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797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3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包括多孔板、接口和紧固件,所述的多孔板与接口为一连体,多孔板通过接口与过烟通道相连,所述多孔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每一个通风孔的两侧面上通过紧固件各安装有一个第一刚性垫片和一个特质垫片;所述的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螺母;所述的螺钉设置于多孔板迎风面一侧,所述的螺母设置于多孔板背风面一侧,所述的每一个特质垫片和对应的一个螺母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刚性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构思新颖、设计合理、工艺规范、通用性强和过滤高效,出来的空气过滤效力达到95%以上,可以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的空气净化减排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的空气净化减排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
技术介绍
过滤芯是过滤行业的专业名词,其是为了净化原生态的资源和资源的再利用而需要的净化设备,过滤芯主要用在空气过滤、水过滤、油过滤等过滤行业。目前,市场上已开发出了多种净化空气的装置,它们被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卫生防疫系统或用于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烟毒、烟油、粉尘、病菌等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空气进行治理。现通常的除烟、除尘、脱油烟空气净化装置中,家用的大多数为普通的厨房抽油烟机;卫生防疫用于除菌的多是以活性炭吸附为主;在工业中普遍使用的除尘、除烟方法主要有三种:1、布袋除尘,2、筛网除尘,3、喷淋除尘;又以布袋除尘为首(全国有布袋除尘协会,每年都有年会、研讨会)。但布袋除尘、筛网除尘(包括较前卫的一种“电子栅”,通电后金属丝产生高速振荡效应)尚不能有效地解决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PM2.5及以下微细颗粒逸出的问题;喷淋除尘的除烟、除尘效果虽然相对较好,但因用水量大(不便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采用),二次处理复杂,费用相当高。还有,目前的布袋除尘、筛网除尘、喷淋除尘以及脱油、脱硫、除菌等空气净化装置,都不便转移现有技术实际地用于汽车尾气、特别是其中PM2.5及以下微细颗粒的有效过滤;且所有这些装置都是将粉尘、油烟等污染物阻隔在过滤装置的内部, 再从内部回收作二次处理,就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定时间来停产(停止过滤)以作清扫或更换的处理。由此可见,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空气治理装置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即在技术上还没有一个结构简单、应用广泛、价格低廉,工作高效的净化装置来适应烟毒、粉尘、病菌、化学物与空气同步分离滤清的要求。烟毒净化装置的滤芯/李永健/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20075965.9 (国家知识产权局2009年3月13日发文,准予 申请人:专利权人由李永健变更转移为武汉市惠新科技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烟毒净化装置的滤芯,该滤芯具有一多孔板,该多孔板的板面上分布有许多小通孔,各个小通孔上分别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有一韧性垫片,并且所有的韧性垫片均位于多孔板的背风面一侧,所有的螺母(下面刻有小槽)均位于多孔板的迎风面一侧,同时在所有的螺母与多孔板的迎风面之间设置一刚性垫片;将该滤芯安装在相应的净化装置后,在动力风源的强迫作用下,需要净化的气体强行穿越滤芯,在滤芯中的刚性间隙、小通孔、以及具有张合力的软性间隙的作用下,气体中的油烟、粉尘等被过滤物质的分子形成多次碰撞、挤压和摩擦,产生电荷吸附,导致粘合,从而完成洁净气体与被过滤物质的分离。但是,该技术的滤芯存在较严重缺陷:设计上不应采取高压气流冲撞理论,其在所有的螺母与多孔板的迎风面之间设置一刚性垫片,本希望有强大的动力风源,冲击迎风面的刚性垫片,形成多次碰撞以强行穿越刚性间隙……但如此造成二个问题:一是刚性垫片阻隔了大量需要净化的气体的快速顺利通过,使之长久在过烟通道内徘徊滞留;二是能形成冲击力和多次碰撞所需要的强大风源、多台大马力高转速风机的耗电量过大,经济上不划算,使该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构思新颖、设计合理、工艺规范、通用性强和过滤高效的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包括多孔板、接口和紧固件,所述的多孔板与接口为一连体,多孔板通过接口与过烟通道相连,所述多孔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每一个通风孔的两侧面上通过紧固件各安装有一个第一刚性垫片和一个特质垫片;所述的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螺母;所述的螺钉设置于多孔板迎风面一侧,所述的螺母设置于多孔板背风面一侧,所述的每一个特质垫片和对应的一个螺母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刚性垫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接口为喇叭形或方形或圆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风孔是圆孔或椭圆孔或菱形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孔板是平面板,对应的每一个第一刚性垫片、特制垫片和第二刚性垫片均是平面垫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孔板是曲面板,对应的每一个第一刚性垫片、特质垫片和第二刚性垫片均是曲面垫片;所述的多孔板为曲面板,多孔板的迎风面为凹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风孔是圆孔,对应的第一刚性垫片、特质垫片和第二刚性垫片均为圆垫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刚性垫片上设置有四个等同的月牙形切口,所述的四个等同的月牙形切口为第一月牙形切口、第二月牙形切口、第三月牙形切口和第四月牙形切口,且每个月牙形切口与其相邻的月牙形切口之间的距离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刚性垫片的垂直下部开有一个月牙形切口,所述月牙形切口的内沿曲边至所述的通风孔孔心的垂直距离小于通风孔的半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安装在烟尘净化装置的喇叭形风道口正中,在风扇、鼓风机、抽风机或其它匹配的驱动条件下,大量空气携带其中的分子类细小物质如油烟、粉尘(包括PM2.5及以下的微小颗粒)等,形成一定的风压涌向多孔板的迎风面,由于多孔板与螺钉之间的刚性垫片有经过特殊切割形成的四个月牙缝隙,空气得以快速、连续通过这四个月牙缝隙进入通风孔中形成过风,从而使安装在多孔板背风面的特质垫片(鳞片)受到风的压力,特质垫片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有韧性的弹簧片,在风压的作用影响下,簧片(鳞片)产生不间断的微小振动,此时,空气中的烟毒、粉尘等分子物质在穿越的过程中与特质垫片变形振动所产生的张合力相遇,在不断碰撞中产生摩擦而有了电荷吸附,这个不间断的电荷吸附,使得大量过风物质(气体、固体)的自身分子间发生相互粘合,累积后变成浓缩的液体顺着多孔板的背风面流下,出来的少量空气无色无味,如此同步完成烟毒、粉尘(包括PM2.5及以下的微小颗粒)、病菌等有害物质滤清去除率达95%以上。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多孔板的迎风面的第一刚性垫片上设有四个月牙形切孔,故可使大量空气中的烟毒、粉尘颗粒等能够快速、连续的穿过,而不易造成阻塞、迟滞净化的现象;且不论风源风力、风压的大小,都能够通过调整螺钉和螺母的松紧程度来调整特质垫片(鳞片)与多孔板背风面之间的贴紧度达到摩擦过滤的要求,并无需加大风机造成增加用电量。另外,所述特质垫片与螺母间设一第二刚性垫片起到紧固作用,且第二刚性垫片上开有一个月牙形切口,将其正对垂直下方,使特质韧性垫片垂直下半部与多孔板之间处于半闭合状态;故当烟尘净化装置工作时,大量空气中的烟毒、粉尘等有害物质通过摩擦力作用变成浓缩的液体流出时,绝大部分是从半闭合状态的下方流出,这样更便于回收作二次处理。本技术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构思新颖、设计合理、工艺规范、结构简单、材料低廉、便于维护,易于形成批量化工业生产;具有通用性强、使用寿命长、过滤高效等优点,能有效地滤出含有油烟、粉尘、化学物质、病菌、病毒等各种有害气体,其过滤减排效率可达到95%以上;本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净化装置时,完全可以无需安装烟囱,或利用原有烟囱的拔风力,简化鼓风机等相关配套设备的投入。本技术可广泛地应用到各类工矿企业等领域,亦可以应用于汽车尾气的过滤减排,其过滤减排效率同样可达到95%。【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包括多孔板(2)、接口(1)和紧固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板(2)与接口(1)为一连体,多孔板(2)通过接口(1)与过烟通道相连,所述多孔板(2)的板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21),每一个通风孔(21)的两侧面上通过紧固件(4)各安装有一个第一刚性垫片(51)和一个特质垫片(3);所述的紧固件(4)包括螺钉(41)和螺母(42);所述的螺钉(41)设置于多孔板(2)迎风面一侧,所述的螺母(42)设置于多孔板(2)背风面一侧,所述的每一个特质垫片(3)和对应的一个螺母(4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刚性垫片(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包括多孔板(2)、接口(I)和紧固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板(2)与接口(I)为一连体,多孔板(2)通过接口(I)与过烟通道相连,所述多孔板(2)的板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21),每一个通风孔(21)的两侧面上通过紧固件(4)各安装有一个第一刚性垫片(51)和一个特质垫片(3);所述的紧固件(4)包括螺钉(41)和螺母(42);所述的螺钉(41)设置于多孔板(2)迎风面一侧,所述的螺母(42)设置于多孔板(2)背风面一侧,所述的每一个特质垫片(3)和对应的一个螺母(4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刚性垫片(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I)为喇叭形或方形或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21)是圆孔或椭圆孔或菱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尘净化装置的过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板(2)是平面板,对应的每一个第一刚性垫片(51)、特制垫片(3)和第二刚性垫片(52)均是平面垫片。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新建李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惠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