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改性麦壳吸附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777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7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麦壳吸附剂,该改性麦壳吸附剂由麦壳和改性材料经加工制得,所述改性材料选取:20%异丙醇-NaOH组合剂、双氧水、20%异丙醇-柠檬酸中的任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系统的研究了对麦壳不同的化学改性路线,制备了不同的麦壳吸附剂,提高了麦壳的吸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特定几种染料刚果红、孔雀绿的吸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麦壳经过改性后,其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大有提高。麦壳的改性研究可能提供了麦壳作为水处理吸附剂应用的新途径,为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新工艺,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麦壳吸附剂,该改性麦壳吸附剂由麦壳和改性材料经加工制得,所述改性材料选取:20%异丙醇-NaOH组合剂、双氧水、20%异丙醇-柠檬酸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通过系统的研究了对麦壳不同的化学改性路线,制备了不同的麦壳吸附剂,提高了麦壳的吸附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特定几种染料刚果红、孔雀绿的吸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麦壳经过改性后,其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大有提高。麦壳的改性研究可能提供了麦壳作为水处理吸附剂应用的新途径,为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新工艺,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专利说明】一种改性麦壳吸附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性麦壳吸附剂。
技术介绍
国内外对利用一些植物材料作吸附剂来处理废水已经有了一定进展,但生物吸附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对水体中Cu2+、Ni2+等重金属离子和阴、阳离子杂质的吸附,较少涉及染料和印染废水。此外,已知的生物吸附剂主要是活性污泥、甘蔗渣、海带、桔皮等物质,选材上还是不够广泛。有关麦壳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报道很少,把麦壳进行改性进行改性其吸附效果的报道更是少见。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麦壳作为小麦这一农作物的副产物,其产量巨大,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目前麦壳大多被作为废弃物焚毁或闲置,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和资源化开发,也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麦壳经一些化学方法处理后,作为印染废水处理的吸附剂,不仅能促进麦壳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其产业化开发,还能为污水净化等提供新型的吸附剂,对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麦壳吸附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性麦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该改性麦壳吸附剂由麦壳和改性材料经加工制得,所述改性材料选取:20%异丙醇-NaOH组合剂、双氧水、20%异丙醇-柠檬酸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所述20%异丙醇-NaOH组合改性麦壳吸附剂,采用在每5g20%异丙醇处理的麦壳中,加入0.1mol -L-1的NaOH溶液IOOmL,搅拌lh,室温下抽滤,再加IOOmL蒸馏水搅拌45min,然后在室温下水洗多次至pH值为中性,抽滤后,将样品放入55°C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双氧水改性麦壳吸附剂,采用每2.16g麦壳与20.0mL的双氧水溶液混合于烧杯中,再加入25mL蒸馏水搅拌30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多次洗至中性,在50°C下恒温烘干制得。进一步的,20%异丙醇-柠檬酸组合改性麦壳吸附剂,采用在每5g的20%异丙醇处理的麦壳中,加入0.1mol.L-1的柠檬酸溶液IOOmL,在室温下搅拌2h,抽滤,在室温下水洗多次至PH值为7,再抽滤,并在55°C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制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麦壳由于其结构特点可以作为处理印染废水的生物吸附剂。麦壳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硅等构成,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其分子结构中富含S1-OH、C-OH等易于进行化学修饰的基团。通过系统的研究了对麦壳不同的化学改性路线,制备了不同的麦壳吸附剂,提高了麦壳的吸附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特定几种染料刚果红、孔雀绿的吸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麦壳经过改性后,其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大有提高。麦壳的改性研究可能提供了麦壳作为水处理吸附剂应用的新途径,为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新工艺,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20%异丙醇-NaOH组合改性麦壳吸附剂与未改性麦壳的吸收峰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氧水改性麦壳吸附剂与未改性麦壳的吸收峰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20%异丙醇-柠檬酸组合改性麦壳吸附剂与未改性麦壳的吸收峰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改性麦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该改性麦壳吸附剂由麦壳和改性材料经加工制得,所述改性材料选取:20%异丙醇-NaOH组合剂、双氧水、20%异丙醇-柠檬酸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20%异丙醇-NaOH组合改性麦壳吸附剂,采用在每5g20%异丙醇处理的麦壳中,加入0.1mol -L-1的NaOH溶液IOOmL,搅拌lh,室温下抽滤,再加IOOmL蒸馏水搅拌45min,然后在室温下水洗多次至pH值为中性,抽滤后,将样品放入55°C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制得。进一步的,所述双氧水改性麦壳吸附剂,采用每2.16g麦壳与20.0mL的双氧水溶液混合于烧杯中,再加入25mL蒸馏水搅拌30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多次洗至中性,在50°C下恒温烘干制得。进一步的,20%异丙醇-柠檬酸组合改性麦壳吸附剂,采用在每5g的20%异丙醇处理的麦壳中,加入0.1mol.L-1的柠檬酸溶液IOOmL,在室温下搅拌2h,抽滤,在室温下水洗多次至PH值为7,再抽滤,并在55°C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制得。试验例:将本专利技术三种改性麦壳与未改性麦壳进行对比,如图1所不,对于异丙醇-NaOH改性麦壳,在3440011^1641011^14000^1与1120CHT1的峰的吸收峰向波数小的方向移动,但三处峰的强度均增加。2906CHT1左右的峰强度增加,而559CHT1处的吸收峰向波数大的方向移动,且强度增加。如图2所不,对于双氧水改性麦壳,在3440cm \ 1641cm \ 1400cm 1与1120CHT1的峰的吸收峰向波数小的方向移动,但四处处峰的强度均增加。而2906CHT1、559cm-1处的吸收峰向波数大的方向移动,且强度增加。如图3所示对于异丙醇-柠檬酸改性麦壳,在3440011^1641011-1处的吸收峰向波数小的方向移动,2906(^^559011-1处的吸收峰向波数大的方向移动,且强度增加。以上峰位和强度的改变说明改性使麦壳结构发生了变化。分别用天然麦壳和不同方法改性后的麦壳对进行吸附,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麦壳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选择吸附效果较好的麦壳再进行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初始浓度、PH值、盐度、温度等条件实验,研究较适合的吸附条件。取制好备用的一定质量的麦壳放于三角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刚果红或孔雀绿溶液,搅拌吸附一定时间后,把溶液倒入离心管中离心,取上层清液,测定吸附后溶液中游离染料的吸光度,根据A~C曲线,进而计算其浓度,根据下式计算改性麦壳的吸附量: 【权利要求】1.一种改性麦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该改性麦壳吸附剂由麦壳和改性材料经加工制得,所述改性材料选取:20%异丙醇-NaOH组合剂、双氧水、20%异丙醇-柠檬酸中的任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麦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20%异丙醇-NaOH组合改性麦壳吸附剂,采用在每5g20%异丙醇处理的麦壳中,加入0.1mol.L-1的NaOH溶液IOOmL,搅拌Ih,室温下抽滤,再加IOOmL蒸懼水搅拌45min,然后在室温下水洗多次至pH值为中性,抽滤后,将样品放入55°C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麦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改性麦壳吸附剂,采用每2.16g麦壳与20.0mL的双氧水溶液混合于烧杯中,再加入25mL蒸懼水搅拌30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多次洗至中性,在50 V下恒温烘干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麦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麦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该改性麦壳吸附剂由麦壳和改性材料经加工制得,所述改性材料选取:20%异丙醇‑NaOH组合剂、双氧水、20%异丙醇‑柠檬酸中的任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华崔运启沈红旗徐成张宏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