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腿部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9971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8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腿部按摩装置,包括本体、凹槽、链条、扣板、滚柱、齿轮、摇把、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本体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连接有两排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扣板连接有滚柱,连接杆下部连接有齿轮,凹槽一侧内镶嵌有摇把,摇把下部连接有齿轮,齿轮外侧配合有链条,能够很方便的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方便医生的操作,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腿部按摩装置,包括本体、凹槽、链条、扣板、滚柱、齿轮、摇把、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本体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连接有两排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扣板连接有滚柱,连接杆下部连接有齿轮,凹槽一侧内镶嵌有摇把,摇把下部连接有齿轮,齿轮外侧配合有链条,能够很方便的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方便医生的操作,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本技术的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腿部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腿部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上,对于目前中医内科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腿部得不到锻炼,病人会感觉腿部酸痛、麻木,需要医生给患者的腿部的一些穴位进行按摩来减轻病人的疼痛、麻木感,长时间按摩会使医生赶到手臂酸痛,给医生的工作带来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腿部按摩装置,能够很方便的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方便医生的操作,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腿部按摩装置,包括本体1、凹槽2、链条3、扣板4、滚柱5、齿轮6、摇把7、连接杆8,其特征在于:本体I上端面设有凹槽2,凹槽2内连接有两排连接杆8,连接杆8通过扣板4连接有滚柱5,连接杆8下部连接有齿轮6,凹槽2 —侧内镶嵌有摇把7,摇把7下部连接有齿轮6,齿轮6外侧配合有链条3。本技术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很方便的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方便医生的操作,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腿部按摩装置,包括本体1、凹槽2、链条3、扣板4、滚柱5、齿轮6、摇把7、连接杆8,其特征在于:本体I上端面设有凹槽2,凹槽2内连接有两排连接杆8,连接杆8通过扣板4连接有滚柱5,连接杆8下部连接有齿轮6,凹槽2 —侧内镶嵌有摇把7,摇把7下部连接有齿轮6,齿轮6外侧配合有链条3。使用时,将患者的腿放在凹槽内,摇动摇把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带动滚柱转动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腿部按摩装置,包括本体(I)、凹槽(2)、链条(3)、扣板(4)、滚柱(5)、齿轮(6)、摇把(7)、连接杆(8),其特征在于:本体(I)上端面设有凹槽(2),凹槽(2)内连接有两排连接杆(8 ),连接杆(8 )通过扣板(4 )连接有滚柱(5 ),连接杆(8 )下部连接有齿轮(6 ),凹槽(2 ) —侧内镶嵌有摇把(7 ),摇把(7 )下部连接有齿轮(6 ),齿轮(6 )外侧配合有链条(3)。【文档编号】A61H15/00GK203802766SQ201420024118【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5日 【专利技术者】刘晓峰 申请人:刘晓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腿部按摩装置,包括本体(1)、凹槽(2)、链条(3)、扣板(4)、滚柱(5)、齿轮(6)、摇把(7)、连接杆(8),其特征在于:本体(1)上端面设有凹槽(2),凹槽(2)内连接有两排连接杆(8),连接杆(8)通过扣板(4)连接有滚柱(5),连接杆(8)下部连接有齿轮(6),凹槽(2)一侧内镶嵌有摇把(7),摇把(7)下部连接有齿轮(6),齿轮(6)外侧配合有链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