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设备用高压提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81233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4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设备用高压提取器,包括高压泵、设有空腔的阀体、设有通孔的阀座、与高压弹簧连接的阀芯及位于阀座和阀芯之间的碰撞环,所述阀座与阀芯分别位于阀体空腔的相对两端,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两端分别与高压泵的输出端、阀座通孔连通,所述碰撞环与阀座同轴固定在阀座凸台结构的肩部,所述阀芯同样与阀座、碰撞环同轴固定,且阀芯一端位于碰撞环之中,阀座凸台端面与位于碰撞环之中的阀芯一端相离,形成供天然产物提取液流通的流动间隙,液体通过流动间隙进入到阀芯与碰撞环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工作间隙,所述工作间隙通过截面为梯形的空腔与所述出液口相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设备用高压提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常温高压连续提取设备用高压提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天然产物提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生活日用品、化妆品、保健品及农产品等领域,而已有的天然产物提取技术包括回流提取、低温浸溃或渗漉提取、超临界C02萃取、微波提取及超声提取等。但上述提取技术的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效果皆不其理相>zb 4Ll1、O高压提取技术应运而生,是一种全新的植物提取技术,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将提取物与溶媒共存并使提前物中的细胞壁破裂,细胞中的可溶性成分直接溶出至溶媒中。不过高压提取设备同样存在一定的缺憾:(I)提取技术用到的工作压力高,相应的造成高压提取设备的造价高昂,中小企业很难承受;(2)常规的高压提取技术是一种间歇式工作过程,生产率低下,已经不太适合产业化要求较高的现代工业企业;(3)上述几点原因造成目前的高压提取技术推广困难,无法实现大面积的深入运用该技术及设备。最新发展的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常温高压连续提取技术及其设备成功克服了目前常规高压提取设备存在的上述缺陷,实现了设备成本低、提取率高、环境友好、连续化生产及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效果,特别适合现代工业化连续生产的需求。但现有的常温高压连续提取设备由于生产线布置及设备构造方面的原因,同样有改进的空间,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工业企业的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对现有常温高压连续提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设备中高压提取器结构的进一步改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壁效果更佳、提取效率更高的高压提取器。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这一目的: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设备用高压提取器,包括高压泵、设有空腔的阀体、设有通孔的阀座、与高压弹簧连接的阀芯及位于阀座和阀芯之间的碰撞环,所述阀座与阀芯分别位于阀体空腔的相对两端,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两端分别与高压泵的输出端、阀座通孔连通,所述碰撞环与阀座同轴固定在阀座凸台结构的肩部,所述阀芯同样与阀座、碰撞环同轴固定,且阀芯一端位于碰撞环之中,阀座凸台端面与位于碰撞环之中的阀芯一端相离,形成供天然产物提取液流通的流动间隙,液体通过流动间隙进入到阀芯与碰撞环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工作间隙,所述工作间隙通过截面为梯形的空腔与所述出液口相通。进一步的,所述流动间隙的距离为0.5-2mm,所述工作间隙为0.5-0.8mm。所述流动间隙距离太宽会减弱提取液中颗粒的碰撞压力,从而影响液体中颗粒的细胞破壁效果,流动间隙距离太窄则会影响液体流速,降低整个高压提取器的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流动间隙的距离为0.8-1.2mm,所述工作间隙为0.6-0.8mm。当流动间隙与工作间隙分别处于上述范围时,高压提取器的破壁效果与生产率更优。进一步的,所述与工作间隙连通的截面为梯形的空腔轴向高度为5-8_,优选的轴向高度为6mm。由于与工作间隙和出液口直接相通,液料在工作间隙经“空穴现象”的作用后进入截面为梯形的空腔并经出液口排出。截面为梯形的空腔有效的扩大了工作间隙的工作面积,使液料经过空穴现象后在排出前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充分缓冲后再通过出液口排出,降低了排液压力,既提高了液料的破壁效果,又减轻了出液口飞溅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流动间隙的距离为1mm,工作间隙为0.8mm,截面为梯形的空腔轴向高度为6mm。本技术中,这一技术方案经测试为最优技术方案,破壁率和提取率最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技术效果:(I)结构更合理,料液细胞破壁率更优。通过调整流动间隙距离范围与工作间隙工作范围之间合理配合,使高压提取器的工作效果更佳,料液在高压泵工作压力l_90Mpa范围内,通过流动间隙与工作间隙时的破壁率与提取率效果更佳。(2)增大了工作间隙的工作面积,生产率提高,减少了出液口的料液损失。将工作间隙与出液口之间设置截面为梯形的空腔连通,间接的增大了工作间隙的工作面积,料液在经过工作间隙的空穴作用后,在空腔内得到有效缓冲,有效成分聚集的更加均匀,同时出液口压力减弱,排液时不至于飞溅损失。本技术的高压提取器更加适合现代化工业企业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常温高压连续提取设备中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设备用高压提取器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液口,2-阀座,3-碰撞环,4-流动间隙,5-工作间隙,6-截面为梯形的空腔,7-出液口,8-阀芯,9-阀体,a-流动间隙距离,b-工作间隙环形范围,h-梯形空腔轴向高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专利技术全面和完整,并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 “左” “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常温高压连续提取设备用高压提取器包括高压泵(图中未示出),设有空腔的阀体9、设有通孔的阀座2、与高压弹簧连接的阀芯8及位于阀座2和阀芯8之间的碰撞环3,阀座2与阀芯8分别位于阀体9空腔的相对两端,阀体9上设有进液口 I和出液口 7,进液口 I两端分别与高压泵的输出端、阀座2通孔连通,所述碰撞环3与阀座2同轴固定在阀座2凸台结构的肩部,阀芯8同样与阀座2、碰撞环3同轴固定,且阀芯8 —端位于碰撞环3之中,阀座2凸台端面与位于碰撞环3之中的阀芯8 —端相离,形成供天然产物提取液流通的流动间隙4,本技术中,流动间隙距离a为1mm,液体通过流动间隙4进入到阀芯8与碰撞环3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工作间隙5,工作间隙5通过截面为梯形的空腔6与出液口 7相通。本技术中,工作间隙的环形工作范围为0.6-0.8mm,优选为0.8mm,而截面为梯形的空腔6的轴向高度h为6mm。本技术高压提取器工作过程如下:天然产物料液经过高压泵工作压力经高压提取器进液口 I进入到高压提取器中,料液经流动间隙4,进入到工作间隙5,高压高速条件下在到达工作间隙5时,高速冲击碰撞环3,经空穴作用,将天然产物的细胞壁破裂,然后在截面为梯形的空腔6中稍微缓冲后通过出液口 7排出高压破裂后的料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设备用高压提取器,包括高压泵、设有空腔的阀体、设有通孔的阀座、与高压弹簧连接的阀芯及位于阀座和阀芯之间的碰撞环,所述阀座与阀芯分别位于阀体空腔的相对两端,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两端分别与高压泵的输出端、阀座通孔连通,所述碰撞环与阀座同轴固定在阀座凸台结构的肩部,所述阀芯同样与阀座、碰撞环同轴固定,且阀芯一端位于碰撞环之中,阀座凸台端面与位于碰撞环之中的阀芯一端相离,形成供天然产物提取液流通的流动间隙,液体通过流动间隙进入到阀芯与碰撞环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工作间隙,所述工作间隙通过截面为梯形的空腔与所述出液口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设备用高压提取器,包括高压泵、设有空腔的阀体、设有通孔的阀座、与高压弹簧连接的阀芯及位于阀座和阀芯之间的碰撞环,所述阀座与阀芯分别位于阀体空腔的相对两端,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两端分别与高压泵的输出端、阀座通孔连通,所述碰撞环与阀座同轴固定在阀座凸台结构的肩部,所述阀芯同样与阀座、碰撞环同轴固定,且阀芯一端位于碰撞环之中,阀座凸台端面与位于碰撞环之中的阀芯一端相离,形成供天然产物提取液流通的流动间隙,液体通过流动间隙进入到阀芯与碰撞环内壁之间所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