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台架试验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8757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台架试验台,包括循环水池,台架及挡水回收装置分别装置于循环水池内,位于台架内装置主机,所述主机通过传动轴连接半浸桨驱动装置,所述半浸桨驱动装置分别与液压站及操控显示台连接;所述主机还通过中间油箱连接油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全负载模拟,从而实现对半浸桨驱动装置的磨合试验、连续运转试验及耐久试验,模拟及验证过程更为方便,避免以往需要船坞码头、航道、吊船以及安装下水等繁琐步骤,试验人员数量少,省时省力,模拟验证周期短,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台架试验台,包括循环水池,台架及挡水回收装置分别装置于循环水池内,位于台架内装置主机,所述主机通过传动轴连接半浸桨驱动装置,所述半浸桨驱动装置分别与液压站及操控显示台连接;所述主机还通过中间油箱连接油罐。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全负载模拟,从而实现对半浸桨驱动装置的磨合试验、连续运转试验及耐久试验,模拟及验证过程更为方便,避免以往需要船坞码头、航道、吊船以及安装下水等繁琐步骤,试验人员数量少,省时省力,模拟验证周期短,费用低。【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台架试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台架试验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台架试验台。
技术介绍
目前,半浸桨驱动装置在高速艇上的应用较为广泛,现有半浸桨驱动装置在作为产品出厂时需要进行考核,由于现有台架无法全负载进行半浸桨驱动装置的考核,因此只能在实船上进行验证,但是实船验证的话需要船坞码头和适用的航道,另外还需要起吊船、安装、下水调试等,参加人员多,导致整个过程步骤多,费时费力,周期长,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台架试验台,有效实现了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全负载模拟,省时省力,模拟过程效率高,费用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台架试验台,包括循环水池,台架及挡水回收装置分别装置于循环水池内,位于台架内装置主机,所述主机通过传动轴连接半浸桨驱动装置,所述半浸桨驱动装置分别与液压站及操控显示台连接;所述主机还通过中间油箱连接油罐。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循环水池由扩张区、工作区、收缩区及循环区组合形成环形水池,所述扩张区、工作区、收缩区及循环区均由外池壁、内池壁及池底组成,所述循环区中外池壁与内池壁间的截面积SI与工作区中外池壁与内池壁间的截面积S2之比大于3:1,位于所述收缩区的外池壁、内池壁及池底中均装置钢板; 所述台架为具有开口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端部开有安装口,位于所述开口内,于所述壳体上还布置用于装置主机的安装基座; 所述中间油箱包括箱体,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装置隔板及液位指示器,位于所述箱体的一侧还装置供油口及主机回油口,位于所述箱体的上部装置通气孔,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装置放油口及主机进油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全负载模拟,从而实现对半浸桨驱动装置的磨合试验、连续运转试验及耐久试验,模拟及验证过程更为方便,避免以往需要船坞码头、航道、吊船以及安装下水等繁琐步骤,试验人员数量少,省时省力,模拟验证周期短,费用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循环水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台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中间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操控显示台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图6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循环水池;101、外池壁;102、内池壁;103、池底;104、扩张区;105、工作区;106、收缩区;107、钢板;108、循环区;2、挡水回收装置;3、操控显示台;301、电源;302、固态继电器;303、PLC ; 304、按钮;305、触摸屏;306、仪表指示灯;307、主机操纵手柄;308、主机仪表指示灯;4、安装板;5、传动轴;6、中间油箱;61、放油口 ;62、主机进油口 ;63、液位指示器;64、箱体;65、隔板;66、通气孔;67、主机回油口 ;68、供油口 ;7、油罐;8、半浸桨驱动装置;801、角度传感器;802、油缸;9、液压站;901、电磁阀;902、传感器;10、主机;11、台架;1101、主机传感器;1102、主机控制器;111、安装口 ;112、安装基座;113、壳体;114、开口 ;115、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一种用于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台架试验台,包括循环水池1,台架11及挡水回收装置2分别装置于循环水池I内,位于台架11内装置主机10,主机10通过传动轴5连接半浸桨驱动装置8,传动轴5为工业传动轴,具体可以为万向传动轴或有一定角度便宜或轴向滑移的传动轴,半浸桨驱动装置8分别与液压站9及操控显示台3连接;主机10还通过中间油箱6连接油罐7。如图2所示,循环水池I由扩张区104、工作区105、收缩区106及循环区108组合形成环形水池,扩张区104、工作区105、收缩区106及循环区108均由外池壁101、内池壁102及池底103组成,在循环区108中外池壁101与内池壁102间的截面积S1、与工作区105中外池壁101与内池壁102间的截面积S2之比大于3:1。在工作区105中的外池壁101与内池壁102互为平行,在收缩区106及扩张区104的内池壁102及外池壁101互为呈锥形,位于收缩区106的外池壁101、内池壁102及池底103中均装置钢板107,钢板107用于固定台架11,使台架11处于循环水池I的收缩区106。如图3所示,台架11为具有开口 114的壳体113,在壳体113端部开有安装口 111,在上述安装口 111中固接安装板4,半浸桨驱动装置8贯穿安装板4连接主机10,上述安装板4为钢板,该安装板4根据不同规格的半浸桨驱动装置8进行更换,当安装板4与台架11连接时,需要采用橡胶垫或者涂覆防水玻璃胶进行水密处理。位于开口 114内,于壳体113上还布置用于装置多种规格主机10的安装基座112,图3中安装基座112为2个,安装基座112根据需要安装的主机10的安装接口增加过渡板条调整。在台架11 一侧的两个角部还开有倒角115,倒角115的布置起到减小阻力的作用。如图4所示,中间油箱6包括箱体64,位于箱体64的内部装置隔板65及液位指示器63,位于、箱体64的一侧还装置供油口 68及主机回油口 67,位于所述箱体64的上部装置通气孔66,位于箱体64的下部装置放油口 61及主机进油口 62通过主机进油口 62及主机回油口 67实现主机10的进油及回油,其容量可满足主机10连续一天工作的需要。如图5所示,操控显示平台3包括由电源301控制的固态继电器302、PLC303、按钮304、触摸屏305、仪表指示灯306、主机操纵手柄307及主机仪表指示灯308组成,其操作功能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控制半浸桨驱动装置8,另一部分控制主机10。在手动模式控制半浸桨驱动装置8时,通过触摸屏305及按钮304将发出控制信号给PLC303,PLC发出控制信号至固态继电器302,固态继电器302发出控制信号给液压站9的电磁阀901,通过电磁阀901发送控制信号至半浸桨驱动装置8的油缸802动作,同时液压站9的传感器902反馈信号给PLC303,使半浸桨驱动装置8工作,同时半浸桨驱动装置8的角度传感器801反馈信号给PLC303。在自动模式,各工况组合可编程储存在PLC303中用于自动操作,从而节约工作人员的体力。控制主机时,通过主机操纵手柄307用发出控制信号给主机控制器1102,然后通过主机传感器1101反馈信号至主机仪表指示灯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半浸桨驱动装置的台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池(1),台架(11)及挡水回收装置(2)分别装置于所述循环水池(1)内,位于所述台架(11)内装置主机(10),所述主机(10)通过传动轴(5)连接半浸桨驱动装置(8),所述半浸桨驱动装置(8)分别与液压站(9)及操控显示台(3)连接;所述主机(10)还通过中间油箱(6)连接油罐(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耀初范一飞丁恩宝张海民唐建飞陆林章姜建平王森金姚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