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卫利专利>正文

可变形城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925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8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城市车,包括车身、车轮、座椅、操作设备以及动力装置;该车只有一个座位,一个车门,缩小了车子的体积,节约停车位;车身可变形,变形后有前后两个座位,可以乘座两个人;操作设备利用内置电脑控制,采用电子触摸屏进行人车互动,简单的操作界面,实现无人驾驶,让酒驾彻底成为过去;动力装置是轮式电机车轮,采用锂电池驱动,锂电池可以方便的拆卸更换;车子在平时为单人状态,通过可弯曲材料变形为双人状态,单人状态时车身长度为165cm~175cm、双人状态时为215cm~225cm;车身宽度为85cm~95cm;本方案具有车身短小、可长可短、操作简单、停车方便、节能环保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形城市车
本技术涉及城市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形城市车。
技术介绍
交通拥堵、尾气污染、停车困难、开车过程中不能打手持电话、开车不能喝酒,汽车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麻烦;其中尤其以堵车最严重,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便。城市中的道路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宽下去;而且道路修得越宽,汽车跑起来顺畅了,可对于步行者来说,却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过一条马路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变长了 ;现在的主流车型都是五座的,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开,严重的占用了道路资源;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这些车子由于体型偏大,拥堵现象非常严重,既然道路不可能一直变宽下去,那么只有把车子生产的小一些,才能使同样的道路上容纳更多的车子。经检索在变形汽车的
,专利号为ZL201320107387.1的“可变形汽车”的专利技术人,也想到了将汽车变小一些的想法,这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道路无法增加的难题,但其对车的变形部分没有做出太大改进,可以看出,车身完全是由传统的两部分组成,通过车身简单的重叠进行变形,这样车身无法做到更小,其设计的思路也是三座汽车;本专利技术采用可弯曲变形材料进行变形,主要设计思想是生产一种单人汽车,同时可以由单人汽车扩展为双人汽车;在单人汽车状态时,扩展车身的变形材料隐藏在车尾部,让整体车身做得更小,本着制造适合城市使用的小型汽车的设计思路,本车车身的宽度设计得更窄,同样宽的道路上,采用本专利技术,车道数可以增加,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本专利技术在单人状态时车身长度为165cm?175cm、双人状态时为215cm?225cm ;车身宽度为85cm?95cm。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变目前城市拥堵的交通状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形城市车,提供一种车型较小、占地面积小、可长可短、操作简单、停车方便、节能环保的可变形城市车。所述可变形城市车,包括车身、车轮、座椅、控制设备以及动力装置,车轮设置在车身的底部,座椅、控制设备以及动力装置分别设置在车身的内部,车身可变形,车身通过隐藏在车尾部的可弯曲材料变形,来进行单人或者双人状态的切换。所述座椅包括前排座椅以及后排座椅,其中前排座椅靠背为可伸缩式;在车身伸长变到双人状态时,前排座椅可以平放,与后排座椅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平台,可以让乘客平躺着休息。所述动力装置为锂电池驱动装置;车轮为电机驱动,整车采用纯电力驱动;锂电池安装在车内前座椅下,在车身左侧设有电池盒盖,打开后可以方便的取出电池;在车的尾部设有充电插口,可以在有条件时充电。所述控制设备为触摸屏,通过车载电脑对汽车进行控制,操作界面简单,方便使用。控制台主要由三块电子显示屏组成,中间一块为主控制屏,可以对车辆进行控制操作,两边为辅助屏,用来监控城市车的状态,还可以观察车周围的情况,三块显示屏全部采用触摸式操作。所述可变形城市车没有倒车镜,在车四周安装有摄象头,可以通过车内操作屏旁边的辅助屏上观看四周情况。所述车身在单人状态时长度为165cm?175cm、双人状态时为215cm?225cm ;车身宽度为85cm?95cm。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可变形城市车具有单人和双人两种形态,可伸长缩短,占地面积小,车身宽85cm?95cm,同样宽的道路,以前只能做双车道,现在可以做成三车道,甚至四车道,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车子在停车时为单人状态,节省停车位;本车采用电脑控制驾驶,利用内置电脑控制,采用电子触摸屏进行人车互动,简单的操作界面,使新学者也能很快掌握城市车的操作,行驶过程中完全由电脑控制,实现无人驾驶,把乘客从驾驶中解脱出来,可以在乘车的时候打手持电话,玩电脑之类的,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美好,酒驾也将成为过去;本车采用纯电动,节能环保,能很好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变形城市车实施例单人状态时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变形城市车实施例双人状态时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可变形城市车实施例单人状态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可变形城市车实施例双人状态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可变形城市车实施例单人状态时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可变形城市车实施例双人状态时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可变形汽车,包括车身1、车轮2、座椅3、操作设备4以及动力装置5,车轮2设置在车身I的底部,座椅3、操作设备4以及动力装置5分别设置在车身I的内部,操作设备4利用内置电脑控制,采用电子触摸屏进行人车互动;座椅3包括前排座椅3-1以及后排座椅3-2,前排座椅靠背为可伸缩式,可以向后平放;动力装置5与车轮2连接,动力装置5为锂电池驱动装置,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车轮上设置有驱动电机;车子在平时为单人状态,通过可弯曲材料6变形为双人状态,在双人状态时,通过加固杆7对车身进行加固;车身I在右侧设有一个车门,左侧设一个装饰性车门,车门为前滑式开启;单人状态时车身长度为165cm?175cm、双人状态时为215cm?225cm ;车身宽度为85cm?95cm。本技术实施例可变形城市车主要致力于解决城市拥堵的现状,目前大城市里拥堵严重,道路的建设始终跟不上汽车的发展,堵车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常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堵车现象也日益加重,平时在街头我们经常看到五座的车内只有一个人,不光浪费汽油,还占用了道路资源;本技术实施例可变形城市车就是一款车身小,操作简单,停车方便,高度智能化的城市交通工具。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形城市车,包括车身(1)、车轮(2)、座椅(3)、操作设备(4)以及动力装置(5),所述车轮(2)设置在所述车身(1)的底部,所述座椅(3)、操作设备(4)以及动力装置(5)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身(1)的内部,所述动力装置(5)与所述车轮(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可变形为单人或双人两种状态,车身(1)通过可弯曲变形材料(6)实施变形动作,当车身变形为双人状态时,通过加固杆(7)对车身进行加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城市车,包括车身(I)、车轮(2)、座椅(3)、操作设备(4)以及动力装置(5),所述车轮(2)设置在所述车身(I)的底部,所述座椅(3)、操作设备(4)以及动力装置(5)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身(I)的内部,所述动力装置(5)与所述车轮(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I)可变形为单人或双人两种状态,车身(I)通过可弯曲变形材料(6)实施变形动作,当车身变形为双人状态时,通过加固杆(7)对车身进行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城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设备(4)为触摸屏,车辆的变形以及行驶都由电脑控制;操作设备(4)和用户的手机互连,可在智能手机上实现和车子的简单互动,控制车辆的变形,开关门,自动寻找停车位,自动寻找用户位置等一系列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城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I)可以变形,可以在单人和双人状态间自由切换,本发明采用可弯曲的材料做为连接部分,在单人状态时可以将多余部分的车身收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利
申请(专利权)人:朱卫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