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艳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519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麻黄10-20克、杏仁10-20克、苏叶10-20克、橘红10-20克、栝蒌根10-20克、升麻10-20克、独活5-10克、石膏5-10克、薄荷5-10克、豆豉5-10克、连翘5-10克。所选药材有散风解表、通窍止痛、发表风寒之功效。经临床应用发现,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作用迅速、治疗效果明显、耐受性好、成本低廉、毒副作用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多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目前,大部分风寒感冒都是采用激素或者抗菌类药物进行治疗,激素类药物主要是起到快速退烧的目的,但是副作用较大,容易引起激素依赖或者导致肥胖、骨质疏松等;而大多数抗菌类药物都对心、脑、肾、皮肤、血液等各大系统都存在着不同的危害,同时抗菌药物在杀灭病菌时,体内的敏感细菌也会被杀灭,耐药菌株就会大量繁殖,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市场上治疗风寒的大部分中药中,一般含有柴胡、黄芩、党参、大枣、生姜、甘草等组成,用于治疗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口苦咽干等,主治半表半里型的病症,即外邪即将入里,而尚未全部入里的情形,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寒热往来、胸闷呕吐恶心等症状较为有效,单适应范围较小,针对性不强,治疗效果有效。鉴于目前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亟需一种能够快速有效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药混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风寒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起效快、疗效好以及副作用少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麻黄10-20克、杏仁10-20克、苏叶10-20克、橘红10-20克、栝萎根10-20克、升麻10-20克、独活5-10克、石膏5_10克、薄荷5_10克、豆豉5_10克、连翘5-10 克。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方剂为下述中药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麻黄10克、杏仁10克、苏叶10克、橘红10克、栝萎根10克、升麻10克、独活5克、石膏5克、薄荷5克、豆豉5克、连翘5克。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方剂为下述中药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麻黄15克、杏仁15克、苏叶15克、橘红15克、栝萎根15克、升麻15克、独活8克、石膏8克、薄荷7克、豆豉8克、连翘6克。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方剂为下述中药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麻黄20克、杏仁20克、苏叶20克、橘红20克、栝萎根20克、升麻20克、独活10克、石膏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连翘10克。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副300-400ml,早、中、晚三次服用。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中药:麻黄,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开腠理、散风寒、发汗解表之功效。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苏叶,性味归经,温,辛;归肺、脾经。有解表散寒、抑菌解毒、镇咳化痰、理气安胎之 功效。橘红,性辛、苦,温;归肺、脾经。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对肺痨、支气管炎、长期胃痛、止咳化痰等有独特疗效。栝萎根,味苦,寒;具有化痰利咽、散寒化浊、益气固表之功效。升麻,性甘、辛、微寒;归脾、胃、肺、大肠经。有祛风镇痛、补中益气之功效。独活,味苦、辛,性微温;归肾、膀胱经。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具有祛风胜湿、解表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效。石膏,味辛、甘,性寒。生石膏可清热降温、生津止渴。熟石膏有解表清热、敛汗固脱、生肌止痛之功效。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益气固表之功效。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由于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故俗称“伤风”。大多因正气不足,起居不慎,受寒淋雨,劳累过度,致使腠理疏松,卫气不固,风寒暑湿燥热等时令之邪,便可乘虚侵犯人体而发病。中医认为治疗风寒感冒关键在于辛温解表、祛风止痛、健脾益气。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麻黄、苏叶、栝萎根可解表散寒、通阳祛湿;杏仁、橘红可止咳化痰、润肠通便;升麻、独活、石膏是祛风散寒、舒筋止痉、消疮止痛之良药;薄荷性凉,可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豆豉、连翘可发汗解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该中药组合物服用后,可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行气止痛、补气益中,对于风寒感冒具有良好的疗效。为进一步考察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200例风寒型感冒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04例,女96例,年龄8-55岁,症状多为恶寒重,发热轻或无发热,周身酸疼,头痛、鼻塞声重等。病程短者3小时,长者48小时。治疗期间无服用其他中西药。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100例。疗效标准:治愈:风寒感冒症状消失。显效:风寒感冒症状明显好转。有效:风寒感冒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甚微。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加水煎制后服用,每日分早、中、晚三次,对照组用开水冲服普通感冒颗粒,每日分早、中、晚三次。统计各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见表一。治疗两天后,治疗组治愈85例,总有效率达到96%;对照组治愈75例,总有效率为8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对风寒型感冒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流涕、鼻塞、头痛和轻度发热的感冒症状。表一: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麻黄10‑20克、杏仁10‑20克、苏叶10‑20克、橘红10‑20克、栝蒌根10‑20克、升麻10‑20克、独活5‑10克、石膏5‑10克、薄荷5‑10克、豆豉5‑10克、连翘5‑1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麻黄10-20克、杏仁10-20克、苏叶10-20克、橘红10-20克、栝萎根10-20克、升麻10-20克、独活5-10克、石膏5-10克、薄荷5-10克、豆豉5_10克、连翘5_10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剂为下述中药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 麻黄10克、杏仁10克、苏叶10克、橘红10克、栝萎根10克、升麻10克、独活5克、石膏5克、薄荷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艳马翠霞
申请(专利权)人:郭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