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深立井抗扰动马头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方法
,具体为一种煤矿深立井抗扰动马头门结构。
技术介绍
煤矿副井是作为提升人员与材料的井筒,副井马头门地处矿井的咽喉部位,是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的连接处,断面大、结构复杂、附近布置有各种功能的连接硐室和巷道。通常马头门施工时,首先,两侧3m左右长度部分与井壁是整体浇筑的,称为第一浇筑段,包含3m左右长的马头门和摇台基础。然后继续向前掘进剩余部分马头门,同时掘砌相关硐室。由于目前掘进施工主要采用钻眼爆破法,而且爆破工作面紧邻长度很短的第一浇筑段,爆破冲击波对已浇筑段的围岩、第一浇筑段的钢筋混凝土碹体和上、下段井壁将产生很大的动荷载作用,极易造成它们的失稳和破坏。同时,由于要求井底车场尽早贯通,只有在主要巷道贯通后,才进行马头门两侧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称为第二浇筑段。在贯通之前,马头门两侧剩余部分和车场巷道施工时主要采用锚、网、喷、索等一次支护,此为柔性支护,处于高地应力作用下的围岩将要发生较大的变形,且围岩变形在短期内很难趋于稳定,由于围岩变形由表及里、并引起周围一定范围内岩体变形,对已浇筑段的钢筋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深立井抗扰动马头门结构,其马头门包括:第一浇筑段、第二浇筑段、附属硐室、扰动影响隔离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段之后为第二浇筑段,第一浇筑段上设有扰动影响隔离孔,第二浇筑段与第一浇筑段之间设有隔离缝,隔离缝内设有泡沫塑料板,隔离缝一侧的第二浇筑段内设有附属硐室,附属硐室上端为圆弧形结构,附属硐室下方设有摇台基础,摇台基础为阶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深立井抗扰动马头门结构,其马头门包括:第一浇筑段、第二浇筑段、附属硐室、扰动影响隔离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段之后为第二浇筑段,第一浇筑段上设有扰动影响隔离孔,第二浇筑段与第一浇筑段之间设有隔离缝,隔离缝内设有泡沫塑料板,隔离缝一侧的第二浇筑段内设有附属硐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直书,程桦,郑腾龙,荣传新,蔡海兵,汤江明,王成博,张海骄,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