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兴花专利>正文

一种脂肪瘤术后镇痛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8125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4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脂肪瘤术后镇痛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贴包括若干个独立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侧面设有渗透片;渗透片与本体形成密闭的空腔;空腔内设有固体麻醉剂;渗透片远离麻醉剂的一侧设有封皮;所述本体内侧边缘处设有环形的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位于封皮与本体之间;空腔内设有一对环形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有导线,导线的末端连接有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设有电源插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携带方便、使用方便、不易造成伤口感染、镇痛效果好、便于伤口快速愈合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肪瘤术后镇痛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脂肪瘤术后镇痛贴。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临床上的区域镇痛(regional analgesia)使用较广,即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及局部麻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理想的围术期镇痛的有效方法,通常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目前,对术后伤口进行镇痛的方式一般为两种,一是在伤口内放置镇痛泵,二是在伤口处喷麻醉气雾剂。上述两种镇痛方式存在诸多缺点:(1)费用较高;(2)不利于伤口愈合:(3)伤口一般是被包扎的,在其表面喷麻醉气雾剂镇痛效果不明显;(4)如果去除绷带,容易造成感染,得不偿失。此外,脂肪瘤手术一般是多处同时进行,脂肪瘤一般在大腿、胳膊等位置,由于脂肪瘤手术为小手术,故可以多处同时进行,但是,术后麻醉药失去作用后,会多处同时疼痛,让一般患者难以忍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大量携带、使用方便、镇痛效果好的脂肪瘤术后镇痛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脂肪瘤术后镇痛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贴包括若干个独立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侧面设有渗透片;渗透片与本体形成密闭的空腔;空腔内设有固体麻醉剂;渗透片远离麻醉剂的一侧设有封皮;所述本体内侧边缘处设有环形的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位于封皮与本体之间;空腔内设有一对环形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有导线,导线的末端连接有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设有电源插头。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空腔内设有液体袋,液体袋内设有稀释固体麻醉剂的稀释液;所述渗透片的远离麻醉剂的一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液体袋的位置对应;固定座设有刺破针,刺破针的端部位于固定座上,其尖刺部位于空腔内,并与液体袋保持距尚。固体麻醉剂便于携带和保持,为了保证固体麻醉剂在使用时能够及时发挥药效,在本体内设置了液体袋,液体袋内装有固体麻醉剂的稀释液,使固体麻醉剂稀释为液体,便于麻醉剂对皮肤及皮肤以下组织的麻醉;但是液体袋在不使用时,为密封状态,使用时需要将其刺破才能放出稀释液,故在其位置对应的下方设有刺破针,挤压固定座处,刺破针便可以刺破液体袋。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座为圆锥状,锥尖朝外,刺破针位于锥尖内,锥尖处设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与空腔连通。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0021 ] 所述空腔内设环形加热片,加热片与导线连接。所述加热片位于电磁铁的内侧。渗透片的设置防止麻醉剂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渗透片,可以使麻醉剂均匀的渗透到皮肤上,同时,为了加快渗透,设置了加热片,加热片可以加快固体麻醉剂的分解和挥发,如果,加热还不能满足固体麻醉剂的麻醉效果,可以使刺破针刺破液体袋,液体袋内的部分稀释液与麻醉剂混合后通过渗透孔直接到达皮肤表面,其它固体麻醉剂在稀释液稀释和加热的双重功效下,会快速溶解和挥发,加快对体表手术位置的麻醉。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I)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大量携带;(2)使用方便,可对多处伤口同时使用;(3)不易造成伤口感染;(4)对术后伤口的镇痛效果好;(5)电磁铁的设置可以加快伤口周围的血液循环,便于伤口快速愈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脂肪瘤术后镇痛贴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中固定座放大的仰视图。图中:1-电源插头;2_集成电路;3-导线;4-本体;41_加热片;42_液体袋;43-电磁铁;44_麻醉剂;45_粘接层;46_渗透片;47_固定座;48_刺破针;49_封皮;410-稀释液;411-渗透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脂肪瘤术后镇痛贴,包括若干个独立的本体4,所述本体4的内侧面设有渗透片46,渗透片46与本体4形成密闭的空腔,空腔内设有麻醉剂44,渗透片46的远离麻醉剂44的一侧设有封皮49,所述本体4内侧边缘处设有环形粘接层45,所述粘接层45位于封皮49与本体4之间;空腔内设有一对环形的电磁铁43,所述电磁铁43设有导线3,导线3的末端连接有集成电路2,集成电路2设有电源插头I。所述空腔内设有液体袋42,液体袋42内设有稀释固体麻醉剂的稀释液410 ;所述渗透片46的远离麻醉剂44的一侧设有固定座47,固定座47与液体袋42的位置对应;每个本体4设有两个固定座47。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固定座47设有刺破针48,刺破针48的端部位于固定座47上,其尖刺部位于空腔内,并与液体袋42保持距离。所述固定座47为圆锥状,锥尖朝外,刺破针48位于锥尖内,锥尖处设有渗透孔411,所述渗透孔411与空腔连通。所述空腔内设环形加热片41,加热片43与导线(3)连接,所述加热片(43)位于电磁铁(43)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脂肪瘤术后镇痛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镇痛贴包括若干个独立的本体(4);每个本体(4)的内侧面设有渗透片(46);渗透片(46)与本体(4)形成密闭的空腔;空腔内设有固体麻醉剂(44);渗透片(46)远离麻醉剂(44)的一侧设有封皮(49);所述本体(4)内侧边缘处设有环形的粘接层(45),所述粘接层(45)位于封皮(8)与本体(4)之间;空腔内设有一对环形的电磁铁(43),所述电磁铁(43)设有导线(3),导线(3)的末端连接有集成电路(2),集成电路(2)设有电源插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肪瘤术后镇痛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镇痛贴包括若干个独立的本体(4); 每个本体(4)的内侧面设有渗透片(46); 渗透片(46)与本体(4)形成密闭的空腔; 空腔内设有固体麻醉剂(44); 渗透片(46)远离麻醉剂(44)的一侧设有封皮(49); 所述本体(4)内侧边缘处设有环形的粘接层(45),所述粘接层(45)位于封皮(8)与本体⑷之间; 空腔内设有一对环形的电磁铁(43),所述电磁铁(43)设有导线(3),导线(3)的末端连接有集成电路(2),集成电路(2)设有电源插头(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瘤术后镇痛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液体袋(42),液体袋(42)内设有稀释固体麻醉剂的稀释液(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花赵钧慧
申请(专利权)人:张兴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