二溢流堰12 ;第二溢流口 13位于第二溢流堰12的底部,连通斜板沉淀池4与第二溢流堰12。第一曝气管10采用连续式曝气,曝气孔径为2_5mm,设在好氧池3的底部;第二曝气管11采用连续式曝气,曝气孔径为0.8-2mm,设在好氧池3的中部;第三曝气管18采用间歇式曝气,曝气孔径为0.8-2mm,设在缺氧池2的底部。第三溢流口 14连通斜板沉淀池4和清水池5的顶部;第二连通口 15连通斜板沉淀池4与污泥池6的底部;排水口 16位于清水池5的底部,排泥口 17位于污泥池6的底部。含油污水处理流程:油污水进入气浮隔油器处理后,从位于厌氧池I底部的入水口进入厌氧池1,再从厌氧池I的池口溢流到第一溢流堰7,由第一溢流口 8进入缺氧池2,再从第一连通口 9进入好氧池3,好氧池3中处理的污水溢流到第二溢流堰12,由第二溢流口 13进入沉淀池4,沉定后的上层清水经第三溢流口 14溢流到清水池5,沉淀后的下层污泥由第二连通口 15排到污泥池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油污水经提升后,利用粗栅格、细栅格进行一级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及部分有机物。经一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气浮隔油器,气浮隔油器中的气泡发生器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从而形成水、气泡及油污固体颗粒三相混合体,在界面张力、气浮上升浮力和静水压力差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微细气泡粘附在被去除的油污和固体颗粒上后,因粘和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使水中油污和固体颗粒被自动刮油装置分离去除。气浮隔油器处理后的污水以低进高出的方式依次经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并利用厌氧池、缺氧池的环形结构和各池的溢流口位置的设置,实现进水自动搅拌厌氧池和缺氧池,确保污水在厌氧池和缺氧池均匀混合且达到在厌氧池、缺氧池停留足够时间的目的,使油污得到充分降解。其中,厌氧池中聚磷菌吸收污水中的磷,形成高浓度的含磷污泥,随剩余污泥一起排出系统,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缺氧池中加入反硝化菌完成污水的脱氮过程,而此过程需保证缺氧池中溶解氧浓度< 0.5mg/L,而硝化菌在脱氮过程会使污水中氧气含量越来越低,故在缺氧池底部安装间歇式微孔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好氧池中添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并采用新型的生物悬浮填料便于大量微生物附着生长,进行高效的生物降解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此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在好氧池底部设置连续式曝气装置进行连续曝气,但由于曝气管产生的气泡在污水中上升过程中氧气不断被消耗,使上层污水中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因此在好氧池中部设置另一更加节能的连续式微孔曝气装置进行曝气。经好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后上层清水排到清水池,底部污泥定期排至污泥池。经此设备处理的污水,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 B 标准。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专利技术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气浮隔油器、连接气浮隔油器的出水口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箱由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分别连通沉淀池的清水池、污泥池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气浮隔油器、连接气浮隔油器的出水口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箱由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分别连通沉淀池的清水池、污泥池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池位于好氧池内部,厌氧池位于缺氧池的内部;厌氧池顶部设有第一溢流堰,第一溢流堰上设有连通厌氧池的第一溢流口 ;缺氧池的底部设有连通好氧池的第一连通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池为圆形池;所述的缺氧池是与厌氧池具有相同圆心的环形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池与气浮隔油器相连,厌氧池的入水口位于厌氧池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廷权李文生周洪昌何海波王茜周岗泉李争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合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