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嬿蕾专利>正文

一种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287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包括绝缘主体(3)和灭弧管(7);绝缘主体(3)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担(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着架空导线(1);其中,绝缘主体(3)内部设有若干组呈U形或V形的灭弧管道(5);灭弧管(7)固定安装在灭弧管道(5)内,且灭弧管(7)的端部依次串联;在靠近架空导线(1)的一侧,绝缘主体(3)内的第一个灭弧管(7)的首端通过导线Ⅰ(2)与架空导线(1)相连接;在靠近横担(4)的一侧,绝缘主体(3)内的最后一个灭弧管(7)的末端通过导线Ⅱ(6)与横担(4)相连接。该绝缘子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既能灭弧又能清除污秽、冰霜,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包括绝缘主体(3)和灭弧管(7);绝缘主体(3)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担(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着架空导线(1);其中,绝缘主体(3)内部设有若干组呈U形或V形的灭弧管道(5);灭弧管(7)固定安装在灭弧管道(5)内,且灭弧管(7)的端部依次串联;在靠近架空导线(1)的一侧,绝缘主体(3)内的第一个灭弧管(7)的首端通过导线Ⅰ(2)与架空导线(1)相连接;在靠近横担(4)的一侧,绝缘主体(3)内的最后一个灭弧管(7)的末端通过导线Ⅱ(6)与横担(4)相连接。该绝缘子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既能灭弧又能清除污秽、冰霜,维护成本低。【专利说明】一种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
本技术属于输电设备,涉及一种绝缘子,具体涉及了一种可以自动灭弧且防污秽防雷的绝缘子。
技术介绍
绝缘子是高压、超高压电力输送线路上的必用品,作用是把电位不相同的导体分隔开来,不让导体之间有电流通过,以保持它们之间不同的电位。绝缘子一般由电阻极高的绝缘材料制成,用这种材料可以隔离带电的或者不同电位的导体,使电流能按一定的方向流通。按照绝缘材料的不同,绝缘子可以分为瓷绝缘子、玻璃绝缘子和复合绝缘于三大类。最早只有瓷和玻璃绝缘子,瓷绝缘子的整体机械电气性能低,电绝缘性能、耐电腐蚀性能、抗老化性能、减震性能、抗蠕变性能弱,瓷绝缘子的电气强度、抗张强度、抗弯强度、耐污秽性能差,维护成本高,人力投入较大。玻璃绝缘子则抗张强度、抗弯强度、减震性能、耐气候性能差。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高温硫化硅橡胶复合绝缘子首先在德国问世,与瓷、玻璃等传统绝缘子相比,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污闪能力强、维护和运输方便等优点。复合绝缘子由芯棒、伞裙以及金属端头三部分构成。复合绝缘子,又称合成绝缘子、有机绝缘子、非瓷绝缘子、橡胶绝缘子、聚合物绝缘子。作为传统瓷绝缘子更新换代的产品,复合绝缘于以其优异的耐酸碱、耐水、雾、冰以及乌粪等污湿、高比强度、重量轻、耐冲击、运行维护方便以及固有的防击穿型结构等特点,80年代以来在各国电力系统得到了大量的使用。优异的耐污湿性能是多国家电力运行部门选用复合绝缘子的重要原因。复合绝缘子被用于各类中等及重污秽地区,有效防止了原来瓷绝缘子频繁发生的污闪事故,并且大大减小了污秽地区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量。目前,绝缘子发生损害而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主要是因为输电线路受雷击,而在绝缘子处发生闪络,烧坏绝缘子,尤其是在雷区,此类故障尤为频繁;为了解决雷击闪络问题,人们通常是给绝缘子并联一个灭弧间隙装置;如本 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一系列专利技术专利(CN201110090288.2,CN200910114248.X,CN201010569443.4,CN201210371579.3 等等)。增设并联的灭弧装置虽然很好的解决了雷击闪络的问题,但是其灭弧次数有限,且需要进行定时的检修维护,增加了输电线路的运营成本,而且灭弧装置增加了输电线路的本身重量,需要进一步增强杆塔的承重能力。另外,由于绝缘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时间长了会堆积污垢,而且在寒冷地区,绝缘子表面还会凝结冰霜,不管是污垢还是冰霜都极大影响它的绝缘性能,而通常的处理办法都是人工清洗、清除或更换,这样就需要耗费巨大的维护成本。因此,研究一种可以不另外增设灭弧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解决雷击闪络问题且可以防止污垢堆积或冰霜凝结的技术方案,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绝缘主体内部设置灭弧管的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该绝缘子既是绝缘子又是灭弧装置,可以将电弧引入绝缘主体内,按照已设定好的灭弧路径闪络,然后利用在灭弧管内的约束空间中产生的膨胀高气压吹动空气将电弧切成多个断口,减弱电弧强度直至熄灭电弧,而且高气压空气从绝缘子的各裙边小孔吹出,从而将各片绝缘子上的污秽或冰霜层吹掉,达到除污秽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包括绝缘主体和灭弧管;所述的绝缘主体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担上,另一端固定连接着架空导线;其中,所述的绝缘主体内部设有若干组呈U形或V形的灭弧管道;所述的灭弧管固定安装在灭弧管道内,且灭弧管的端部依次串联;在靠近架空导线的一侧,绝缘主体内的第一个灭弧管的首端(选定为处于绝缘主体内侧的端部,即是说电弧从绝缘主体的中空内侧开始进入灭弧路径,这样可以避免电弧在绝缘子表面进行闪络)通过导线I与架空导线相连接;在靠近横担的一侧,绝缘主体内的最后一个灭弧管的末端通过导线II与横担相连接。本技术的绝缘子在其主体内部设有了放置灭弧管的灭弧管道(管道个数以电压等级为依据确定),形成多端口的灭弧路径;在线路遭受雷击发生闪络时,该绝缘子可以将电弧引入绝缘主体内,并按照已设定好的灭弧路径进行闪络,然后利用灭弧管内的约束空间中膨胀产生的高气压吹动空气将电弧切成多个断口,从绝缘体表面小孔吹出,从而将各片绝缘子上的污秽或冰霜层吹掉/剥离,达到清除污秽或冰霜层的作用,并熄灭电弧并防止电弧重燃。即是说,本技术的绝缘子的结构设计原理为利用约束空间迫使电弧细线化,使电弧的截面积极小化,由此降低电弧输送能量能力而使电弧在开放空间通过辐射、传导、对流消耗的能量不能等量补充,电弧处于极易熄灭状态,同时约束通道狭小,小电弧时热膨胀既产生高气压使电弧熄灭于暂态电弧的早期,使灭弧阈值大幅降低。在本技术的中,灭弧管的首端、末端根据电弧依次经过的顺序而定义。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灭弧管主要由外壁陶瓷管、将外壁陶瓷管的一端进行密封的密封片和镶嵌在外壁陶瓷管另一端的小铜管组成;所述的灭弧管密封的一端设在绝缘主体内侧。灭弧管的密封片采用导电材料(如铜、石墨等等)制成;灭弧管的外壁陶瓷管为多产气材料,在电弧经过时,因高温烘烤而产生强气流实现纵吹电弧。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架空导线通过导线I与绝缘主体内的第一个灭弧管的密封片连接,第一个灭弧管的小铜管与第二个灭弧管的小铜管连接,第二个灭弧管的密封片与第三个灭弧管的密封片连接,以此顺序连接下去,绝缘主体内的最后一个灭弧管的密封片与横担通过导线II相连接,形成灭弧路径。电弧以此灭弧路径通过每个灭弧管,电弧通过灭弧管时,击穿小铜管和密封片之间的空气,并加热管内的空气,空气膨胀后将拉长的脆弱电弧从每个灭弧管的小铜管的管口纵向高速吹出熄灭。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灭弧路径采用若干组呈U形的灭弧管道组成时,安装在灭弧管道内的灭弧管的端部依次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的灭弧路径采用若干组呈U形的灭弧管道组成时,镶嵌在灭弧管内小铜管可以采用石墨环替换,且石墨环镶嵌在外壁陶瓷管内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材料制成的圆柱环替换。采用内置的石墨环进行连接,可以保证电弧按照我们设置的路径行走,不会在绝缘体表面闪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灭弧路径采用若干组呈V形的灭弧管道组成时,安装在灭弧管道内的灭弧管的端部互相接触,形成可靠连接。为了增加灭弧管密封端的导电性能,我们可以在两个灭弧管的密封片相互接触处放置有一金属球;这样即使在搬运、安装过程中密封片未能紧密接触,也可以通过金属球进行导电。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灭弧管道设有两层以上,且至少有一层灭弧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包括绝缘主体(3)和灭弧管(7);所述的绝缘主体(3)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担(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着架空导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主体(3)内部设有若干组呈U形或V形的灭弧管道(5);所述的灭弧管(7)固定安装在灭弧管道(5)内,且灭弧管(7)的端部依次串联;在靠近架空导线(1)的一侧,绝缘主体(3)内的第一个灭弧管(7)的首端通过导线Ⅰ(2)与架空导线(1)相连接;在靠近横担(4)的一侧,绝缘主体(3)内的最后一个灭弧管(7)的末端通过导线Ⅱ(6)与横担(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嬿蕾王巨丰吴东郭伟刘津濂刘其良吴国强李国栋刘太东王新阳周政梁雪
申请(专利权)人:王嬿蕾王巨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