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型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602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济型行车,它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之间架设有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设有导轮,在所述轨道下方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安装有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所述导轮和所述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通过支架与行车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链轮通过动力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行车移动架通过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以及升降装置与夹持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独立的设置立柱和轨道,降低了行车安装对车间建筑结构的要求,使安装变得简单,使行车整体成本减少,便于普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济型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经济型行车。
技术介绍
如今,在厂矿企业车间中,多设有行车,以便搬运较重、较大的设备组件,现有行车因结构复杂,设备庞大,造价和安装都比较昂贵,多在大型企业中有配置,而在需求较多的小微企业中因车间安装条件或因资金不足,无法获得广泛使用,这样大大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有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满足小微企业等用户需求的经济型行车得到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实施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经济型行车,以此满足小微企业等用户使用行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出一种经济型行车,它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之间架设有轨道,在所述轨道上设有导轮,在所述轨道下方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安装有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所述导轮和所述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通过支架与行车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链轮通过动力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行车移动架通过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以及升降装置与夹持部连接。通过独立的设置立柱和轨道,降低了行车安装对车间建筑结构的要求,使安装变得简单,便于实施,行车移动通过轨道以及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与夹持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济型行车,它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之间架设有轨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轨道上设有导轮,在所述轨道下方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安装有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所述导轮和所述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通过支架与行车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链轮通过动力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行车移动架通过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以及升降装置与夹持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济型行车,它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之间架设有轨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轨道上设有导轮,在所述轨道下方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安装有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所述导轮和所述张紧链轮、第一主动链轮通过支架与行车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链轮通过动力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行车移动架通过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以及升降装置与夹持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移动架包括通过支架与所述导轮、所述张紧链轮和第一主动链轮连接的刚性框架,所述刚性框架下端另设有水平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第三导轮、第四导轮,所述第三导轮、第四导轮与导轮架连接为一体,所述导轮架与所述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与上下方向彼此平行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铰接点、第四铰接点与第四连杆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中部设有第五铰接点,所述第五铰接点通过支撑杆与远离导轮架的导轨上的第六铰接点铰连接,所述第四连杆与夹持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济型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柄和与之连接的夹持器,所述夹持柄上部包括设置在铅直方向上的中空的刚性矩形骨架,所述第四连杆与刚性矩形骨架的侧壁连接,所述刚性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昌鹏黄民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卓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