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型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602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济型行车,它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之间架设有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设有导轮,在所述轨道下方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安装有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所述导轮和所述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通过支架与行车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链轮通过动力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行车移动架通过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以及升降装置与夹持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独立的设置立柱和轨道,降低了行车安装对车间建筑结构的要求,使安装变得简单,使行车整体成本减少,便于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济型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经济型行车。
技术介绍
如今,在厂矿企业车间中,多设有行车,以便搬运较重、较大的设备组件,现有行车因结构复杂,设备庞大,造价和安装都比较昂贵,多在大型企业中有配置,而在需求较多的小微企业中因车间安装条件或因资金不足,无法获得广泛使用,这样大大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有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满足小微企业等用户需求的经济型行车得到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实施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经济型行车,以此满足小微企业等用户使用行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出一种经济型行车,它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之间架设有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设有导轮,在所述轨道下方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安装有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所述导轮和所述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通过支架与行车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链轮通过动力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行车移动架通过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以及升降装置与夹持部连接。通过独立的设置立柱和轨道,降低了行车安装对车间建筑结构的要求,使安装变得简单,便于实施,行车移动通过轨道以及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与夹持部连接,使行车整体成本减少,便于普及。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行车移动架包括通过支架与所述导轮、所述张紧链轮和第一主动链轮连接的刚性框架,所述刚性框架下端另设有水平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第三导轮、第四导轮,所述第三导轮、第四导轮与导轮架连接为一体,所述导轮架与所述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与上下方向彼此平行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铰接点、第四铰接点与第四连杆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中部设有第五铰接点,所述第五铰接点通过支撑杆与远离导轮架的导轨上的第六铰接点铰连接,所述第四连杆与夹持部连接。这样,通过利用行车移动架、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水平的导轨和导轮的配合,实现行车的水平移动和垂直升降,满足使用要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柄和与之连接的夹持器,所述夹持柄上部包括设置在铅直方向上的中空的刚性矩形骨架,所述第四连杆与刚性矩形骨架的侧壁连接,所述刚性矩形骨架的下部连接有横杆,所述刚性矩形骨架的中空位置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端部与夹持器连接,所述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一端与气缸杆端部连接,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中部分别设有第七铰接点和第八铰接点,所述第七铰接点和所述第八铰接点分别与所述横杆两端铰接,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另一端分别与抓斗连接。这样,行车的夹持部采用刚性矩形骨架和横杆结构,配合气缸实现升降、夹持控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链条、第二主动链轮和配重,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刚性矩形骨架顶部的第一链轮以及所述行车移动架上设有的第三链轮、第四链轮,所述第二链条一端与一侧立柱连接,另一端依次与第四链轮、第一链轮、第三链轮以及第二主动链轮、配重连接,所述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与第一链轮分别安装在第二链条啮合面的两侧,所述第二主动链轮通过支架与轨道下底面连接且通过主动轴与第二电机连接。这样,通过第二链条、第二主动链轮和配重以及夹持杆、铰接点、横杆、抓斗的配合实现行车对物品的搬运,有利于降低行车的使用成本。所述导轮包括第一导轮、第二导轮,所述张紧链轮包括第一张紧链轮、第二张紧链轮,所述第一张紧链轮、第二张紧链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左右且所述第一张紧链轮、第二张紧链轮与第一链条的一侧啮合面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第一链条的另一侧Ρ?合面(?合。这样,通过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与轨道的配合,使用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共同作用在第一链条上,使第一链条保持一定张紧,保障行车整体的运行状态,满足使用要求。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电器柜连接。这样,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可以实现对本技术平移和升降,其中第一主动链轮通过动力轴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主动链轮通过主动轴与第二电机连接,这里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在轴上可以设置减速机装置,也可以采用蜗轮蜗杆等机械结构实现减速和位置的锁紧定位,以有利于实现行车运行中顺序控制;电器柜的设置可以对电气控制部件进行集成安装,控制行车的平移、升降、抓取、释放。还可以针对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在行车上安装控制手柄,便于维护、方便操作人员的现场操作。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图1是本技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链条固定端放大示意图;其中:1.第一导轮,2.第一张紧链轮,3.第一主动链轮,4.第二张紧链轮,5.第二导轮,6.轨道,7.第一链条,8.链条固定螺母,9.第二链条,10.立柱,11.抓斗,12.第七铰接点,13.气缸杆,14.第一链轮,15.支撑杆,16.第六铰接点,17.第三链轮,18.第四链轮,19.第三导轮,20.第四导轮,21.导轮架,22.导轨,23.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24.第二夹持杆,25.横杆,26. 刚性矩形骨架,27.配重,28.第二主动链轮,29.主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图1,一种经济型行车,它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立柱10,所述立柱10上端之间架设有轨道6,在所述轨道6上设有导轮,在所述轨道6下方立柱10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7,所述第一链条7上安装有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3,所述导轮和所述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3通过支架与行车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链轮3通过动力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行车移动架通过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23以及升降装置与夹持部连接。在实施中,行车移动架包括通过支架与所述导轮、所述张紧链轮和第一主动链轮3连接的刚性框架,所述刚性框架下端另设有水平的导轨22,所述导轨22上设有第三导轮19、第四导轮20,所述第三导轮19、第四导轮20与导轮架21连接为一体,所述导轮架21与所述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23的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与上下方向彼此平行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铰接点、第四铰接点与第四连杆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中部设有第五铰接点,所述第五铰接点通过支撑杆15与远离导轮架21的导轨上的第六铰接点16铰连接,所述第四连杆与夹持部连接。在提升物体时,伴随夹持部的升降,支撑杆15和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23可以相对实现活动。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柄和与之连接的夹持器,所述夹持柄上部包括设置在铅直方向上的中空的刚性矩形骨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济型行车,它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之间架设有轨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轨道上设有导轮,在所述轨道下方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安装有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所述导轮和所述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通过支架与行车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链轮通过动力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行车移动架通过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以及升降装置与夹持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济型行车,它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之间架设有轨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轨道上设有导轮,在所述轨道下方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安装有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所述导轮和所述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通过支架与行车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链轮通过动力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行车移动架通过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以及升降装置与夹持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移动架包括通过支架与所述导轮、所述张紧链轮和第一主动链轮连接的刚性框架,所述刚性框架下端另设有水平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第三导轮、第四导轮,所述第三导轮、第四导轮与导轮架连接为一体,所述导轮架与所述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与上下方向彼此平行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铰接点、第四铰接点与第四连杆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中部设有第五铰接点,所述第五铰接点通过支撑杆与远离导轮架的导轨上的第六铰接点铰连接,所述第四连杆与夹持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济型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柄和与之连接的夹持器,所述夹持柄上部包括设置在铅直方向上的中空的刚性矩形骨架,所述第四连杆与刚性矩形骨架的侧壁连接,所述刚性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昌鹏黄民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卓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