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694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液体混合器,包括底座(1)以及可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载料器(2),载料器(2)包括第一置料柱(201)和第二置料柱(202),所述的第一置料柱(201)的内壁上都设置有螺旋槽A(203),所述的第二置料柱(202)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B(20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置料柱的内壁上设置螺旋槽,使得四周液体下降快于中心液体,从而形成四周液体向中心液体挤压的现象,形成了搅拌,加快混合速度,使得混合更加均匀;设置加热器,使得液体分子运动更加剧烈,提高混合效率;在出料门和进料门处设置气压传感器,防止载料器内部气压过大,造成载料器损坏,甚至造成工作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混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混合装置,特别是涉及到液体混合器。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液体混合,一般都有专门的混合机,因为采用人力混合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混合得也不均匀,现有的混合机都是采用电机带动容器旋转,使得容器内部液体不断翻转,从而得到混合,容器一般都是呈圆柱状的容器,转动轴为圆柱轴,虽然得到彻底的翻动,但是所有的物料都是得到同一旋转力,使得混合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液体混合器,解决现有旋转混合机混合效率低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液体混合器,包括底座以及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载料器,所述的载料器由电机带动旋转,载料器包括第一置料柱和第二置料柱,第一置料柱的一端和第二置料柱的一端呈夹角连接,从而构成一个“V”字,第一置料柱和第二置料柱还在连接处连通,第一置料柱的另一端和第二置料柱的另一端分别都设置有进料门,而载料器的下端尖部设置有出料门,第一置料柱的长度大于第二置料柱,载料器的转动轴呈水平状,载料器的角平分面与转动轴垂直,所述的第一置料柱的内壁上都设置有螺旋槽A,螺旋槽A从第一置料柱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的第二置料柱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B,螺旋槽B从第二置料柱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本装置中载料器用于放置物料,载料器静止时,其V 口朝向上,物料从进料门放入载料器内,旋转时,物料则不断翻转,第一置料柱内的物料与第二置料柱内的物料在连通处相遇,但因为两者长度不相同,两边物料下落到连通处时势能不同,就形成了轴向逐层交替扩散混合,从而使得混合效果非常的好,而且在置料柱的内壁上设置了螺旋槽,即螺旋槽A和螺旋槽B,液体流动时,其周边会因为螺旋槽形成一个螺旋力,这样到底部后,周边因为螺旋力速度明显要快,是先到底部,如V 口朝向,则是与另一股液体相撞,被迫从四周向中心运动,中心处的液体即被搅浑,而V 口朝下,液体也是撞击到进料门,也会向中心运动,从而也形成搅拌作用,这样即使得液体混合均匀,混合速度加快。进一步,上述的载料器内设置有加热器,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液体分子剧烈运动,从而加快混合速度,加热器最好设置在载料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部位,液体不管怎么运动,加热器都位于液体中。进一步,上述的进料门、出料门的内壁上都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加热器,混合时,载料器内液体肯定不满,因为满满的液体难以混合,这样,进料门在上时,内壁露出液面,出料门朝向上时,内壁也露出液面,当对液体加热时,会导致载料器内气压上升,达到一定气压时,有可能损坏载料器,特别是进料门和出料门,所以设置气压感应器,感应到气压过高时,即发送信号处加热器,停止加热。进一步,上述的底座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方便装置的搬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在置料柱的内壁上设置螺旋槽,使得四周液体下降快于中心液体,从而形成四周液体向中心液体挤压的现象,形成了搅拌,加快混合速度,使得混合更加均匀; (2)设置加热器,使得液体分子运动更加剧烈,提高混合效率; (3)在出料门和进料门处设置气压传感器,防止载料器内部气压过大,造成载料器损坏,甚至造成工作人员受伤。【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载料器的结构不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载料器,3-电机,4-进料门,5-出料门,6-转动轴,7-加热器,8-滚轮,201-第一置料柱,202-第二置料柱,203-螺旋槽A,204-螺旋槽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液体混合器,包括底座I以及可转动连接在底座I上的载料器2,所述的载料器2由电机3带动旋转,载料器2包括第一置料柱201和第二置料柱202,第一置料柱201的一端和第二置料柱202的一端呈夹角连接,从而构成一个“V”字,第一置料柱201和第二置料柱202还在连接处连通,第一置料柱201的另一端和第二置料柱202的另一端分别都设置有进料门4,而载料器2的下端尖部设置有出料门5,第一置料柱201的长度大于第二置料柱202,载料器2的转动轴6呈水平状,载料器2的角平分面与转动轴6垂直,所述的第一置料柱201的内壁上都设置有螺旋槽A203,螺旋槽A203从第一置料柱20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的第二置料柱202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B204,螺旋槽B204从第二置料柱20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本装置中载料器2用于放置物料,载料器2静止时,其V 口朝向上,物料从进料门4放入载料器2内,旋转时,物料则不断翻转,第一置料柱201内的物料与第二置料柱202内的物料在连通处相遇,但因为两者长度不相同,两边物料下落到连通处时势能不同,就形成了轴向逐层交替扩散混合,从而使得混合效果非常的好,而且在置料柱的内壁上设置了螺旋槽,即螺旋槽A203和螺旋槽B204,液体流动时,其周边会因为螺旋槽形成一个螺旋力,这样到底部后,周边因为螺旋力速度明显要快,是先到底部,如V 口朝向,则是与另一股液体相撞,被迫从四周向中心运动,中心处的液体即被搅浑,而V口朝下,液体也是撞击到进料门4,也会向中心运动,从而也形成搅拌作用,这样即使得液体混合均匀,混合速度加快。【实施例2】 如图3,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载料器2内设置有加热器7,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液体分子剧烈运动,从而加快混合速度,加热器7最好设置在载料器2竖直方向上的中心部位,液体不管怎么运动,加热器都位于液体中。本实施例中进料门4、出料门5的内壁上都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加热器7,混合时,载料器2内液体肯定不满,因为满满的液体难以混合,这样,进料门4在上时,内壁露出液面,出料门5朝向上时,内壁也露出液面,当对液体加热时,会导致载料器2内气压上升,达到一定气压时,有可能损坏载料器2,特别是进料门4和出料门5,所以设置气压感应器,感应到气压过高时,即发送信号处加热器7,停止加热。本实施例中底座I的下端设置有滚轮8,方便装置的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可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载料器(2),所述的载料器(2)由电机(3)带动旋转,载料器(2)包括第一置料柱(201)和第二置料柱(202),第一置料柱(201)的一端和第二置料柱(202)的一端呈夹角连接,从而构成一个“V”字,第一置料柱(201)和第二置料柱(202)还在连接处连通,第一置料柱(201)的另一端和第二置料柱(202)的另一端分别都设置有进料门(4),而载料器(2)的下端尖部设置有出料门(5),第一置料柱(201)的长度大于第二置料柱(202),载料器(2)的转动轴(6)呈水平状,载料器(2)的角平分面与转动轴(6)垂直,所述的第一置料柱(201)的内壁上都设置有螺旋槽A(203),螺旋槽A(203)从第一置料柱(20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的第二置料柱(202)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B(204),螺旋槽B(204)从第二置料柱(20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液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以及可转动连接在底座(I)上的载料器(2),所述的载料器(2)由电机(3)带动旋转,载料器(2)包括第一置料柱(201)和第二置料柱(202),第一置料柱(201)的一端和第二置料柱(202)的一端呈夹角连接,从而构成一个“V”字,第一置料柱(201)和第二置料柱(202)还在连接处连通,第一置料柱(201)的另一端和第二置料柱(202)的另一端分别都设置有进料门(4),而载料器(2)的下端尖部设置有出料门(5),第一置料柱(201)的长度大于第二置料柱(202),载料器(2)的转动轴(6)呈水平状,载料器(2)的角平分面与转动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膨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锋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