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液式笔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62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液式笔具,墨水管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在开始出墨水时空气和墨水能够迅速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并且可以简化结构。该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墨水吸附体具有高密度部以及连接在该高密度部的靠后的位置上的低密度部,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和上述笔尖的后端与上述高密度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墨水管内直接贮存墨水,在上述墨水管和笔尖之间插入设置墨水吸附体的直液式笔具。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前”是指笔尖侧;“后”是指墨水管侧。
技术介绍
过去,在这种直液式笔具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笔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体,在墨水容器的上方开口部具有连接管和穿通孔并填充了吸收性材料;墨水容器,在上方开口部插入上述收容体;笔头,插入于上述吸收性材料中;以及通气管,穿通上述收容体的穿通孔;通过上述连接管连接墨水容器的内部和吸收性材料,通过上述连接管连接墨水容器的内部和大气”。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为直液式笔具即使在墨水容器的上方开口部具有连接管和通气管,也能够使通气管与大气始终相连通。因此,若使笔尖保持向下的状态,则大气通过通气管连续地供给到墨水容器内,同时墨水容器内的墨水通过连接管而继续向吸收性材料供给。其结果,墨水容器内的墨水有可能从笔尖侧漏出到外部。并且,过去,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毛毡笔,其特征在于,具有容器主体;墨水收容室,具备具有可装卸的密闭用盖子的墨水补充口,可配置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后侧;墨水供液材料收容室,具有配置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前方的第1吸液材料、和配置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后方的第2吸液材料;笔尖,底部被上述第1吸液材料挟持,底部端面与上述第2吸液材料接触;隔板,隔离上述墨水收容室和上述墨水供液材料收容室;以及吸气管,具有与上述第1吸液材料抵接的第1开口部、和配置在上述墨水补充口附近的上述墨水收容室内的第2开口部,并固定在上述隔板上;贮存在上述墨水收容室的墨水经过设在上述隔板上的吸液孔向上述吸液材料进行供液”。上述专利文献2的直液式笔具具有如下结构具有2个吸液材料,使供气管的前端面与主体前端开口部侧的吸液材料的后端面抵接,供液孔与墨水贮存室侧的吸液材料的后端面相连通,即,供气管的前端开口部和供液孔的前端开口部位于前后分离的位置上。因此,利用从供液孔供给并浸渍在吸液材料的墨水很难堵塞供气管的开口端,(即很难使供气管的开口端处于液密封状态),不能够确实停止从墨水管的墨水流出和向墨水管的空气流入(即墨水和空气的交替)。其结果,有可能使多余的墨水供给给吸液材料,使墨水从笔尖侧漏出到外部。再者,上述专利文献2的直液式笔具,在结构上,笔尖穿过主体前端开口部侧的吸液材料,与墨水贮存室侧的吸液材料相接触,所以,很难将笔尖的纵长尺寸设定得短。因此,笔尖的成本提高,不能够廉价地向用户提供,而且,从笔尖后端到笔尖前端的墨水流出路变长,从笔尖来的墨水流出性降低,容易产生笔迹模糊和笔迹中断。并且,过去,在专利文献3中公布了“一种毛笔状笔具,具有墨水管;毛笔体;前轴,具有以同心配置的墨水调整管和墨水导管;转接芯,插入于上述墨水导管中,其后端插入于上述墨水管,其前端与上述毛笔体后端隔着预定间隙配置;多孔质材料的墨水吸收体,在上述墨水调整管和上述墨水导管之间被定义的环状路、及上述毛笔体后端上进行安装;空气通路,形成在上述前轴内面和上述墨水调整管外面之间,与大气相连通;以及墨水通路,形成在上述毛笔体后端,与空气通路连接,上述墨水吸收体的前端的密度比其它部分大”上述专利文献3的毛笔状笔具的结构为仅用一个墨水导管来连接墨水管和墨水吸附体,在开始出墨水时(即最初从墨水管向吸液材料内供给墨水时)不能够迅速使空气和墨水交替,到能够书写为止,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上述专利文献3的直液式笔具,部件数量多、结构复杂,很难向用户廉价地提供。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45-1889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昭56-750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实公昭60-71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过去存在的问题做出的,提供一种直液式笔具,即墨水管内的墨水不会从笔尖侧漏出,而且,在开始出墨水时空气和墨水能够迅速交替,在短时间内可以书写,再者,可简化结构。本专利技术以以下要件为特征。(方案1)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墨水吸附体具有高密度部以及连接在比该高密度部靠后的位置上的低密度部,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和上述笔尖的后端与上述高密度部连接。(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低密度部的内部与上述连通管的各自连通(方案3)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当从墨水吸附体的后端插入了各连通管的前端时,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将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向前方按压压缩,于是在各连通管的前端附近的墨水吸附体的内部形成上述高密度部。(方案4)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密度部通过在径向向内侧按压压缩墨水吸附体的外侧面而形成。(方案5)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密度部通过将墨水吸附体的前端面向后方按压压缩而形成。(方案6)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墨水吸附体包括设定为高密度的第1墨水吸附体和设定为低密度的第2墨水吸附体,第1墨水吸附体构成上述高密度部;第2墨水吸附体构成上述低密度部。(方案7)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连通管的内部配置具有毛细间隙的墨水吸附体,将上述墨水吸附体的毛细管力设定成比上述高密度部的毛细管力小。(方案8)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的轴方向的位置设定为互相相等。(方案9)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笔尖后端附近。(方案10)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高密度部,上述笔尖后端和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之间连接成墨水可以流通。(方案11)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与大气相连通。(方案12)如方案1所述的直液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连通管的侧壁相互连结。(方案13)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为互相相等。(方案14)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的笔尖后端附近。(方案15)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位于墨水吸附体内部的笔尖后端附近,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的轴向位置设定为互相相等。(方案16)一种直液式笔具,其结构件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液式笔具,包括:笔尖;墨水吸附体,连接在上述笔尖的后端;墨水管,配置在上述墨水吸附体的后方,直接贮存墨水;以及连通管,连接上述墨水管和上述墨水吸附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连通管,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被开口,上述墨水吸附体具有高密度部和连接在比该高密度部靠后的位置上的低密度部,上述各连通管的前端和上述笔尖的后端与上述高密度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田哲宏稻叶孝男
申请(专利权)人:百乐墨水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