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617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器和风扇,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具有后开口;后壳体,其上形成有进风口,且具有与所述前壳体的后开口相贴合的前开口;所述室内机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靠近和远离所述后壳体;环形出风口,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远离所述后壳体时打开、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靠近并贴合时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采用后进风、环形出风的送风方式,有效解决了现有室内机送风方向单一、送风范围受限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器和风扇,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具有后开口;后壳体,其上形成有进风口,且具有与所述前壳体的后开口相贴合的前开口;所述室内机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靠近和远离所述后壳体;环形出风口,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远离所述后壳体时打开、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靠近并贴合时关闭。本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采用后进风、环形出风的送风方式,有效解决了现有室内机送风方向单一、送风范围受限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地说,是涉及空调室内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多采用贯流风扇设计其送风系统,并根据其风道结构特点设计其他结构件,从而构成上进风、下出风的送风方式。现有传统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存在下述不足:一方面,由于只能采用上进风、下出风这种单一的送风结构,导致其送风方向单一、送风范围受限,空气循环能力弱,影响空调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送风方向单一,在无法避免出风直接吹到人身上的情况下,由于送风风量强,大量的出风吹到人身上会造成人体感觉不舒服,送风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该室内机采用后进风、环形出风的送风方式,有效解决了现有室内机送风方向单一、送风范围受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器和风扇,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具有后开口 ;后壳体,其上形成有进风口,且具有与所述前壳体的后开口相贴合的前开口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靠近和远离所述后壳体;环形出风口,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远离所述后壳体时打开、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靠近并贴合时关闭。如上所述的室内机,所述环形出风口可以是由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形成,也可以是形成在所述后壳体上。如上所述的室内机,为保持前壳体的平稳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件,与所述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螺接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电机,与所述第一螺接件同轴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电机具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第二螺接件,与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螺接件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接件为内螺纹螺母,与所述固定件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螺接件为外螺纹空心螺栓,所述电机的伸缩轴插入所述外螺纹空心螺栓并与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的正投影优选呈圆形或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如上所述的室内机,为降低换热器压损、提高风量、降低噪音,所述风扇为离心风扇,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离心风扇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如上所述的室内机,为提高送风性能,在所述后壳体内部形成有将从所述离心风扇的叶片吹出的风导向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并从所述第一环形出风口吹出的环形导风板。优选的,所述环形导风板为从所述离心风扇的后端外边沿向所述后壳体的前开口边沿延伸的弧形导风板。如上所述的室内机,为进一步扩大送风方向和增加送风范围,所述室内机还包括有形成在所述前壳体上的至少一个辅助环形出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后壳体上形成进风口、在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出风口,不仅能通过背面较大的空间来增加进风面积,且能够利用环形出风口实现周向方向上的立体送风,扩展了送风方向,增加了出风面积和送风范围,提高了换热效率。而且,通过扩展送风方向,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某个送风方向上的送风风量,在无法避免出风会吹到人身上的情况下减少了吹向人体的风量,降低了人体直吹风引起的不适。另一方面,环形出风口可通过前壳体的移动打开或关闭,能保证在环形出风口关闭状态下的室内机完整性,外形美观度高。2、通过在室内机中设置离心风扇,将换热器设置在离心风扇和进风口之间可以形成后进风、侧出风或前出风的吸风结构,不仅将进风口与出风口进行隔离,降低了室内机噪音,而且,吸风结构使得低速的风先经过换热器、然后再到离心风扇进行升压后以高速从出风口吹出,可以降低换热器处的压损,提高了出风风量,且进一步降低了室内机噪音。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第一个实施例在环形出风口关闭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个实施例在环形出风口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结构件的前面或后面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请参见图1至图3示出的本技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第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是该第一个实施例在环形出风口关闭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在环形出风口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是其纵向剖视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意,该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有正投影均呈圆形的后壳体11和前壳体12,前壳体12具有后开口(图中未标注),后壳体11上具有能与前壳体12的后开口相贴合的前开口(图中未标注)。在后壳体11上、具体来说是在后壳体11的背面上形成有进风口 111,在进风口 111处设置有进风格栅。在后壳体11上的前开口处形成有环形出风口 13,在该环形出风口 13上设置有出风格栅。前壳体12可以在驱动机构(参见图3所示及下面的描述)的驱动下,朝远离后壳体11的前方移动,或者从前往后移动而靠近后壳体11。在前壳体12靠近后壳体11、前壳体11的后开口可以与后壳体11的前开口对齐贴合,从而使得前壳体12完全关闭环形出风口 13,呈现如图1所示的结构。而在前壳体12远离后壳体11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前壳体12完全打开环形出风口 13,呈现如图2所示的结构。如图3的剖视图所示意,在后壳体11和前壳体12所形成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前后排列的离心风扇15和换热器14。其中,换热器14设置在离心风扇15和进风口 111之间,可通过固定部件(图中未标注)固定在后壳体11上。换热器14为平板式换热器,方便加工。在换热器14底部设置有接水盘16。离心风扇15设置在换热器14前方,通过固定件(181固定在后壳体11上。而且,环形出风口 13对应着离心风扇15的叶片位置而形成在后壳体11上。固定件181与后壳体11固定连接,除用来固定离心风扇15之外,其上还焊接固定有作为第一螺接件的内螺纹螺母182。在固定件181上还固定有电机184,该电机184为具有伸缩轴1841的小型电机,其与内螺纹螺母182采取同轴方式固定在固定件181上。在前壳体12上固定连接有可与内螺纹螺母182相配合实现螺纹连接、作为第二螺接件的外螺纹空心螺栓183,电机184的伸缩轴18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器和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具有后开口;后壳体,其上形成有进风口,且具有与所述前壳体的后开口相贴合的前开口;所述室内机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靠近和远离所述后壳体;环形出风口,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远离所述后壳体时打开、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靠近并贴合时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涛关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