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301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频天线,其包含接地面、第一辐射单元与第二辐射单元。第一辐射单元包含馈入部与耦合部,馈入部电气连接信号源。第二辐射单元围绕部分耦合部,并包含短路端与切换单元。短路端电气连接接地面。切换单元选择性地电气连接短路端与接地面。在不改变短路点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元件调整第二辐射单元连接至接地面的电气连接面积,以切换调频天线的共振频带,达到在有限配置空间的情况下,完成多频带的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频天线,其包含接地面、第一辐射单元与第二辐射单元。第一辐射单元包含馈入部与耦合部,馈入部电气连接信号源。第二辐射单元围绕部分耦合部,并包含短路端与切换单元。短路端电气连接接地面。切换单元选择性地电气连接短路端与接地面。在不改变短路点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元件调整第二辐射单元连接至接地面的电气连接面积,以切换调频天线的共振频带,达到在有限配置空间的情况下,完成多频带的天线。【专利说明】调频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频天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能接收/传送多频带无线电信号已成为无线通信装置必备的功能。然而世界各地无线通信标准与使用的通信频带皆不相同,所以目前无线通信装置多以设计宽频带天线或多支不同频带的天线来接收/传送不同频带的无线电信号,但是这两种方法都会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随着无线通信装置越来越薄,内部天线配置的空间有限,设计宽频带天线在研发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频天线包含接地面、第一辐射单元与第二辐射单元。第一辐射单元包含馈入部与耦合部,馈入部电气连接信号源。第二辐射单元围绕部分耦合部,并包含短路端与切换单元。短路端电气连接接地面。切换单元选择性地电气连接短路端与接地面。如此一来,在不改变短路点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元件调整第二辐射单元连接至接地面的电气连接面积,以切换调频天线的共振频带,达到在有限配置空间的情况下,完成多频带的天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的示意图。图2A为当图1的调频天线的切换单元断路时的等效示意图。图2B为当图1的调频天线的切换单元处于通路状态时的等效示意图。图3为图1的调频天线的返回损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具体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具体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20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调频天线包含接地面、第一辐射单元I1与第二辐射单元120。第一辐射单元110包含馈入部112与耦合部114,馈入部112电气连接信号源200。第二辐射单元120包含短路端122与切换单元126,其中第二辐射单元120围绕第一辐射单元110的部分耦合部114。短路端122电气连接接地面,例如在图1中,短路端122可通过短路点124电气连接至接地面。切换单元126选择性电气连接短路端122,以调整第二辐射单元120与接地面的电气连接面积,且调频天线的共振频率也可借此被调整。因此,信号源200的信号可自第一辐射单元110的馈入部112输入,以在第一辐射单元110产生共振模态。再者,第二辐射单元120可通过与第一辐射单元110电磁耦合而产生其他的共振模态。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切换单元126可改变第二辐射单元120连接至接地面的电气连接面积,故可改变第二辐射单元120的共振模态。如此一来,即可达到调整调频天线的共振频带的目的。详细而言,请一并参照图2A与图3,其中图2A为当图1的调频天线的切换单元126断路时的等效不意图,图3为图1的调频天线的返回损失图。当切换单兀126 (如图1所示)处于断路状态(在图3中以“状态I”表示)时,第二辐射单元120的共振频带为约704 ?787MHz 之间。另一方面,请一并参照图2B与图3,其中图2B为当图1的调频天线的切换单元126处于通路状态时的等效示意图。当切换单元126处于通路状态(在图3中以“状态2”表示)时,第二辐射单元120与接地面之间还通过切换单元126导通。在图2B中,第二辐射单元120的辐射路径比图2A中短,因此第二辐射单元120的共振频带可提升至791?960MHz。另一方面,状态2的另一共振频带为约1710?2170MHz之间,其为第二辐射单元120的倍频共振频带与第一辐射单元110的共振频带所组合而成。如此一来,在不改变短路点124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元件126调整第二辐射单元120连接至接地面的电气连接面积,以切换调频天线的共振频带,可在有限配置空间的情况下完成宽频带的天线。请回到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单元120与第一辐射单元110的耦合部114之间共同定义第一耦合间距102与第二耦合间距104。第一耦合间距102与第二耦合间距104分别位于耦合部114的相对两侧。通过第一耦合间距102与第二耦合间距104,第一辐射单元110的能量能够耦合至第二辐射单元120,使第二辐射单元120产生共振模态。应注意的是,第二辐射单元120产生的共振模态的频率范围可由第一耦合间距102与第二耦合间距104的大小所决定。以第二耦合间距104为例,当第二耦合间距104的值较小时,也就是说第二辐射单元120的短路端122较靠近第一辐射单元110的耦合部114时,短路端122与耦合部114之间具有较大的耦合电容,因此第二辐射单元120的共振模态可被改变。相似地,第一耦合间距102的大小也能够影响第二辐射单元120的共振模态。如此一来,只要设计第一耦合间距102与第二耦合间距104,即可调整第二辐射单元120的共振模态。请参照图4,其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200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处在于调频天线还包括第三辐射单元150。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福射单元150与第一福射单元110电气连接。第三福射单元150具有转折部(meanderport1n),用以增加调频天线的电流路径。具体而言,第三福射单元150与第一福射单元110整体可形成T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辐射单元150具有转折部,因此第三辐射单元150的辐射路径可被延伸,以形成较低频的共振频率。以图4为例,第一辐射单元110的辐射路径较第三辐射单元150短,因此第一辐射单元110所产生的共振频率高于第三辐射单元150所产生的共振频率。另一方面,因第二辐射单元120与接地面形成短路,因此第二辐射单元120的辐射路径实质约为共振频率的1/4波长。至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不再赘述。接着请参照图5,其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200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处在于第三辐射单元150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辐射单元150的转折部以螺旋方式向其内部弯折。因此通过弯折第三辐射单元150,在相同的配置面积下,第三辐射单元150可具有较长的辐射路径,以产生更低频的共振频率。至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不再赘述。接着请参照图6,其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调频天线与信号源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频天线,其特征是,包含:接地面;第一辐射单元,其包含馈入部与耦合部,该馈入部电气连接信号源;以及第二辐射单元,该第二辐射单元围绕部分上述耦合部,第二辐射单元包含:短路端,其电气连接上述接地面;以及切换单元,其选择性地电气连接上述短路端与上述接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宗勋林庭毅高也钧张祐嘉郑又福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