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卡用组合式涂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566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1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答题卡用组合式涂卡器,包括板体,板体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多个答题孔,其中,答题孔上插合连接有自锁式按钮,自锁式按钮的下端插合连接有笔头,板体的外缘设置有外框和封边,外框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板体的两侧设置有滑轨,外框的前后两侧壁的内侧设置有滑槽,外框的开口与封边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框与封边围成了一个槽体,板体位于槽体内,滑槽与滑轨相匹配,板体上部设置有推动板,推动板与板体之间固定连接,推动板驱动板体上的滑轨沿滑槽相对滑动,进而使板体在槽体内发生位移;滑轨与板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滑槽与外框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性涂抹完成,大大降低涂卡时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答题卡用组合式涂卡器
:本技术涉及教具或文具
,特别涉及一种答题卡用组合式涂卡器。
技术介绍
:使用答题卡可以大量减少阅卷时间和阅卷使用的人力,因此,多数考试均采用答题卡形式,然而对于考生而言,涂卡区域小,又必须按规定涂抹,否则涂抹不清或涂抹出范围影响阅卷而导致分值错误,因此,考生涂卡需要浪费一定的考试时间进行涂抹,通常需要将铅笔端头削为扁平状,进行涂抹,但是,为增加涂抹浓度,经常导致铅笔头断裂,而且,还经常有涂抹不到的地方,需要再度反复涂抹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区域的边缘,这种涂抹容易出圈,即,涂抹的范围超过了方框的区域。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0420107843.3公开了一种答题卡专用尺板,其上设置若干答题孔,答题孔与答题卡上的方框一一对应,目的是规范涂抹区域,防治涂抹过度。这种操作,需要先将尺板比对在答题卡上,在进行涂抹,答题卡的厚度导致答题卡上方框的边缘反而涂抹不上,涂抹程序较直接涂抹更加复杂。再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20025609.X公开了一种答题卡垫,其通过两个软塑料制成的折页将答题卡包裹其内,其中一个折页设置涂卡孔,这种结构的改进点是将答题卡装入到答题卡垫之后即完成定位,接着进行涂卡操作即可。但是,这种涂卡仍然是需要逐一涂抹,其只是解决了答题卡定位和限制涂抹区域的问题。又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20056981.7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填涂答题卡的考试专用尺,其结构与200420107843.3的答题卡专用尺板实质上一样,只是解决了防治涂抹过度的问题,区别是其加设了审查区,方便阅卷操作。但是对于涂卡而言,依然是逐一涂抹,涂抹速度慢,浪费时间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性涂抹完成,大大降低涂卡时间的一种答题卡用组合式涂卡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性涂抹完成,大大降低涂卡时间的一种答题卡用组合式涂卡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答题卡用组合式涂卡器,包括板体,板体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多个答题孔,答题孔与答题卡上的方框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答题孔上插合连接有自锁式按钮,自锁式按钮的下端插合连接有笔头,板体的外缘设置有外框和封边,外框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板体的两侧设置有滑轨,外框的前后两侧壁的内侧设置有滑槽,外框的开口与封边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框与封边围成了一个槽体,板体位于槽体内,滑槽与滑轨相匹配,所述板体上部设置有推动板,推动板与板体之间固定连接,推动板驱动板体上的滑轨沿滑槽相对滑动,进而使板体在槽体内发生位移;滑轨与板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滑槽与外框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外框的外壁、所述封边的外壁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上螺纹连接有连杆。进一步的,连杆和连接孔的螺纹连接能够将多个本技术组合起来。进一步的,本技术优选为辅助一组答题的涂卡操作(答题卡上的答题通常为五个题目为一组,每组4个方框,即4列5行为一组)。即本技术的板体上的答题孔分为4列5行共计20个。进一步的,自锁式按钮为现有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按钮开关。在开关按钮第一次按时,开关弹出并保持,即自锁,在开关按钮第二次按时,开关断开,同时开关按钮复位弹回。此为现有技术中的机械结构,如一些圆珠笔按压的结构,一些电视机的开关结构等,都是自锁式按钮的一种。进一步的,答题孔的上部孔径大,下部孔径小,自锁式按钮插入到答题孔后被卡在答题孔的上部,按压自锁式按钮后,自锁式按钮的下部从答题孔的下部弹出至接近板体的下表面,自锁式按钮的下部插合连接有笔头,笔头稍微探出板体的下表面。进一步的,板体的下表面低于外框的下表面0.5mm。进一步的,本技术装配时,将板体的滑轨顺着外框的开口处的滑槽滑入到槽体内,然后将封边固定在外框的开口处,即完成了本技术的装配。进一步的,外框的下表面,封边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层,以增加摩擦力。进一步的,板体在槽体内的位移范围为0.3-0.5_。本技术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性涂抹完成,大大降低涂卡时间,具体为:本技术使用时,按照答案依次按压每行上相应的自锁式按钮,使按钮向下弹出,笔头外露。按压完毕后,将本使用新型的外框压紧在答题卡上(需对准位置,即每行答题孔对应答题卡上的相应行)。往复拉动推动板,板体从槽体的一侧位移到另一侧,往复运动2-3次之后,即一次性涂抹完成。本技术的创新点是利用自锁式按钮选择需要涂抹的位置,然后驱动板体一次性涂抹完成,以涂抹10组共计50个孔来比对,逐一涂抹需要时间每个需要5秒左右,共计需要250-300秒,而本技术按压每个需要I秒,对齐答题卡并压紧需要3-5秒,整体一次性涂抹需要3-5秒,总计需时,80-105秒。大大降低了涂抹的使用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自锁式按钮按下后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板体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识:1、推动板2、自锁式按钮3、板体4、槽体 5、封边 6、外框7、笔头 8、滑轨 9、答题孔10、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自锁式按钮按下后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板体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使用示意图。本技术包括板体3,板体3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多个答题孔9,答题孔9与答题卡上的方框一一对应,其中,答题孔9上插合连接有自锁式按钮2,自锁式按钮2的下端插合连接有笔头7,板体3的外缘设置有外框6和封边5,外框6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板体3的两侧设置有滑轨8,外框6的前后两侧壁的内侧设置有滑槽,外框6的开口与封边5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框6与封边5围成了一个槽体4,板体3位于槽体4内,滑槽与滑轨8相匹配,滑轨8呈球体状,滑槽呈优弧状,板体3上部设置有推动板1,推动板I与板体3之间固定连接,推动板I驱动板体3上的滑轨8沿滑槽相对滑动,进而使板体3在槽体4内发生位移;滑轨8与板体3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滑槽与外框6在制造时一体成型。外框6的外壁、封边5的外壁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上螺纹连接有连杆10。进一步的,连杆10和连接孔的螺纹连接能够将多个本技术组合起来。进一步的,本技术优选为辅助一组答题的涂卡操作(答题卡上的答题通常为五个题目为一组,每组4个方框,即4列5行为一组)。即本技术的板体3上的答题孔9分为4列5行共计20个。进一步的,自锁式按钮2为现有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按钮开关。在开关按钮第一次按时,开关弹出并保持,即自锁,在开关按钮第二次按时,开关断开,同时开关按钮复位弹回。此为现有技术中的机械结构,如一些圆珠笔按压的结构,一些电视机的开关结构等,都是自锁式按钮2的一种。进一步的,答题孔9的上部孔径大,下部孔径小,自锁式按钮2插入到答题孔9后被卡在答题孔9的上部,按压自锁式按钮2后,自锁式按钮2的下部从答题孔9的下部弹出至接近板体3的下表面,自锁式按钮2的下部插合连接有笔头7,笔头7稍微探出板体3的下表面。笔头的下表面是平的,且截面是矩形。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答题卡用组合式涂卡器,包括板体,板体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多个答题孔,答题孔与答题卡上的方框一一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答题孔上插合连接有自锁式按钮,自锁式按钮的下端插合连接有笔头,板体的外缘设置有外框和封边,外框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板体的两侧设置有滑轨,外框的前后两侧壁的内侧设置有滑槽,外框的开口与封边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框与封边围成了一个槽体,板体位于槽体内,滑槽与滑轨相匹配,所述板体上部设置有推动板,推动板与板体之间固定连接,推动板驱动板体上的滑轨沿滑槽相对滑动,进而使板体在槽体内发生位移;滑轨与板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滑槽与外框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答题卡用组合式涂卡器,包括板体,板体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多个答题孔,答题孔与答题卡上的方框一一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答题孔上插合连接有自锁式按钮,自锁式按钮的下端插合连接有笔头,板体的外缘设置有外框和封边,外框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板体的两侧设置有滑轨,外框的前后两侧壁的内侧设置有滑槽,外框的开口与封边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框与封边围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汤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